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砚台发展与制砚

元代入主中原后,对砚石一事知道了是个宝物,便在端、歙各处驻兵专门守坑,律盗坑石就如同窃盗论罪。这客观上保护了砚石资源没有受到大的毁损。

总体而言,元代雕砚风格比较粗犷、浑朴自然。明初时开砚禁,开采时,质量之佳者、纹理之美者尽流入阉寺权要之手。

端溪石中唐代开采的龙岩,宋代开采的上、中、下岩已经不可以用了,又在水岩开采,分为大西洞、小西洞、正洞和东洞4个洞。

由于在水下,只是冬季浅水时不能开采。来时先抽水,洞小水寒,工人裸身在水内凿石,虽是采石,也非常辛苦。

明代的砚端庄厚重,纹饰也较古朴。除仍以端、歙石砚为人所宝重外,澄泥砚、瓷砚、漆砚、铜砚也有制作。另外,还有用木、铁作砚的。并且在砚上雕刻诗句、铭文,成为风气。

这些砚的制作,逐渐出现了脱离实用,走向工艺美术品的趋势。由此,砚台分为实用砚和赏玩砚。当然,也有一部分砚台既可使用又可把玩。

明清时期,端、歙更加讲求石质,雕刻花纹、造型式样等日渐丰富,并在砚上镌刻名人诗词、题识,同时也追求外装砚匣的装潢考究和华丽美观。

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制砚名手,有王岫筠、汪复庆等。雕刻艺术上追求自然,出现了随形砚式,因材制砚,形式多样,致使明代砚从使用价值转化为艺术价值,达官贵人的附庸风雅、收藏砚台的风气大为流行。

由于文人、士大夫、艺术家的直接参与,亲自选材,亲自设计和制作,大大提高了明清砚石的质地与装饰。

清初乾隆朝重新整理,并大力开发砚石资源,所以乾隆朝所产的端砚质地、花纹,均优于以前任何一朝。清末张之洞总督两广,又行采取,所获既多,且为大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清代砚台的材料更加丰富多样,有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此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不下几十种材质。由于清代执政者重视始祖发祥地东北,所以在这时又大力推崇产于东北混同江的“松花石砚”,将其定为御砚。

清代砚的制作极注重雕刻,方法、题材同石雕、牙雕、玉雕也很类似。制砚工艺更为发达,砚材的品种,雕刻的技术,形式的精巧,以及砚匣的装潢,都有许多考究。

清代砚台同明代一样,也有重美观而不问实用的倾向,成了供欣赏的装饰品。特别是用一些不太发墨的材料如玉石、翡翠、水晶来制砚,美观性増强了,但实用性却大为降低。

明清时期是砚成为一种工艺美术品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砚台从制砚工艺上讲,品种增多,有些不适于研磨的材料,如翡翠、象牙、料器也选作砚材,这纯属工艺美术上的需要。

此外,所表现的内容亦渐广泛,世间万物无所不包,砚台的形制也一改前代的单纯实用,而按纹饰的要求而定,雕刻手法纤细工巧,古朴趋豪华,简单趋繁缛,越到后期越甚,极尽雕镂之能事。砚的实用性,完全被艺术性、欣赏性、陈设性所取代,达到材美工巧的追求境界。

明清石砚除以石质取胜外,还特别注重雕刻造型,式样繁多,蔚为大观。这时的砚式如鼎形、琴形、竹节、花樽、马蹄、新月、莲叶、古钱、灵芝、蟾蜍等,逞奇斗胜,各臻其妙。还有保存天然石质朴美,不假釜凿的天然砚。

文人学士也常在砚上题刻铭文,甚至镌刻肖像,使之不仅成为文房用器,也是价值很高的工艺品。

在清代,有一位有名的女制砚工匠,名为顾二娘。据古籍记载,顾二娘本姓邹,嫁到世代以治砚为业的顾家。

顾二娘的公公是顺治年间姑苏城里有名的制砚高手顾德麟,号称顾道人,他制砚技艺高超,镌镂精细,制砚作风“自然古雅”,因而在当时“名重于世”。

顾德麟去世后,制砚技艺传给了顾二娘的丈夫。可是她丈夫早逝,于是顾二娘便继承了制砚这门手艺。

顾二娘心灵手巧,又肯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们都亲切地叫她“顾亲娘”,称她制作的砚台为“老亲娘砚”。

顾二娘制砚有她特有的美学观,她常与人谈论说:“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她主张“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追求高雅之美。因此,她制作的砚台“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

顾二娘掌握一套特殊的本领,相传她能用脚尖点石,就能够辨识出砚石的好坏,因而人们又称她为“顾小足”。

顾二娘虽然是名重于世的制砚高手,但她从不肯粗制滥造,态度十分严谨,追求执著,“非端溪老坑佳石不奏刀”,“生平所制砚不及百方”,所以她制琢的砚台就更加珍贵了。

当时,书画家都以能获得顾二娘制作的砚台为荣。有位名叫黄任的书画家,嗜砚成癖,他罢官回老家时,将仅有的2000两买了10方古砚,并盖了座房子珍藏,取名为“十砚轩”,并自号为“十砚老人”。

黄任在端州做官时,曾得到一块好砚石料,为了找一位制琢砚台的高手,将石料在身边藏了10多年。后来打听到苏州有位制砚高手顾二娘,便从广西永福千里迢迢携石料赶到苏州。

顾二娘见十砚老人这样诚心,石料也的确是块好料,于是就高兴地为他制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

十砚老人十分感激,当即写下一首题为《赠顾二娘》的诗,刻于砚背阴,其诗云:

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

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

从此,两人结下了很深的交情。后来,顾二娘又为十砚老人制琢了仿明府青花砚等名砚。

顾二娘死后,书画家们纷纷作诗凭吊纪念。比如十砚老人诗云:

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切干将。

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

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文人砚,发于宋,兴于明清。元明两代,民间以砚台收藏著称的大家如项子京、董其昌等不可胜数。

在清代,藏砚之风普天皆兴。纪昀、刘墉等显赫要人,也热衷于集藏名砚。纪晓岚还编撰了《阅微草堂砚谱》。

此外,民间收藏大家也比比皆是,如沈石友将自藏之砚整理编撰出《沈氏砚林》等等。文人的参与,最终使明清砚台集观赏、研究、收藏于一身,成为精品砚的代名词。

随着历史的演进,后来我国砚产地增加了广东肇庆、安徽、甘肃、宁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为主,都具有砚石细腻、雕刻精美、发墨快、不损笔、不易干涸和易于洗涤等优点。

艺人们都是经验丰富,他们往往因材施艺,充分利用砚石的各种天然形态、色汗纹理、透明石眼,巧于雕成各式砚台,风格清隽高雅,堪称“文房之宝”。

[旁注]

铜砚 铜铸的砚台。自汉以来,皆有制作,数量较少。元代有制成暖砚作制的,长方盒形,砚心下设有一抽屉,可能为盛热水暖砚之用。铜砚,通常都铸刻有饰纹。铜砚的突出特点是坚固耐用。

张之洞 (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砚匣 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以紫檀、乌木、豆瓣摘及漆制者为佳。考究的砚匣颇受文人的重视。古砚匣因年代久远多有破烂和损坏,对于此类砚匣可采用匣外配匣的方法,以此对古砚匣进行收藏。另外砚匣还应经常打蜡,以保持光泽,防止潮气侵入。

琴 古代弦乐器,最早是5根弦,后来加至7根弦,也称“七弦琴”,通称为“古琴”,是某些乐器的统称。古琴有九得之说,君子之器,象征正德。因此,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4个方面的才能是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黄任 (1683年~1768年)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永福人,即现在的福建永泰县。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有《秋江集》《香草笺》。

菊花石 生产于湖南浏阳永和镇。菊花石的外形质地坚硬,呈青灰色,内有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结晶体,非常自然美观。其“花”孕育于几百万年以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层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

沈石友 (1858年~1917年)原名汝瑾,字公周,因喜石砚,取石友别号,江苏常熟人。平生所作以诗为多,间治古文,有《鸣坚石斋诗钞》等刊行。沈石友所藏无论材质、形制都以品味格调为第一,不沾俗气。他依砚的属性,或自铭,或他铭,或自铭他铭并举,妙语联珠,使每一方砚台都有寄托。

[阅读链接]

顾二娘,我国清代女制砚工匠,本姓邹,嫁到以治砚为业的顾家,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雍正至乾隆之际。顾二娘制砚,做工不多,以清新质朴取胜,虽有时也镂剔精细,但却纤合度、巧若神工。

顾二娘还善于巧妙地利用石纹的“眼”作为凤尾翎来镌刻砚的图案,收到良好的效果。故宫博物院中藏有顾二娘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