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创新大师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战国晚期的一位儒家大师,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他在我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荀子年轻时到齐国稷下来游学。齐国都城临淄设置的稷下学宫,在齐威王时已具规模,有很多名士。
荀子初到齐国,正当国兵强势盛的时候。他建议齐国施行“圣人之道”,争取统一天下,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告诫也没有发生作用。后来,齐国果然被燕将乐毅率领燕、赵、秦、魏、韩五国联军打得大败,几乎亡国。
齐襄王复国后,学士们返回稷下,荀子3次被推举为祭酒,即学宫中年高德重的学长,但不久就遭到谗言的攻击,荀子只好离开齐国,到了秦国。
荀子在秦国见到了秦昭王和宰相范雎,他希望秦国能重用儒生,实行王道,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秦昭王很赏识荀子,却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荀子见在秦国没有什么结果,无奈之下离开秦国到了楚国。
在楚国,荀子很受春申君黄歇的赏识,被封为兰陵令,但不久又遭到一些人的谗言和攻击,不得已又离开楚国到赵国。
在荀子游走楚、赵之际,春申君的门客对春申君说:“贤者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安定,荀子是天下有名的贤人,他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强盛。”
春申君听完后,马上派去聘请荀子。荀子又来到楚国,继续当兰陵令。春申君被杀后,荀子也被免官,于是定居兰陵。
荀子在晚年,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而且还能有所创新。
荀子最主要的政治思想就是礼法并重,天下统一。荀子生活的时代,我国的社会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通过长时间的兼并战争,剩下秦、齐、楚、赵、魏、燕7个大国。
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进一步发展,结束封建称雄割据的条件已经具备,封建主义的大一统趋势正在出现。荀子的政治思想正是为新兴地主阶级统一全国提供理论根据的。
荀子提倡“礼治”,把“礼”看做是封建的伦常关系,贵贱、长幼、贫富、尊卑等各有名分,就是礼的内容。
荀子分析了作为国家和政治制度的核心“礼”的起源。他说:“人生下来就有欲求,欲求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去追求,追求起来就没有限量分界了,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争夺就会带来混乱,混乱就会造成贫穷。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制订了礼义来确定人的名分,在名分内满足人的欲求。”
先王之“礼”原本是奴隶制宗法关系的各种等级、道德和礼节仪式规范,荀子对这种“礼”进行了改造,使它适合封建制度的需要,由奴隶制的宗法关系变成为封建制的伦常关系,按照地主阶级的政治、道德标准重新确定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为了维护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荀子反对贵族世袭制度,提倡“尚贤”。他强调举荐贤能的人,不用论资排辈;罢免无能的人,不用犹豫不决。这样就使那些符合地主阶级政治、道德标准的普通人能够获得封建的等级特权。
荀子认为“礼”是“天下之通义”,即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伦理等级内安分守己,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否则,如果社会没有贫富贵贱差别,就要造成混乱。
根据这种等级制的规范,荀子提出应该结束当时诸侯并峙、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分裂割据局面,确立起一个最高的封建统治者,这就是王,各诸侯都要统属于王。
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新秩序,荀子还提出,不仅要有礼治,还要有法治。他所说的法,与法家所说的法不完全相同,有时指规范,有时指法术,有时也指法制。他既提倡礼义教化,又提倡要有严明的法度,这与法家唯法是尊,以法制为本的思想是有别的。
荀子说,尊崇礼,法制完备,就使国家有正常秩序。尚贤使能,就使百姓知道方向。集中百姓的议论而不独断专行,百姓就会不怀疑。奖赏勤勉、惩罚懒惰,百姓就会不懈怠。听取各方意见、明察一切事物,就使整个天下归顺了。
与隆礼重法思想相联系,荀子又提出了重“王道”兼采“霸道”的思想。“王道”政治主张“以德服人”,“霸道”政治主张“以力服人”。
荀子认为要统一天下,必须实行“王道”,要使国家强盛,则要实行“霸道”。既实行德治教化,用仁义争取人心,实现“王道”政治;又实行武力压服,用刑法来进行威慑,实现“霸道”政治。这样,就可以取得天下,并巩固天下。荀子的这种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对于巩固封建社会比起孔子的思想来更有实效。
荀子还提出了“天行有常”和“人定胜天”的思想。他把“天”解释为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否定宇宙万物是由神造出来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有遵循它,才会取得好的结果,否则,就会遭殃。
荀子说:假如人们努力进行农业生产,节俭而不浪费,那么自然是不能使人贫穷的。衣食充足,活动适时,那么自然也不能使人害病。
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原则,自然也不能使人遭遇灾祸。最后,就是发生水灾旱灾,也不至于引起饥荒;虽然有大寒大热,也不能引起疾病;虽然出现怪现象,也不能引起祸患。
相反,如果人们不努力,胡来乱作,就是没有水旱,也会有饥荒;就是没有寒热,也会有疾病;就是没有妖怪,也会有凶险。
荀子还反对迷信,根本否认鬼神的存在。他认为既然人的意志不能干预自然规律,那么求雨和卜筮的迷信活动也不能改变自然规律。
荀子的天人关系理论,既重视天道,又强调人为,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他的思想最可贵的地方。
在自然观的基础上,荀子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荀子肯定人是先有物质的身体而后才有精神,人的认识活动是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进行的,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又是可以被人认识的,认识即由能知的主体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
荀子把人的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认识的第一步是从感觉开始的,就是用眼、耳、口、鼻、身这些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而得到感觉;第二步即对感官接触各种事物而得到的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验证、取舍,形成概念和判断,这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在荀子看来,理性认识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荀子的认识论还探讨了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他所说的“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修养活动,有时也指人的个体生活实践,包括人的一切作为和有目的的活动。
荀子把行看做知的基础,强调行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间接知识“闻”不如直接的感性知识“见”,“见”不如理性知识“知”,而“知”还是没有“行”重要,光知而不行,知的内容再充实丰富,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所以他强调“行”既是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目的,而且还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荀子认为,凡是正确的认识,必须要符合客观事实,而且能在实际中“施行”。这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感觉经验和行为效果,用这样的标准去审察理论,凡是切实可行的就是正确的,不切实可行的就是错误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在道德问题上,荀子不用天命去解释人的道德本质,而试图从人本身寻求道德的起源。他认为道德起源于“人之性恶”。
他认为人一生来就这个样子就叫做性,它是人和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产生的反应,不用经过后天的努力或社会教化而自然这样,就是性。人的这种自然属性是先天而来,自然生成的,不用学,不用人为就是这样。
所有的人在性上都相同,都没有区别因此,荀子提出了“人之性恶”的观点。
由于荀子重视客观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所以他提倡教育,强调通过后天的学习达到善,这就是学而至善。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劝学》。
《劝学》篇激励人们要不断进取,劝诫人们要每天都坚持检查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算真聪明,不致犯错误。提倡学习要坚持努力,日积月累地提高,还提倡学习要专一。这些观点和方法,在今天仍然是有益的。
[旁注]
稷下 学宫“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即今山东省淄博市附近,齐国君主齐桓公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兰陵 我国古代名邑。据传由楚大夫屈原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寓意。春秋时,鲁国在此设次室邑,战国时,楚国始设立,后圣荀子两任兰陵令。兰陵亦为常州古称之一。
先王 这里指姬旦,又称周公旦,也称叔旦。是周代周文王的儿子,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谥“文公”。他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他制订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种制度,使西周奴隶制获得进一步的巩固。
法家 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另外,法家在古时候是指明法度的大臣。法家在古代还与“方家”同义,都是指对书法家、画家的尊称。
卜筮 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比如据传西汉辞赋家编辑本义项东方朔的《灵棋经》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诀来预测。是利用一些无生命的自然物呈现出来的形状来预卜吉凶。
人之性恶 荀子“性恶论”的主要观点。荀子和孟子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生来是“恶”的。通过后天教育,人性的“恶”才可以改变。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齐桓公田午之子。在位36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他们招贤纳士,将国家治理的很强盛,列战国“七雄”之首。
乐毅 字永霸。生于中山灵寿,即今河北省灵寿西北。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齐襄王(?~公元前265年),本名田法章。齐湣王之子、齐王建之父,田齐政权第七任国君。齐襄王在位19年。虽个人能力平庸,但接受齐湣王的教训,与诸侯修好,复建稷下学宫,使齐国的国力有所恢复,但经长期战乱,国力大伤,因此始终无法强盛如昔。
秦昭王(公元前325~公元前251年),嬴姓,名则,一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在其在位晚期发生的。在位时任用包括范雎、白起等名臣,治军备战,富国强兵,使秦国奠定了将来一统天下的基础。
范雎(?~公元前255年),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春申君(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38年),本名黄歇。楚国江夏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游学博闻,善辩。后被楚国国舅李园安排的刺客刺杀。
[阅读链接]
司马迁《史记》中说荀子是赵国人。《史记》记载:“秦政上党,韩不能救,其守冯亭以上党降赵”。因此荀子故里,只可能是弃韩归赵后的位于山西南部的安泽。现在安泽县建有纪念一代儒学家荀子的荀子文化园,山顶矗立着荀子的雕像,俯瞰着这片赋予了他生命的热土和吸取了甘甜乳汁的沁河。
荀子雕像底座8米,象征全县人民之深情,像高19.67米,寓县域面积1967平方千米之广义,托起荀子这位令故里人永世引以为骄的时代超人。
据说如此高大的花岗岩雕像当数全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