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阶梯组织中的自动化与组块过程

思维的心理序列或图式中有很多自动化的成分,尤其在具体化步骤中的一些环节或细节是可以自动化的。例如,有经验的医生对于放射线的使用技术,司机对行车路线的熟悉程度,下棋能手头脑中的棋谱等,与技能的掌握一样,技能的许多环节是可以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只不过技能的自动化是在外部动作中体现,而问题解决中心理序列的自动化是在思维的内部操作中体现的。

心理序列的自动化现象体现为组.块.过.程.(chunking process)。技能的

自动化是把一些技能中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组成为一个操作的单元,对这一系列动作的实现不需要一个个地由意识随意地去支配;思维的心理序列的自动化是把思维操作的小单元联系起来成为大单元,在思维加工中,在那些联系起来的小单元之间,不需要插入意识监测,思维活动即可以用大单元来进行。

下列说明在心理操作中的组块过程:

“为什么任何 6 位数字的前 3 个和后 3 个相同时,均可被 13 除尽”?被试通过思维的阶梯组织来解决这个问题。

  1. “276276”。“找出一个可被 13 除尽的一般形式”。

  2. 选用“abcabc”作为任何前 3 个与后 3 个相同的数字的模式:

    例如:276276=abcabc

abcabc=100abc+abc=100labc

1001=77×13,所以 1001 可被 13 除尽;1001×abc 也可以被 13 除尽。

则 abc×abc 也可以被 13 除尽,所以任何前 3 个数与后 3 个数相同的 6 位数

均可被 13 除尽。

作为一个初次遇到这个问题的人来说,他只能按照上述步骤去解决;然而,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abcabc 可被 13 除尽的命题,在他的头脑中早已经过多次运算而成为一个“块”了。从而他在其他更复杂的运算过程中,就可把这个命题作为一个思考的单元来对待而不必重复运算。因此,思维加工中的组块过程和部分环节自动化的实现,是在经验中形成的。在解决问题中, 专家与生手、师傅与学徒的区别就在于在他们头脑里组块之不同。在一个随机乱摆的残局上,让棋手和生手观看棋局 15 秒后,让他们回忆这个棋局。结果表明,专家能回忆出 5~7 个“块”,——棋局的大单元组合;生手只能回忆起 5~7 个棋子。这个结果并不是由于专家有过人的记忆力,而是因为他对

棋谱十分熟悉,他可以把这个棋谱的每个块而不是把每个棋子作为一个单元来捕捉。按照短时记忆的规律,专家和生手都可以记住 5~7 个单元,但结果却十分不同。

在问题解决中,专家比学徒显得更有能力,就是因为,专家以更大的思想单元去思考,省去了对许多细小问题的重复加工。于是他的思维操作可循着另外的途径从更多的方面,寻找更多的方法,去解决更新、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