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二起跑线》

《第二起跑线》是中央电视台青少部为中学生拍摄的专栏节目。1994 年 4 月开播,每周一期,每期 50 分钟,现已播出 200 期左右。1996 年全国城市中小学生(10~15 岁)调查表明, 43.2%的中小学生喜欢看《第二起跑线》。开播之初,《第二起跑线》是纯粹的演播室节目。在演播室里,参加节

目的两个学校各选出 5~10 人的学生进行各种竞赛、辩论、演讲、特长展示、文艺表演等活动。这些挑选出来的学生被称为“选手”,多数是这两个学校学生中的佼佼者。还有 100 多名学生为现场观众。节目由专职主持人贺斌与一位嘉宾共同主持。

播出一年后,演播室的缺点便逐渐显示出来。中学生观众很喜欢看一些纪实性节目。在《第二起跑线》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导演请中学生回答“你最喜欢设计哪些新栏目”,热点报道被中学生列在第一位,说明这些中学生有强烈地了解现实的愿望,但演播室节目很难有纪实性,很难反映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确走进了演播室,但在演播室里,他们在“表演”生活: 或吹拉弹唱,或口若悬河,或来一场语录、格言式的竞赛。有时突然变成了大人,开口讨论如何处理事业与爱情的关系,有时又成了孩子,学猫叫狗叫。这些技艺、游戏和表演给人看的“辩论”实在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不符。观众很难了解中学生的真实想法,只知道今天的中学生很会“表演”,所以《中国青年报》一篇文章曾评论这是“贵族中学生”节目,另有一篇评论说这很像“电视操练”。

当然这不仅仅是演播室问题,即使在演播室里,也可以实话实说。但是演播室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目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并培养和助长了青少年的“表演化”。如果节目能走出演播室,走进真正的中学生生活进行实景拍摄,可能会更有生命力。《第二起跑线》节目组从 1995 年 8 月开始加入外拍。他们征求了中学生、教师、儿童教育研究者、电视研究者的意见, 设计出演播室和外拍结合的新模式。

新的《第二起跑线》是个杂志性节目。它由四个版块组成:演播室里的“起跑线上”,外拍的“每月报道”、“恰同学少年”和“传感风玲”。“起跑线上”由三个小栏目组成,共 30 分钟,外拍的三个版块共 20 分钟。

“起跑线上”版块里有一个栏目叫“嘉宾访谈”。嘉宾都是社会名人, 有科学家、少年儿童工作者、艺术家等。名人是社会的一个窗口,中学生将通过采访名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社会。平时青少年只能从媒介上认识这些人,而媒介总是从成人的角度来介绍他们的。现在青少年则有机会与他

们交谈,向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而不是成人感兴趣的问题。被邀请的嘉宾对此都很紧张,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学生们要提哪些问题。在河南拍摄现场,我看到:拍摄将要开始,100 多名中学生作为现场观众已经坐好,10 位要提问的同学已经站在台上。嘉宾孙云晓诚恳地说:“我有些紧张。我不知道你们要问什么问题。我是山东人,实话实说。我一定争取坦白从宽。”对他的开场白,中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位中学生开口就问,“孙叔叔,你喜欢皮皮鲁、鲁西西这两个人物吗?”主持人贺斌马上对孙云晓说:“我真为你担心,你看过关于皮皮鲁、鲁西西的书吗?”孙云晓开怀大笑,说:“不用担心,我太熟悉这个作品了,也很熟悉这个作者。我非常喜欢皮皮鲁、鲁西西, 因为他们非常真实,非常有个性。他们的个性还没有被抹杀。我想,皮皮鲁、鲁西西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好伙伴,也是成人了解孩子的一面镜子。”现场中学生观众热烈鼓掌,有的孩子还吹起了喇叭。孙云晓又补充说:“我给我女儿买的牙膏是鲁西西牌的。”全场立刻大笑。当然,在播出时这句话被删去了,因为有为鲁西西牙膏做广告的嫌疑。

“每月报道”是中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热点新闻,已经拍过中学生暑期打工、两代冲突、消费观念等内容。“恰同学少年”,是报道中学生人物的版块。和以往的中学生先进模范人物不同,这个版块里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在某些方面,他们有些特殊的故事。比如,一个在北京很不起眼的中学生周菲,到了美国以后,突然成了学生“领袖”,是她变了还是教师对她的态度变了?一个河南农村高考生叫满囤,他是怎样应付高考的,又是怎样看待落榜的?健力宝少年队的队员在遥远的巴西是怎样的生活的,对未来又有什么打算?通过这些人的故事,中学生可以看到同龄人的生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传感风玲”是中学生自己起的名字,他们愿意使用这个名字来介绍他们自己的校园文化,如他们自发组织的乐队等。外拍大大增加了《第二起跑线》的纪实性。演播室与外拍的内容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外拍的内容就是演播室里中学生讨论的题目,如农村高考生落榜以后的出路在哪里等,成为“各抒己见”栏目的讨论题。

从 1996 年到 1997 年,《第二起跑线》又有了新的变化,有些版块、栏目保留下来,有些则被替换了。其实,每个电视栏目每隔一个阶段都要发生一些变化。研究电视的专家们经常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一个节目最多不要超过两年就要作一些改变,有的则说最多不要超过一年。无论怎样变化,我们都希望它变得更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