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时期——哲学巨人

明清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世时期。在此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思想领域引起强烈反响,其代表人物就是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虽然王守仁是唯心思想,但他的心学创造出了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都是同时代人。他们目睹了明朝的灭亡,感受了社会的动乱和危机,这就促使他们进行反思和批判。

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思想巨星苦心孤诣,将传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著名心学大师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人称王阳明。生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即今浙江省余姚市。谥号“文成”。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心学之集大成者,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人,其德其行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的人格魅力。

王守仁自幼聪明,非常好学,但不只限于四书五经,而且也很喜欢其他书籍。他从年少时代起就从不循规蹈矩,所有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十四五岁时就决心要做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

1499年,王守仁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王守仁做了3年兵部主事。

1508年,他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地处深山丛中,不仅毒虫瘴气,到处都是,而且环境闭塞、语言不通,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王守仁日夜端坐,静思默想,极力忘掉个人死生荣辱的遭遇。

忽然有一天夜里,王守仁悟出:做圣人的道理本来就在每个人的人性中自满自足地存在着,既然这样,又何必再向外学习,求什么知识和学问呢!

这一夜,他高兴得大叫起来,惊醒了同伴;又默记过去自己所读的经书,也竟然全记得。这就是王守仁以后常提的“龙场悟道”。通过这件事,他深深体验到在个人内心中进行封建道德修养的作用。

刘瑾被诛后,王守仁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1516年,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后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

1529年1月9日,王守仁因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在临终之际,他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去世后被谥“文成”,后又追封为新建侯,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38岁时,即龙场悟出道的第二年,受当地管理教育的官员聘请他主持贵阳书院,讲学授徒。在此期间,他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这是王守仁心学哲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立言宗旨”和最值得重视的部分。“知行合一”的提法,为王守仁首创,是他在吸收和改造程颐知先行后,知而必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首先是针对朱熹而发的,他认为朱熹把心和理分离开而当做两回事,离心而求理,因而造成知行割裂的弊病。

他指出,所谓“知”,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是人先天固有的“良知”的自我体认;所谓“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行为,是良知的实际表现。因此,知行关系主要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活动的关系。

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说明:

首先,既然人心及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是万事万物的主宰,那么,知与行便都统一在心和良知的基础上。因此有知就有行,知就是行,可以做到以知代行。

其次,知行相互包含,彼此融会贯通,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

再次,由知到行是无矛盾、无过程的必然趋势,因为每个人的天理之心是生生不息的,如果不被私欲隔断,必然要贯彻到事事物物中去,必然要表现为行,这是良知自然而然向外显现的结果;只有行才可称之为知。

王守仁也承认行而后知的情况,如人有出家旅行的要求,就应去了解行程;而亲身走过了路之后,就可知路到底如何了,这个知就是真知。

王守仁批评了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谬论,认为如果把知行分成两个,那是失去了良知本体,陷入胡来,溺于不行。这都有违圣人之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在我国哲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知行这对范围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为后来唯物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他的“四句教”。

一个人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这是天理,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人心开始时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这是王守仁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真乐”或“真吾”状态。这种境界是超凡脱俗,摆脱个人名利毁誉贫富达束缚的自由状态。在这种“至乐”境界之中,人会逍遥于“人生山水”之间,实现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美与善相统一,达到了一种活泼泼的怡悦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王守仁建立了一套心学哲学体系,集我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学说之大成,为革新的人们解除了思想束缚,对我国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深远。

[旁注]

从祀 即跟着被祭祀。孔庙祭祀的从祀,始于东汉时的七十二年,当时从祀者为72弟子。唐贞观二十一年,即647年,太宗李世民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配享,首开先儒从祀于国学的先例。孔庙配享的先贤、先儒都是历代儒家学派中的著名人物。

天理 儒家把天理看做本然之性。程朱理学将“天理”引申为“天理之性”,是“仁、义、礼、智”的总和,即封建的伦理纲常。他们还把“天理”与“人欲”相对立,成为一种禁欲主义的压抑人性的主张。

本体 即事物的原样或自身。本体就是本源。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具有产生天地万物的能力,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或来源。“有名”和“无名”是“道”的两个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善恶 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合于理的叫做善;乖于理的叫做恶。善恶的分野,就在顺益与违损之间。

刘瑾(1451年~1510年),本姓谈,陕西兴平人,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至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严重的权宦之一,当时有“立的皇帝”之称。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权宦刘瑾被凌迟处死。

[阅读链接]

王守仁的生母在他13岁时去世,后母虐待他。

他就在街上买了一只猫头鹰,偷偷地放到后母的被窝里。又收买了一个巫婆,一起预谋。后母一钻进被窝,鸟受惊发出怪声,四处乱飞。当时的风俗厌恶野鸟飞进屋内,特别对叫声难听的鸟更是如此,被视为不祥的征兆。

后母就问巫婆吉凶。

巫婆便按事先预谋好的说:守仁的生母附体于巫婆,因为你虐待守仁了,她求神来取你的命,这鸟就是她的化身。

后母听了,吓得浑身发抖,此后再也不敢虐待王守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