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姓孟名轲,字子舆、子车或子居。生于战国时期的邹,即今山东省邹县东南。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民主思想的先驱。

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的祖先是鲁国大夫孟孙氏,后来因为家道衰微没落,就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的父亲孟激,在孟子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便担起了养家糊口和教育儿子的重任。

孟子在少年时性格好动,放荡不羁。但孟母仉氏是个很懂家教的人,为了给孟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数次搬迁,再加上她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使孟子幼小的心灵深深地被母爱感动了,不但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还发奋苦读。

孟子曾就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并很快就精通了《诗》、《书》、《春秋》等经典。后经过青年时期的饱学和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大约在20多岁就开业授徒讲学了。他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便是对天下的英才都实行教育。孟子几乎一生从事教育,一直为教育事业奋斗不已,他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家。

在具体教育方法上,孟子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主张,这些主张在今天仍是值得肯定的。

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同时,他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反对急于求成和半途而废。

孟子还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告诉学生,要想得到高深的造诣,必须自求自得,发挥主观的作用,才能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才能积蓄很深,才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孟子在齐国时,把参加政治活动当做第一要务,在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政事,为齐国的政治出谋划策。他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为自己的才能会被统治阶级看中,从而可以从齐国统治者那里获取一些馈赠的兼金。

这样,一则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二则可以赖以糊口。这就是当时士阶层的依附性。如果没有这种依附性,齐国统治者也不会采取优待士的政策了。

此外,孟子还积极参加辩论,从事学术活动。据说,他曾在齐国传播了公羊春秋学,对繁荣齐国的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年纪大了,又退而与万章等人作《孟子》,为战国时期和以后的学术研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料。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道”的学说。

孟子看到战国中期各国都在竞相用武力来攻伐,试图“以力服人”,用“霸道”来统一天下的事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认为只有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才能“得民心”,从而才能得天下。

所谓“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倡“王道”,要求统治者都能效法尧舜先王,反对为争私利而采取恶劣手段,尤其反对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反对用暴力的“霸道”。

怎样才能实现“王道”呢?孟子设计了一套“仁政”方案。他认为,要实行“仁政”,必须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要实行“井田制”。这种“井田制”规定,1平方里为1井,每1井共有900亩土地,当中100亩是公田,周围的800亩分给8户人家作为私田。要求这8户人家先共同耕种公田,然后再去料理私田。

孟子对“井田制”社会充满理想。他认为,实行了这种制度,再让每家分上5亩地的宅院,屋前房后种上桑树,那么50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袄了。如果鸡和猪狗又能得到很好饲养,那70岁的老人就都可以有肉吃了。

每家有这100亩耕地,不违农时地去进行生产,几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再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去训导他们,这样就能使天下归服。

孟子特别反对非正义战争,他强烈地谴责春秋以来的连年征战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指出“春秋无义战”,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更是残杀人民,掠夺土地,造成的结果是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布满田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布满城池。这就是为了争夺土地而吃人肉。因此,孟子建议让好战的人受最严重的刑罚。

孟子并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只是反对不义战争。对于能够解民于倒悬的王者之师,孟子则加以赞扬,认为他们是为民而战的。

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暴君可诛的主张。孟子在齐国时,齐宣王曾向他请教君臣关系的问题。

齐宣王问孟子说:“历史上真有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王的事吗?”

孟子回答说:“古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做臣子的杀掉他的君王,这难道是可以的吗?”

孟子说:“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残’。这号人,我们把他叫做独夫。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面对尊严的齐宣王,敢于这样仗义执言,愤怒谴责不行仁政的暴君,认为暴君该杀,这是十分大胆的行为,也是孟子的伟大之处。

孟子还指责了暴政之下严重的阶级对立:一边是君王厨房里摆着皮薄膘肥的肉,马圈里拴着健壮高大的骏马;另一边则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横卧着饿死的尸体。这简直等于在上位的君王率领着兽类来吃人,所以,行暴政的人根本不配做父母官。

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提出要把安排好人民的生活、解除人民的疾苦放在执政者的首位,并把争取民心看做是政治得失的关键,这些思想都有合理的民主因素。

孟子提倡“性善”,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的性情就都是善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良知”和“良能”,“良知”、“良能”表现为仁、义、礼、智4种善端,即:同情心是仁的萌芽,羞耻心是义的萌芽,推让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因为是萌芽,所以叫善端——善的开始。

孟子认为,人具有这4种道德的萌芽,就如同人生而有四肢一样。事实上,孟子的性善论为王道仁政说提供了哲学根据。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的道德观念是人生来的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这是一种不学而能的“良能”,不虑而知的“良知”。但由于人类不能都保存住这种先天就有的“良知”和“良能”,有的人会把这种天赋的本性丢掉。

所以,教育和认识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把丢失了的“良知”、“良能”找回来,使这些人恢复本来善良的本质。

在孟子看来,求知识没有别的途径,只不过把散失掉的“善良”之心找回罢了。认识用不着向外界事物探求,而只要不断地向内心世界追求、探索就行了。

这样,孟子就提出了一套“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就是说,人只要发挥天赋的4种善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可以认识自己的善性,并进而了解天的意愿,掌握天给人类安排好的命运。

为了使善的本性能够保持住,不致散失掉,孟子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进行一番“修身”的功夫。孟子提出了两种“修身”的方法,一种是消极的,就是“寡欲”;一种是积极的,就是培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人的欲望会影响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欲望越多,善性和仁义之心就会越少,但人又不能完全没有欲望,因此要把欲望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这种方法就是“寡欲”。

“寡欲”并不是用强制的手段去禁绝欲望,而是要充分发挥内心主观世界的作用,运用理智去减少欲望,来克服外部世界和感受对心智的诱惑或干扰,换句话说,就是用理义来制欲、导欲。

孟子的寡欲说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剥削阶级贪得无厌的物质欲望,因而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孟子还提出了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这对鼓舞一般人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以获取谋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培养人的主观精神的一种方法。

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最伟大最刚强的气,是用正义培养出来的,一点也不能加以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它是由义和道配合而产出来的,缺乏了义和道,就没有力量了;又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才产生出来的,不是一两次正义的行为就会取得的。

孟子强调人的主观精神的重要,强调人要有伟大的志向和高贵的气节,这不仅反映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的进取精神,而且后来还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鼓舞着我国人民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各样艰难困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男子汉大丈夫”,唱出了一支支浩然“正气歌”。

孟子的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他先后游历了齐、滕、魏、宋、鲁等国,宣传“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宣传“性善论”。但战国时代七国争雄,不断进行战争,争夺土地和人口,所以孟子的学说没受到各诸侯王的欢迎。

孟子感到理想破灭了,于是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活,在60多岁的时候,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回到邹国,用余年的精力整理自己的“王道”、“仁道”、“性善”思想,和学生们一起,写成了《孟子》一书,共7章。

《孟子》一书是优美的古代散文集,它文字流畅,说理精辟,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旁注]

公羊春秋学 指研究和学习孔子所著《春秋》的学派。用公羊氏为姓氏的人,最早的历史记载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公羊高,传说他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为“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的学生,著有史学名作《春秋公羊传》,为后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井田制 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制是孟子所希望的土地制度,反映了孟子的社会理想。

性善论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寡欲 一般说的是心要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只剩下最基本的欲望,比如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不求吃的美味,不求睡的舒服等。这里的寡一个指少,另一个指简单的意思。

浩然之气 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是孟子创造的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它对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邹国 也叫邾国,是今天山东省境内的一个先秦古国,故址在今邹城市周围地区。邾,为春秋以前的古读音,后来读为“邹”。孟子时,邾国改称邹国。

孟母(?~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氏,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子思(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齐宣王(~公元前301年),齐威王之子。战国时齐国国君。他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他用淳于髡、田骈、荀子、孟子等人,因而齐国强盛。

[阅读链接]

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吟诵诗文,他的母亲仉氏在一旁纺织。

孟子当时还小,注意力不集中,受到母亲纺织时发出的声音的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但却断断续续的。

他的母亲见状就叫住了他,问道:“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

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

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

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专心了。

这就是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