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鏖战大别山

第五战区。大别山。

1938年7月,当武汉外围愈战愈烈的时候,李宗仁患病住院,白崇禧将军临危受命,接替他的老上司、老朋友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代司令长官职务。

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白崇禧是最负盛名的人之一。

白崇禧似乎是个天才的军事家。

抗战爆发后,他毕竟没亲自指挥过打仗,如今李宗仁生病,给他带来了机会。

7月17日,素有“小诸葛”之称的这位白将军冒着酷暑,风尘仆仆赶往大别山重镇商城,在城北的祠堂里设立了战区指挥所。

大别山是日军第二军包围武汉的必经之地,第五战区责任重大。

尽管日军气势汹汹,但白崇禧将军并不惊慌。他似乎胸有成竹。

19日,白崇禧召集高级幕僚会议,在会上,他分析了双方态势,指出:“第五战区应在大别山南北两麓3个地区隘口阻敌窜入,或诱敌于对我有利地带加以歼灭,以确保长江北岸。”

总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7月底,白崇禧决定将指挥所移到湖北东部的宋埠,以求与长江南岸的第九战区联系更密切,更便利。

这时候,除长江沿线的战事比较频繁外,第五、九战区的大部队基本上没和敌人遭遇,因此,在白崇禧的长官部周围还听不到枪炮声,一切是那样的宁静。

白崇禧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部署部队,他要求各军:加紧整训,深挖战壕,储备粮弹。

8月16日,白崇禧向各部队发布作战命令,将部队分为左、中、右3个兵团,在排兵布阵上,“小诸葛”确确实实有一套。

在这期间,他常乘车去各部队视察,听取敌情,检查情况,构筑阵地,鼓舞士气。

第五战区右兵团李品仙部在黄梅、广济一带与日军第六师团展开激战,黄梅、广济相继失守,白崇禧大骂李品仙无能。

沿江一线打得热闹,所以白崇禧显然更关注南部战况。

8月25日,白崇禧虽注意到了日军攻打大别山北麓的种种迹象,但他忽略了,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

日军北岸主力仍在黄广方面……六安、商城迂回过远,霍山则地险粮缺,六霍方面不过支线作战而已。

在这时,神机妙算的白崇禧犯了判断上的错误。

“小诸葛”也有失算的时候。

日军的主力其实在大别山北麓。

8月底,日军第二军主力部队大举沿大别山北麓进犯,左兵团孙连仲司令官在张自忠部队被调至满川一带的情况下,率部与日军恶战,幸亏左兵团将士浴血杀敌,虽兵力不足,仍顽强地抵挡住了日军的强大攻势,挽回了因白崇禧判断失误造成的被动局面。

左兵团为第五战区打出了声威,白崇禧紧绷着的脸才露出一丝笑容。

到了9月底,李宗仁病好后回第五战区就任,白崇禧仍回大本营任副总参谋长。

第五战区在白崇禧的指挥下,歼敌近10万人,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负责大别山南麓的是第五战区右兵团指挥官李品仙中将。

早在6月22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上将就断定日本侵略军攻打武汉只有溯江西上一途,建议“充分采用内线作战原则,迅速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先于太湖、广济间狭隘地带将溯江西进之敌,聚而歼之,然后转移兵力,各个击破”,以便将孤军突进的第六师团一举全歼,重演一次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总是念念不忘台儿庄大捷。

后来得知江北日军分四路攻打第五战区防地,第五战区免不了分头抵御,分散精力,而当时中国军队主力大都集中在第九战区,第五战区兵力远不及徐州会战后期雄厚,缺乏围歼第六师团的充分实力。

尽管缺乏实力,第五战区还是要打。右兵团指挥官李品仙决定在黄梅、广济地区抗击日军。

李品仙是广西人,父亲是清末秀才,他23岁那年考入保定军校第一期学习,后来他在护法战争、护宪战争、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

李品仙是国民党中仇共反共的积极分子,曾屠杀过不少共产党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品仙写过一首诗:海寇倾巢出,烽烟夜梦惊。平津既陷落,淞沪复侵争。欲雪千秋恨,当思七尺轻。时乎不我待,奋臂事长征。表明了他的抗日决心。他率部参加了上海保卫战,1938年初,他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以防御战拖住了北上的日军,延缓了日军南北对进会攻徐州的计划,从而为李宗仁取得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品仙屡战日寇,也可算做抗日名将了。

“欲雪千秋恨,当思七尺轻”的李品仙中将,在武汉会战开始后,七尺之躯倒真是差一点交待了。

那是6月底7月初,他到驻在商城的第五战区司令部参加军事会议,会上,他被蒋介石和代司令长官白崇禧任命为右兵团指挥官、第四兵团司令,激动得不行。以他的资历,在国民党将领中算是提拔得慢的,他早就有一肚子火,此番被提升,新官上任,他决心打几个漂亮仗,露两手给蒋介石瞧瞧,他李品仙决不是吃素的!

会刚开完,李品仙顾不上休息,便驱车赶往他的防区黄梅。汽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前行,沿途可以看到正在调防的部队,和一些运送粮弹的破破烂烂的车队,车窗外,莽莽苍苍的大别山山脉郁郁葱葱,战火将很快烧到这儿……这一年李品仙中将48岁,坐在车上,他心潮难平,不住地催促司机加快速度。

突然,几架敌机出现在视野里,然后对着他的座车俯冲扫射。司机慌了,汽车三拐两拐,翻进沟里。李品仙爬出破车,跌跌撞撞往前跑,跑出不远,只听身后一声巨响,一颗炸弹正落在汽车附近爆炸,气浪将他推出好几米远,脸上身上沾满臭乎乎的烂泥。回头看,他的座车被炸得粉碎。

好险!李品险差点将命搭上,他对着远去的敌机,使劲挥了挥拳头,恶狠狠地骂了一句:“狗日的小鬼子,老子饶不了你们!……”

1938年7月25日,日军攻陷了小池口后,8月2日,第六师团一部由太湖进驻宿松,与第三师团的2个联队人马汇合,攻打黄梅城,同刘汝明将军第六十八军展开激战,六十八军死守黄梅3天,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守军伤亡也非常严重。李品仙命令刘汝明顽强抵抗,多坚持一天是一天。第六十八军实在顶不住了,只好撤出黄梅。李品仙急令3个军到广济集中,在广济一带构筑工事,等待日军来犯。由于日军北受中国军队限制,西南为长江及湖沼所限,渐入困境,一时无力向广济进犯。

代司令长官白崇禧和右兵团司令长官李品仙中将召开师以上将领会议,李品仙力主反攻黄梅,加紧侧击太阳、潜山等日军据点,李品仙不甘心就这么丢掉黄梅县城。白崇禧采纳他的建议,随即右兵团所辖各部向日军展开了攻势,但因日军竭力抵抗,进展并不明显。

李品仙似乎比谁都着急,三番五次往前沿阵地跑。军委会因各路日军西进的企图日益明显,决定再展开更大攻势以挫伤敌人锐气。

第六师团在李品仙不断攻击下,不得不收缩阵地,将主力集中在黄梅一带。8月底,李品仙指挥部队乘势克复潜山、太湖等地,第六十八军和第八十四军猛攻黄梅附近之敌,激战两昼夜,一度逼近黄梅城。日军据险死守,从8月30日起,又以主力进行反攻击,双方展开白刃战,反复争夺阵地,形成拉锯状态。中国军队终因久战损失太大,被迫于9月初向广济及其西北山地转移,第六师团乘机出动主力尾随穷追。9月6日,突破了田家寨、笔架山阵地。

李品仙急了,部队能上的都上了,他只能抽出两个团增援,根本无法挽回局势,只好命令残部退出广济。

李品仙还是不甘心,于是纠集部队反复围攻广济日军。由于日军拥有空中优势,并悍然使用毒气攻击,反攻广济终未奏效。

右兵团原本有10万人左右,战后还剩下多少人,恐怕李品仙也搞不清楚。右兵团所属的部队大都是广西兵、四川兵、山东兵,他们都非嫡系部队,更谈不上精锐,武器装备在所有部队中算是最差的,有的师连轻重机枪都很少,但这些部队并没给中国军队丢脸。

广西的第一八八、第一八九两个师,在广济附近,与敌人激战空前惨烈,硬拼了34天。当时在广济人民中流传着一首歌:“军队要学一八九、一八八,到处有人夸。”与此同时,山东部队第六十八军在广济凤凰山一带与来犯的日军大本联队,血战了二十余天。该军组织大刀队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一举歼灭敌军三百余人。敌人施放毒气弹,毒死国军四百余人。广西第一八九师谭团长掩护国军撤退时,该团陷入日军重围,血战一昼夜,团长与全团官兵全部壮烈牺牲。迄今当地一些老人还歌颂着这个团官兵保卫国家、英勇牺牲的悲壮事迹。第一○三师连长叶成章,在野马洞阵地上,用机关枪击落日军轰炸机一架,不幸的是叶连长也壮烈牺牲。广济丛山口的争夺战中,广西部队第一七四师前仆后继,奋勇冲杀,围歼日军四百余人。第十五师为了策应第一七四师丛山口的争夺战,与日军在广济四望山拼死战斗,牺牲官兵达二千多人。同时,四川部队在广济龙顶寨与日军作殊死战斗,三次抢夺龙顶寨,牺牲达三千多人。

黄梅、广济之战是武汉保卫战开始以来打得最为酷烈的一次战役,日军海、陆、空三军一起出动,并多次使用毒气弹,右兵团在李品仙中将的统领之下,顽强坚持了一个多月,大量歼灭了日军,对此,李品仙应该感到欣慰。中国军队用数倍于敌的代价,为保卫大武汉赢得了时间。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当各部队上报伤亡数字时,卫兵和作战参谋们看到,李品仙的手不停地哆嗦。

李品仙真正是打惨了日本人,同时也打惨了自己。

广济失守,北路日军又朝武汉迈进了一大步,李品仙已经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