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评选专家刘劭

刘劭(约172年~约至249年),又称作刘邵、刘卲,字孔才。邯郸人。曾受爵关内侯,死后追赠光禄勋。三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其所著《人物志》,对评论人物才性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讨论。他堪称人才评选专家,为当时哲学思想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邵于汉献帝时入仕,初为广平吏,历官太子舍人、秘书郎等。魏朝之后,曾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等。他的《人物志》不仅包含了刘劭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而且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专门论述考察才性以选拔人才的理论著作。

综观《人物志》,其人才品鉴的思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人的质和理的探索,强调质理结合是人才的必要条件。

质,就是人的资质;理,即所谓有“事理”。刘劭认为,一个人的资质与事理相应,就产生聪明,这种聪明发展到能充分认识把握有关整理的程度,就能成为这一方面的成功者。这与韩非子“得事理则必成功”的思想不谋而合。

那么,什么是“事理”呢?按刘劭的说法,主要有4种:道之理,事之理,义之理,情之理。

“道之理”指的是天地自然之理;“事之理”指的是社会、政治之理;“义之理”指的是礼乐教化之理;“情之理”指的是世事人情关系。

一个人能否成功,全在于能否认识事理,而认识事理的根本在于具有与事理相应的资质,换句话说,人的主体资质与客观外界的事理相符合,才有成功的可能。

刘劭把人的资质分为平淡、警彻、和平、机解四大类型。如果这4种资质与4种事理相应,就能成功,即成为“道理之家”,“事理之家”或“义理之家”和“情理之家”。

道理之家,质性平淡,心灵性巧,思维细腻严密,因而最易与自然沟通。道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哲学家、科学家等。

事理之家,质性机敏,多谋善断,行动果敢敏捷,能迅速处理繁难之事。事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政治家、军事家等。

义理之家,质性平和,温文尔雅,长于理论的分析解说。义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教育家、艺术家等。

情理之家,质性机巧,对世故人情了解透彻,能适应及把握各种情况变化。情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企业家、商人等。

综上所述,人的禀气、质性是成功的内因和根据,有事理则是成功的外因和条件。质理结合才能成功,而质性最终决定了人一生的成就大小。

二是对人的发展特长的探索。

刘劭认为,人有8种能力,即聪、思、明、辞、捷、守、攻、夺。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这8种才能,并都很完善,那就“能通于天下之理”,而获大成功;如果只有这8种才能的某一个方面,那就应发展为特长,在一个方面取得突破而成功。

根据自己特长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途径和结果。即:靠聪慧敏锐成功;靠发明创造成功;靠远见卓识成功;靠能言善辩成功;靠应变能力成功;靠稳慎缜密成功;靠勇猛精进成功;靠论说严密成功。

因此,刘劭认为,欲成功,必须扬长避短,看准自己的才能,重点发展。

三是对整合要素的探索。

刘劭认为,英雄是由“英才”的聪、明、智和“雄才”的力、勇、胆6种要素组成的。然而要有所成功,两者必须兼容。

为什么呢?因为聪明的人,具有“英才”资质,却无“雄才”所具的胆力,那么他的见解就无法推动;而有胆力的人,具有“雄才”资质,却不具“英才”所具的智慧,那么他的事业也就无法取得成功。

因此,“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历史上张良这样的人才可算是“英”的代表,而韩信这样的人才则是“雄”的典型。

英和雄的成分在各人身上往往不平衡,比例多的成分就决定了一个人是“英”还是“雄”。“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只有英、雄平衡的人才能为王。

“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如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否则,“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

因此,“雄”只能得雄才,“英”只能得英才。一人身兼有英雄,才能使役英与雄。能使役英与雄,才能成大业。

此外,刘劭还分析了人们在如何识鉴人物的问题上经常易犯的两大错误。一个是识人标准的错误。

主要有3种情况:

其一,以“名”为标准,“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败目”,因此,绝不能以“皆誉”、“皆毁”作为识人的标准。况且奇异之才并不是众人所能识鉴的。

其二,以“己”为标准,凭借个人好恶来品鉴人才,就会造成非不辨的结果。

其三,以“贵贱”为标准。社会地位的差异一方面给人造成心理上的错觉;另一方面也使善恶的表现多所曲折,使人不易辨识。这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即地位低下的人才,尤其容易被埋没。

二是识鉴人物的方法的错误。

其一,谬于现象,不见本质。特别突出的人往往难以识辨,因为突出的人未必善于表现自己;其二,只明一点,不求全体,因而“得者少而失者多”;其三,滞于一端,不通其他,固定僵化地看待人。其实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定势思维错误。

针对人们在识鉴人才的标准方面的错误,刘劭提出了“明为”的标准。“明为”即考察其行为,通过实践来了解一个人。通观《人物志》全书,刘劭所说的“为”,就是指个人的行为或实践。

针对人们识鉴人物的方法上的错误,刘劭提出了两条主要的识人原则。一是“尽备”的原则。只有全面地考察,才能避免识人上的片面性;二是发展变化的原则。因为人才成长本有迟速早晚,所以,要从人的发展与变化来看人才的形成与成长。况且人才与人才之间也有种种变化的可能,这就更需要从普遍的联系中来识鉴人才。

总之,《人物志》以综核名实为基本的思想出发点,针对当时人物品鉴的偏弊,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人物品鉴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使人物品鉴论向理性和形而上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开了以后“才性”和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家“圣人”而融通儒老的先河,不管是对当时还是以后的人才选拔和培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旁注]

光禄勋 官名。秦汉负责守卫宫殿门户的宿卫之臣,后逐渐演变为专掌宫廷杂务之官。本名郎中令,秦已设置。东晋一度停置。余均沿置。南朝梁停用原名,改称光禄卿。

魏朝 三国时期的魏国,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由曹操之子曹丕在洛阳始建。至炎兴元年,即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乐制度在西周时期经过周公旦的努力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才能 才智和能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意指“备而未用(的知识、经验等)”,“能”意指“潜力”。给有才能的人提供一个舞台,他就能施展其知识、经验、体力和智力,从而得到社会和个人的双赢结果。

定势思维 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一直按照同一种方式来思考、理解和记忆问题。久而久之,就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一种习惯,使人只想到一个方面,形成思想上所谓的“偏见”。

才性 人的才能和禀性。“才”指天才和才能,“性”指一个人的气质和个性,两者都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圣人 我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严格来说,“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

汉献帝(181年~234年),名刘协,字伯和,又字合。汉灵帝第三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葬于禅陵,即今河南省焦作市,谥“孝献皇帝”。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人,即今河南省新郑,新郑是郑韩故城,出身贵族。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因与李斯政见相左,妨碍秦国统一大计,被逼自杀。

[阅读链接]

《人物志》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在成书之前,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建议,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该书就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评人物、选择人才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专著,旨在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论上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总结经验,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十六国时刘昞为之作注时说,该书重在“疏通大义,不沾沾于训诂,文词简括”,对《人物志》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