4、一封四川女孩的来信

1996 年,我意外地接到了一封四川高中女孩的来信。我们原本素不相识。信中说,她常常“为自己丑陋的面孔自卑”,偶然看到我的一篇文章后, 便写来了这封信。

女孩谈到的这篇文章是写我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的一次经历。那天,许多国家的妇女聚集在一起,讨论电视、电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小说、电影和电视里,什么样的女人是美的。这下会场像开了锅,热闹非凡。我惊讶地发现,在媒介里,全世界女性美的形象都是一个类型的:“大眼睛”、“深眼窝”、“白皮肤”、“高鼻梁”、“年

轻”、“性感”、“安静”、“被动”、“高高的个子”、“金黄的头发”、“细腰”、“长腿”,“苗条”,并且“像孩子似的天真”。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都是在以电视电影里的女主人公形象为标准来衡量美丽,如果和她们差不多,我们就认为是美的,如果差得远,就只好求助“心灵美”了。“长得跟电视明星似的”,是我们经常赞美女孩的一句话。其实这就是对“女性美”的刻板印象。

后来,我们开始讨论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我们自己的形象。在电视、电影中,没有真实的美丽,只有经过塑造的、模式化的美丽,而在现实生活中,美丽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洋溢着生命活力。如果我们不受电视、电影的这种限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美丽的存在。可悲的是,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接受了电视电影中的关于女性形象的标准,并将它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完全忘了自己是谁,只记得我们应该是谁,结果我们将为永远不能达到“美”的标准而感到“自卑”。

一位美国女孩告诉我,她很喜欢她自己的黑眼睛,另一个欧洲妇女让我注意她胳膊的曲线,认为它很美。就在这一瞬间,我发现会场里的妇女们都非常漂亮,无论她们肤色如何,年轻与否,她们都充满了自信和活力,满屋洒满了灿烂的阳光。

这个四川女孩也很希望有这样的经历。她说她要“重新认识生活和自己”,并正在很好地感受它,像那个美国女孩和欧洲妇女那样感受它。四川女孩最后感谢我给她的“美丽”。但我想,我实在没有能力给她“美丽”, 是她靠自己的聪明悟出了美丽就在自己身上和自己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