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毛笔进入稳步发展
在我国元代,制作毛笔头的主要原料,通常分为狼毫、羊毫、紫毫、石獾、鸡狼毫、猪鬃、山马、牛耳毫等,在同种毫毛之中的档次质量是相差无几的。无论哪一种动物毛,由于这些动物的产地、品种、部位、雌雄、年龄以及生长的季节,所吃的食物,所处的气候、水土和健康发育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差别很大。
比如羊毛,我国元代白山羊毛的产地很多,全国各地产的山羊毛的质量长度、毛杆粗细、锋颖长短价值等都不相同。
在元代,宣笔的声名地位逐渐由湖笔代替。湖州产白山羊,这种羊毛长而色白,尖端锋颖长而且匀细,性柔软,特别适宜制作长锋羊毫笔。
长江三角洲气候湿润,水草丰美,这里饲养的一种白色山羊,所产的山羊毛毛色洁白似玉,毛杆粗细匀称,锋颖细长嫩润,透明发光,历来被推为制作毛笔的佳品。
这一时期,特别是太湖沿岸的湖州、宜兴、无锡、苏州等地区所产的白山羊,其羊毛质量更是出类拔萃,为优中之优,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湖笔”。
关于湖笔的来历还有一个传奇故事。相传那是秦始皇初年,浙江湖州的善琏还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村子里有远近闻名的永欣寺,寺中的主持和尚法名叫善真。
有一天,寺里匆匆进来一位中年汉子,此人身材高大,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的气概。他向善真作揖道:“法师,我能否在庙中住宿几天呢?”
法师见此人生得气宇不凡,就欣然答应说:“壮士想借宿庙中,哪有不肯之理。”
此人连连拜谢,一声长叹后说:“我叫蒙恬,原在朝中率军,皇上命我到江南收买古玩。我从京都出发,沿途看到许多地方遭受灾害,因此将皇上给我收买古玩的银两分给受灾百姓了,现在银两都已分光,古玩一件没有买到,无法再回咸阳去见始皇了,因此只得来此投宿几天再作打算。”
就这样,蒙恬就改名换姓住在永欣寺了。有一天,蒙恬来到村西。突然,他看见河边一位姑娘因洗衣掉入河中,他立即跳下水去将姑娘救了起来。
姑娘本是村西一个姓卜的漆匠的独生女儿,叫卜香莲。香莲父母见女儿落水被救,对蒙恬感激不尽,为了报答蒙恬的救命之恩,卜家时常做些酒菜送给蒙恬,蒙恬总是婉言谢绝。
香莲十分心灵手巧,经常到寺中将蒙恬的衣服取回家中浆洗缝补,就这样来来往往的,二人渐生了爱慕之情。
有一次,蒙恬去卜香莲家取衣服,路上看见一撮山羊毛在一根树枝上随风飘起,就顺手折下树枝,他想他经常在朝中查阅兵书,记载军情,没有称心如意的笔,何不将山羊毛用来制笔,平时也可写诗作文呢!
蒙恬来到香莲家,向香莲要了一根丝线,把山羊毛扎在枝条上,用手将羊毛捋齐,用水蘸调了些锅灰,在白帛上写了几个字。他感到比用刀刻轻松多子,但是写起来力不从心,羊毛上沾有油质,很难落墨。
蒙恬写后,就顺手将它搁在窗台上,不料由于用力过大,此笔却滚落到窗外去了。香莲忙赶出去拾起,笔已落在石灰缸里了。香莲拾起后,见山羊毛卷在一起,上面沾满了石灰水,她赶紧放到清水内,将石灰水漂洗干净,又拔下发髻上的铜簪将毛理顺弄直,拿进屋内蘸了些锅灰水来写,没想到既流畅又顺手。
蒙恬这才悟出了羊毛经过石灰水浸过能剥去油质的道理。湖州盛产毛竹和山羊,蒙恬和香莲就将笔杆的原料改成竹杆,笔毛从山兔毛扩大到山羊毛等,还将毛笔头纳入竹管中。经过两人冬去春来的反复实践,总结了一整套选料和制作的技艺。蒙恬早有为民造福的夙愿,他便和香莲一起将制笔的技艺传授给了村民。
善琏人为了纪念蒙恬,后来在善琏镇建了蒙公祠,每当农历九月十六和三月十六分别是蒙恬和香莲的生日时,当地的笔工都要举行盛大的迎神庙会,以示纪念。
从这以后,善琏的做笔业越来越兴旺,做出来的笔不仅尖、齐、圆、健,而且锋颖清澈,珠圆玉润,书写刚柔相济,简直得心应手。人们将环绕小镇的河改为蒙溪,还以“蒙笔生花”、“恬文抒怀”、“蒙氏羊毫”、“香水”、“香块”命为笔名,并一直延用着。
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追求以书入画,注重绘画笔法的写意,这种绘画用笔方法必然要求所用笔锋要软硬适中,弹性适宜,且储水量大,这些特性恰为长锋羊毫笔所具备。因此湖州所产长锋羊毫笔,适应了当时文人画家的需要而声名鹊起,成为湖笔最具特色的品种。
元代,湖州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宋室南迁,政治文化中心随之南移。二是宋末元初,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或徽州,以避战乱。三是湖州地区制笔的历史悠久,原材料丰富。由此可知,太湖地区的书画家对笔工的提携,作用不小。
据文献资料,湖州一带,家家制笔,笔工不计其数。所谓“浙间笔工麻粟多”。当时,湖州笔工不但最多,而且声名最著。在元代,湖笔延续了宣笔的传统,主要生产紫毫笔及兼毫笔。
元代湖州文人沈梦麟描写的湖州制兔毫笔的繁荣景象,其诗云:
吴兴阁老松雪翁,书画直与钟王同。
当时笔家争效技,陆颖一出超群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笔工们知道若能得到当时书法家赵孟頫的垂青,则必会声名鹊起而沽得善价,于是他们纷纷向赵孟頫提供制作精良的毛笔。
据《紫桃轩又缀》记载,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将笔头中最好的精豪取出收藏,“凡萃三管之精,令工总缚一管。终岁任之,无弊。”而为赵孟頫做笔的笔工,可能就是沈梦麟诗中的陆颖了。
在元代,湖笔笔工在文士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冯应科,其次便是陆颖、陆文宝、陆继翁了。学者解缙在他所写的《题缚笔帖》中说:
陆颖本农家而善缚笔,长子尤能知笔之病,次子亦能缚笔。
陆颖有笔轩,名笔花轩,陆文宝继之,这出自于元代学者解缙所著的《笔妙轩》。此外,其间的湖笔世家还有二沈兄弟、温氏父子等。
湖笔笔工驾舟往来南北,又与文人交厚,于是便有相善的文人托笔船给远方的亲友捎带书鸿。
元末,隐居太湖东山希澹园的诗人虞堪,托十年前的故交湖州笔工沈氏兄弟给隐居他处的潘处士捎信,便写了一首诗赠给二位笔工,诗名《赠湖州二沈笔生,因简潘隐君》,中有“一番相见又逢秋,扁舟夜雨来沧海”之句。
元代,制作毛笔的工艺越发精湛。元代著名文学家孔齐在他所著的《笔品》中写道:
予幼时见笔之品,有所谓三副二毫者,以兔毫为心,用纸裹来年羊毫副之,凡三层。有所谓兰蕊者,染羊毫如兰芽包,此三副差小,皆用笋箨叶束定入竹管。
有所谓枣心者,全用兔毫,外以黄丝线缠束其半,取其状如枣心也。至顺间有所谓大小乐墨者,全用兔毫散卓,以线束其心,根用松胶缎入竹管,管长尺五以上,笔头亦长二寸许,小者半之。后以松胶不坚,未散而笔头摇动脱落,始用生漆,至今盛行于世,但差小耳。其他样皆不复见也。
元代湖笔的制作工序繁复,经过浸、拨、并、配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笔锋坚韧,修削整齐,丰圆劲健,具有尖、齐、圆、健的特色,这就是笔之四德。
元代湖州制笔以善琏为中心,聚集了大批能工巧匠,如张进中、姚恺、潘又新等。随着时光推移,湖笔制作技术逐渐向周边地域传播,促进了江浙一带制笔业的整体发展。
元代毛笔制作还使用了剔犀工艺。剔犀是指用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上有规律地逐层积累起来,至相当厚度后用刀剔刻花纹。由于刀口断面可以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效果不同,故称剔犀。元代剔犀工艺发展到至高的水准,为后世所不及。
元代存世文物中有一支剔犀心形纹毛笔,长21厘米,以黑漆为面漆,中间以红漆两道,色感稳重深幽,用刀圆润婉转,打磨平整精到,整体曲线柔和,透露出一种沉静华贵之美。心形纹饰乃是剔犀中最古老的一种剔刻纹饰,早在南宋时期已经普遍使用。
此笔自笔套起,由上而下贯穿相应的心形纹装饰,而在握笔处用卷草纹作突节,手感舒适,连贯有序,一气呵成,而无唐突牵强之感。既体现出元代剔犀工艺大气、敦实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出当时制笔工艺的高度发达。
[旁注]
元代 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定都大都。存在时间是从1271年至1368年。1279年蒙古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元代疆域辽阔,经济上虽然没有恢复到宋代的水平,但是仍有发展。
湖笔 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是上等的毛笔,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其故乡之乡在湖州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
沈梦麟 字原昭,吴兴人。约元惠宗至元初前后在世。曾任武康令,用儒家思想来整顿官吏,对老百姓不提倡用刑罚。后因病告老还乡。明代时以贤良征召入朝,年90而卒。沈梦麟的诗有盛唐之风,时人称他“沈八句”,著有《花溪集》3卷行世,对后世文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赵孟頫 (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汉族,吴兴人。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博学多才,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和《鹊华秋色图》等。
虞堪 元末明初藏书家、诗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别字叔胜,号青城山樵。长洲人,即现在的苏州。南宋名臣虞允文后人。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丰富,多手自编辑。所作诗文清润典丽。他著有《希澹园》、《虞山人诗》、《鼓枻稿》、《道园遗稿》等。
孔齐 字行素,号静斋,曲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末前后在世。父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溧阳。元末,又避兵居四明。生平事迹不详。齐著有至正直记4卷,对文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四库总目》传于世。
善琏 在浙江吴兴府城东南70里,又名善练。因市有4桥:福善、宝善、庆善、宜善,联络市廛,形如束练,故名。善琏湖笔工艺精湛,历史悠久。相传自从蒙恬创毫于世时,善琏人就以笔业为生。因产湖笔而闻名,被誉为“我国湖笔之都”。
南宋 是北宋王朝的继续,是北宋灭亡后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一个朝代。南宋虽偏安于淮水以南,但它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
[阅读链接]
毛笔作为我国绘画最重要的工具,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为一种手工艺制品的精致和多样,更在于它作为中华民族本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创造上所做出的富于智慧的选择。毛笔的演进推动了我国山水画的发展,我国山水画的演进也在诸多因素上影响到了毛笔的不断完善。
比如在元代,以长峰羊毫笔为主的软毫笔对元代山水画风格变化的影响,以及元代山水画的风格变化促进毛笔在诸多因素上的不断完善,都说明元代毛笔与山水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