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纸张
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张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储存和交流,对于促进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纸张品类之中,宣纸是国画艺术家们直接运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早在唐代就已经被列为“贡品”,被历代誉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而名扬四海。
蔡伦造纸与早期发展
那是在我国东汉时期,皇宫里有个内务总管叫蔡伦,他非常聪明,是桂阳人,他进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当了太监,汉章帝刘炟时,升为小黄门、中常侍,后又兼任尚方令。蔡伦先是掌管皇宫内院事务,后来成为监制各种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场的负责人。
平时,蔡伦看皇上每日批阅大量简牍帛书,劳神费力,就时时想着能制造一种更简便廉价的书写材料,让天下的文书都变得轻便,易于使用。
有一天,蔡伦带着几名小太监出城游玩,他们来到了离城不远的缑氏县陈河谷,也就是凤凰谷。蔡伦只见溪水清澈,两岸树茂草丰、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
正赏景间,蔡伦忽见溪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不由得眼睛一亮。他蹲下身去,用树枝挑起细看,只见这东西扯扯挂挂,犹如丝绵。
蔡伦想到工场里制作丝绸时,茧丝漂洗完后,总有一些残絮遗留在篾席上。篾席晾干后,那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交织成的薄片,揭下来,写字十分方便。蔡伦想,溪中这东西和那残絮十分相似,也不知是什么物件,就命小太监找来河旁农夫询问。
农夫说:“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烂麻,扭一块儿了,又冲又泡,又沤又晒,就成了这烂絮!”
“这是什么树皮?”蔡伦急切地问。
“那不,岸上的构树呗!”
蔡伦望去,满眼绿色,脸上漾起笑意。
几天后,蔡伦率领几名皇室作坊中的技工来到这里,利用丰富的水源和树木,开始了试制。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用竹篾捞出薄薄一层晾干,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纸。
经过试用,蔡伦发现容易破烂,又将破布、烂鱼网捣碎,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掺进浆中,再制成的纸便不容易扯破了。为了加快制纸进度,蔡伦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湿纸上墙烘干,不仅干得快,且纸张平整,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蔡伦挑选出规正的纸张,进献给和帝。和帝试用后龙颜大悦,当天就驾幸陈河谷造纸作坊,查看了造纸过程,回宫后重赏蔡伦,并诏告天下,推广造纸技术。
蔡伦的纸越造越好,能厚能薄,质细有韧性,兼有简牍价廉、缣帛平滑的优点,而无竹木笨重、丝帛昂贵的缺点。汉和帝的皇后邓太后见蔡伦的纸有这些优点,真是利国利民,就在东汉元初年间的114年,高兴地封蔡伦为“龙亭侯”,赐地300户,不久又加封为“长乐太仆”。人们把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称作“蔡侯纸”。
“蔡侯纸”名声大了,造纸的地方自然也有了名气,人们便把马涧河的这一段称作了“造纸河”。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蔡伦造纸的故事。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造纸。这是史籍关于造纸术的最早记载,因此人们认定纸就是东汉蔡伦的发明。
其实,我国的上古时期,是没有纸的,文字记录在竹简上,只有皇帝、贵族才有资格把文字写在帛上面,其他大量的东西记录在竹简、木简上。
从出土的文物看,一个简只能写几个字,而当时的车都是牛车或者马车,所以每辆车能装的简很少。这就是为什么古文都非常精炼,每个字锱铢必较,因为无论是鼎还是简,多记录一个字都是非常麻烦的。
到了西汉时期,我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西汉亭燧遗址据同时出土的纪年简考证,马圈湾纸为西汉宣帝元康至甘露年间之遗物。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发现了一片西汉古纸,人们称之为罗布淖尔纸,属西汉中后期产,纸面存有麻筋。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纸,是后来人们在西安灞桥一座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墓葬里发现并命名的“灞桥纸”。在这座墓葬里发现的这叠纸,经揭剥分成八十多片,鉴定表明,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其实,在蔡伦造纸之前,我国劳动人民还发明了一种“丝如纸”,在甘肃居廷金关汉代亭燧故址出土了古纸,人称金关纸,属西汉晚期,该纸内尚存麻筋及线头、麻布的残留物。
在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窖藏出土古纸,称中颜村纸,属西汉中期产,纸内含有较多的麻类纤维束及未打散的麻绳头。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早期墓出土古纸,称放马滩纸,造纸原料亦为麻类,该纸残片纸面平整光滑,纸上有用细墨线勾画的山川道路图形,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张纸地图。
上述几种西汉纸比蔡伦所造之纸分别早100年到300年左右。总的看来,在蔡伦造纸之前,这些纸质地还较粗糙,结构也较为松散,制造技术明显处于初级阶段。
[旁注]
刘炟 (57年~88年)东汉第三位皇帝,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敬陵。在位期间,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
丝绸 是以桑蚕丝为原料织造的纺织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的技术,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我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我国被称之为“丝国”。
作坊 我国古代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一般古代有官府作坊及民间作坊之分。大多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场所,工具一般比较简陋。以前是个体手工业者作坊由作坊主带领帮工或学徒在生产中实行简单协作,历史上也有封建主或官府办的大作坊,生产中实行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
汉和帝 (79年~105年),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汉和帝从亲理政事开始,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从他亲政的所作所为,尚不失为一个有为的君主。汉和帝一朝,曾多次平定过少数民族的叛乱。
上古 我国传统说法中的三古之一,是属于较早的古代,《易·系辞》、《礼记·礼运》中都称伏羲时期前后为上古,也有称上古为夏王朝以前的时期,也就是黄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等时期。
灞桥 我国古代位于长安城东的一座桥,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桥,故称“灞桥”。灞桥的历史悠久,典故非常多。灞桥纸是在西汉时期的一种纸,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链接]
东汉“蔡侯纸”的问世,同我国古代的其他发明创造一样,造纸术并不是蔡伦个人的发明。在西汉时期,植物纤维纸为蔡伦造纸打下了基础。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总结和改进,不仅扩大了造纸原料,更重要的是,他对纸的推广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造纸术我国古代最高辉煌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而蔡伦由于对造纸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古代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