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系统

长期以来,心理学界一直把记忆看成是某种单一的东西,相信只存在一种长时记忆系统。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事和工业工程技术的需要,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认知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和进展,开始重视另一种记忆现象,即短.时.记.忆.。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记忆双系统论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记忆不是单一的,它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一思想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有关记忆的看法,于是短时记忆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在这一热潮的带动下,人们又进一步提出,是否还存在比短时记忆更短暂的记忆系统。本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G.Sperling)首先用实验证实了感觉记忆系统的存在。这样看来,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不仅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且还包括感觉记忆。于是出现了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的种种学说。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时,按输入的原样,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系统。信息在这里保持 1 秒钟左右。其中一部分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则进入短时记忆系统;若信息极为强烈深刻,也可一次性印入长时记忆系统。那些没受到注意的信息很快变弱消失或被擦试掉。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因为当人们需要某些知识、规则时,便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提取出的信息只有回溯到短时记忆,才能重新被意识到和备用。短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不

超过 1 分钟,受到干扰就会消失。若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可使之清晰稳定下来,在适当的时候就会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得到长久保存。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乃是统一的记忆系统中的 3 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在人们的积极主动的记忆活动中,这 3 个系统密切配合对信息的加工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