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拉锯战斗
黎明,鸟的叫声唤来了山区又一个早晨,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这使人们能强烈地感受到这里就在昨天夜里或者此刻正爆发着战争的烟尘。
张自忠率领队伍在这个早晨来到了罐子口附近。部队在路边隐蔽处稍作休息,等待侦察敌情的消息。
侦察兵带回了情报:少部分日军留在罐子口,大部分则向西南方向开拔了。
张自忠将队伍一分为二,一部向罐子口守敌发起进攻,另一部尾追南窜之敌。
南窜的日军发觉了这条“尾巴”,十分恼火。他们决心要铲除这“尾巴”,便调过头来,并纠集周围的援军,饿狼扑食般的扑了过来。张自忠的队伍当然不会等待死亡,他们以比敌人更狠猛的势头进行反击。一张拉满弦的弓,一下子把两支敌对的队伍送到了势不两立的、一触即发的前沿上。
你反扑一次,他击退一回;你再次逼对方到崖边,他跃过死亡之谷一个回马枪又几乎置对方于死地……
15日这一天,从日出到日落,罐子口的枪炮声不绝于耳,分不清此长彼短,看不出谁胜谁负,只知道两家都在苦攻,也看到两家都有退却,苦战中的获胜是短暂的,退却后又转守为攻……
典型的拉锯战。
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都灌进了张自忠的耳里。一种为:一八○师没有按原计划赶到方家集,使既定的设想落空。眼下,在罐子口的兵力单薄,不可久陷于此,应带七十四师、骑九师回到襄河西岸,沿河把守;另一种是:将新街方面的三十八师和一七九师调至罐子口,痛歼守在这里的日军。还有……
总司令的头脑十分清醒,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身陷困境而轻易地采纳任何看来似乎有利于为自己解围的建议。他自己分析了整个战局形势后得出了结论,并用此作为支撑自己全部言行的主心骨。他没有按第一种建议办,毅然决定留在河东与敌周旋,理由是:留在河东牵住敌人就是最好的防守,敌一日不把河东部队吃掉,它便一日不敢贸然渡河。敌若渡河袭击大本营,就可趁势截断其后路,反而有利。他说:“襄河屏障鄂西,河防有误则荆襄不保,而川汉势必危险。影响战局莫此为甚。我在河东虽处于明显劣势,但拼得一分,敌力则减少一分,削其锐气,钝其行动,以便巩固我两道防线。牺牲代价虽然很大,但尽我军人天职,保我光荣战迹,大义所在,不计成败利钝!”对于第二种建议他就更不会采纳了,作为总司令应从作战全局考虑,这是起码的职责,如为了使自己摆脱困境,而将别处担负作战任务的部队调来,这是对国家和民众的犯罪。
这样,罐子口双方兵力众寡悬殊的状况没有改变。张自忠带领部队顽强地战斗着,坚持着。
大约中午时分,他感到把敌人拖得也够劲了,同时他的部队也被拖得精疲力尽了,便命令骑九师继续在罐子口以南山地监视敌人,随时准备袭击敌人的突然攻击。他则率领总部离开罐子口,向南瓜店挺进。离开罐子口时,总觉得心好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着,好疼好疼!是难分难离还落在敌手中的罐子口,还是对即将到达南瓜店前途难辨难测?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