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时期——通儒大师

从五代十国至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古时期。五代十国政权屡变,儒学受到冲击。陈抟虽然在这种情况下隐遁山林,但他会黄老及儒、释、道于一流,对宋代理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形态,周敦颐、朱熹重释儒学后形成的理学,是对儒学的复兴。元代许衡的理学传播,促进了当时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纵观我国近古时期思想史,通儒巨匠们取精用宏,对儒学奥义进行变通式阐发,依然使400多年中的思想领域变得有声有色。

太极文化创始人陈抟

陈抟(约871年~约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人称陈抟老祖、睡仙和希夷祖师等。五代时期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

他继承汉代以来的传统,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他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是太极文化的创始人,深深地影响了宋代理学。

陈抟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无一遗忘,颇有声名。五代后唐时,他举进士不第,于是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20余年。

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驻足于少华石室。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两位传奇人物吕洞宾等人交往甚密。

陈抟将五代十国的统一寄希望于赵光义。据说宋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他。陈抟身穿羽服在延英殿面君,礼仪隆重。陈抟离开京都后,曾在武当山隐居。

据传说,有一天,有5位老叟来问陈抟周易八卦大义,陈抟便传授他们听。陈抟见五叟颜面如玉,便求教颐养之方。5位老叟把蛰伏法传给了他。原来蛰伏法是模仿龟蛇一类动物入冬即蛰伏不食的方法。据说陈抟得了这种方法,就能辟谷了,有时一睡就几个月不起。

转眼20多年过去了,一天,5位老叟对陈抟说:“我们是日月池中的5条龙,受先生讲诲之益,愿送先生一个好地方。”于是令陈传闭上眼睛,将他夹在翼下,飞升而行。

陈抟只觉得两脚腾空,耳边风声呼呼,顷刻间脚跟着地,睁眼一看,不见了五老,自己落在西岳华山的九石岩上,陈抟就此隐居下来。

989年,陈抟仙逝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据说陈抟在临终前,屈膝盘坐在地上,右手支颐,闭目而逝。门人于是制作了石匣盛放他的尸体,并用几丈长的铁索琐住,安放在石室内。

门人刚一离开,那块岩石自己崩塌,立刻变成了绝壁。只见五色祥云,封住谷口,几十天后才渐渐散去,后人于是把这个地方叫做希夷峡。

宋徽宗时,道士徐知常游华山,见峡上有铁索垂下,便攀缘而上,来到石室。见到石匣,打开一看,只有仙骨一具,但香气逼人。徐知常整好石盖,攀缘而下,并上奏皇帝。宋徽宗便派徐知常带上御香一炷,欲取仙骨供养在宫廷。

陈抟隐居武当山时,曾作诗81章,名《九室指玄篇》,言修养之事。又撰有《入室还丹诗》50首,《易龙图》、《赤松子八诫录》、《人伦风鉴》各一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600余首,还传有《无极图》和《先天图》等。

《全宋文》收入陈抟数篇文章。《正统道藏》题名陈抟的作品有《阴真君还丹歌注》。南宋吕祖谦编《皇朝文鉴》,收入陈抟《龙图序》。元代张理《易象图说内篇》收《易龙图》序及数幅图式,可考见其易学象数思想。曾慥《道枢·观空》录有陈抟论说,又可见其观“五空”思想。

总之,陈抟是个博学精深的学者和隐士,他的个人成就,亘古以来无人企及。

陈抟创绘“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一系列《易》图,成为我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在陈抟以前未见有“太极图”,也未形成太极文化形态及其理论体系。

自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图,并发表《太极阴阳说》后,才出现了有宋代大儒们的《太极图说》、《太和论》、《皇极经世》及《易传》等著作,从而才有中华独有的太极文化形态和一系列理论的形成。

尤其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继承陈抟的“宇宙一气论”,提出了“太虚即气论”,两者契合,成为宋代唯物论的先源。

不难看出,陈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

陈抟著《易龙图序》、传河洛数理,成为我国“龙图”的第一人。“龙图”又名“河图”,是“龙马始负图”和“河龙图发”传说的简称。早在《尚书·雇命》中有“河图”记载,因未见图,所以后世学者争论不休,各说不一。

五代后周研究者认为,“龙图”是一个物象数理起源图示。后来科学家认定“河图为数学之母”,“数学为科学之母”,因而才知道《河图》的重大作用。

“龙图”给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数术九章》以启迪作用。秦九韶在自序中说他的数学基础“自爰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即为明证。可见陈抟应是我国“龙图”第一传人。

陈抟注释《正易心法》,倡先天易学,为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他的先天易学,是宋代新易学始祖。他把“道儒佛”三家之学融合在一起,三教互补,融会贯通,形成我国古代完整的哲学体系。

陈抟认为,《周易》为儒家一家之言,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他主张融合儒释道三家以治《易》,以治学,以治心,以治身,以治天下一切。

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陈抟的第三弟子、大儒邵雍研究先天易学长达30年之久,“冬不炉,夏不扇”,写出了《皇极经世》巨著,至今仍是物理学、天文学、生态学、自然环境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陈抟著《指玄篇》、《观空篇》、《胎息诀》和《阴真君还丹歌注》等,并亲自实践,以至于成为天下“睡仙”第一人。

陈抟十分推崇《无极图》,并指导和完善道教内丹哲理,不仅使自己率先成为天下睡功第一,而且把秘而不传的内丹学说公开化、社会化,推动了中华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功在千秋。

陈抟摈弃外丹,注重内丹。他强调控制人的欲望,不让野蛮的欲望泛滥,实现诸欲不扰的内丹修炼目的。像这样的强身延年的内丹修炼法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抟著《龟鉴》、《心相篇》等,把我国古代相学引向唯物论的范畴。

《龟鉴》明言:有天有地而人事不修,是徒有人相。人不可貌相,只要人在自然界,只要靠劳动和智慧去换取生活财富;只要身处世间,以“道德仁义礼”等的中华民族美德来规范自己,使“天地人”三者协调一致,不妄想,不妄为,这是人的全相、贵相、富相、寿相的重要标志。

他把自然中的水和火认作人的生命之源,重申了古代唯物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物质的观点,维护了唯物的“天人相应论”。

陈抟著《三峰寓言》、《高阳集》、《钓谭集》、《木岩集》、《诗评》等,表达了他与世不争,不贪富贵,不求仕禄的情操,不仅受到社会人士的普遍尊重,而且受到朝廷多次召见。

周世宗赐他为“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唐僖宗赐他为“清虚处士”。他是中华民族古代史、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位“道德文章已系于一身”的楷模。

陈抟精通棋艺,立下了健脑益智之功。弈棋是我国一门增知强身的一项体育运动,古往今来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四川省邛崃县的白鹤山点易洞对面有棋盘山仙人洞,是陈抟修炼时常弈棋的地方;华山至今还保留一个“博台”俗称“下棋亭”,传说陈抟与赵匡胤以棋局赢华山,其遗迹在此。“自古华山不纳粮”,就是讲的这个传说故事。

陈抟书写“福寿”二字,独具特色,为后世所推崇。今安岳、大足、潼南、峨眉山、华山、蓬莱仙境等全国各地,皆保存了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石刻。

此二字独具特色,内含哲理,受到世人赞叹。其寓意是宣传道家人与自然、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粗食布衣等哲学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陈抟的所有个人成就,奠定了他恒久的历史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久远而深刻。我国的医学、兵法、丹术、算学、文学、堪舆、遁甲等学科,有很多是从陈抟那里援引和吸收的。陈抟对我国文化的贡献不可磨灭,并将历久弥新!

[旁注]

辟谷 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气,吸收自然能量。过去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而今是辟谷养生指导师运用能量来修养身心。现代人食物丰富,辟谷是为了调理身体,解脱亚健康。

易学 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它起始于占卜但高于占卜,易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伏羲、周文王与孔子。

象数 易学术语。《易》的组成要素。在《周易》中“象”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物及其时位关系;“数”指阴阳数、爻数,是占筮求卦的基础。“象”、“数”含义不断扩展,演变成包含天文、历法,乐律、道教、养生在内的庞杂的象数学体系。

太极图 此指俗称“阴阳鱼图”。据史书记载:宋朝道士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之后传穆修、李溉,再传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丹术 原称炼丹术,是以炉鼎烧炼矿物类药物,制取“长生不死”仙丹的一种实验方术。丹术是化学的前驱。迄今应用在中医临床上的丹术的炼制品,称为丹剂。如小金丹、大活络丹、红升丹、白降丹等。

堪舆 民间亦呼之为“风水”。堪为天道,舆为地道。风水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

遁甲 是宇宙宏观的学问。古代方士术数之一。其法以十干的乙、丙、丁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以甲统之,视其如临吉凶,以为趋避,故称“遁甲”。其中带有一定的迷信成分。

吕洞宾 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唐代人。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内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的代表人物。

赵光义(939年~997年),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

徐知常(1069年~1154年),字子中,福建建阳人。北宋道士。善写文章,长于吟咏,精通道家经典,是北宋著名的宗教画家。他根据道家经典的神仙故事作画,取材全面,结构完整,富于艺术性,画作被收入《宣和画谱》。

宋徽宗(1082年~1135年),名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赵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葬于永佑陵。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张载(1020年~1077年),又称张子,字子厚。祖籍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谥“明公”。北宋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奠基者之一。与周敦颐、邵雍、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其学术思想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谥“康节”。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周世宗(921年~959年),即柴荣。生于邢州尧山柴家庄,即今河北省邢台市。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6年。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他是周太祖郭威的养子。

唐僖宗(862年~888年),即李儇,本名李俨。唐懿宗第五子。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则天除外)。在位13年。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懿宗病重弥留之际,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并于懿宗死后柩前即位。888年3月6日死于长安。

[阅读链接]

《坚瓠集续》中有个陈抟大睡觉的故事:

他在华山云台观修道,每日独睡不起。周世宗好奇,派人将其召到宫中锁房子里。一个多月后开门看时,他仍在酣睡。

周世宗疑问,他作歌道:“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