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短时记忆的容量又叫记忆广度。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被试能回忆的最大数量。典型的实验采用 3 至 12 位随机排列的数字表,主试依次读,每读完一个序列,被试跟着正确地进行复述,直到不再能准确地复述为止,其记忆容量就是他所能跟着正确地复述的那个最大位数,一般为 7±2。近期研究发现,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及人们对材料的编码加工程度有关。我国学者测定的短时记忆广度是:无关联的汉字一次能记住 6 个,十进位数字是 7
个,线条排列是 5 个。若识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又为人们所熟悉, 那么记忆广度还可增加。
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 G.米勒,发表了一篇题为“神奇数 7 加减 2:我
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种限制”的论文,文中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7
±2,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认为,倘若人在主观上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记忆的容量还可以扩大。他提出了组块(chunking)概念,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他认为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信息论中所采用的比特(bit)为单位,而是以组块为单位。一个块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词、词组,还可以是一个短语。总之,是一个有一定的可变度的客体,它所包含的信息可多可少,通常受主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例如,18 个二进制数字
序列 101000100111001110 如果将两个二进制数编为一个十进制的数,如 10 编为 2,00 编为 0,01 编为 1,很快便把这 18 个数再编码为十进制的 9 个块, 即 220213032,若按 4:1,每 4 个二进制的数编为 1 个十进制的数,1010 编为 10,0010 编为 2,0111 编为 7,0011 编为 3,那么上述 18 个数就编成 4~ 5 块,都能处于短时记忆容量之中。对于不熟悉二进制与十进制互换的人来
说,同时记住这 18 个数是不可能的。组块化过程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把时间和空间非常接近的单个项目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较大的块;二是利用一定的知识经验把单个项目组成有意义的块。要想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