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儒王通

王通(约584年~617年),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绛州龙门,即今山西省河津。谥“文中子”。隋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隋朝大儒。

对儒家继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非同寻常。

王通出生于山西的一个王族世家。他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广识,熟读经书,学识超人。10岁时即晓治乱兴邦之道,15岁已经把“五经”读完了,读完了后他就开始教书了,边教书边学习。18岁开始周游天下,遍访名师同道。

603年,王通参加科举,很受隋文帝的赏识,却受到朝廷大臣的排挤,因此他早早地辞职回家著书。

王通著书的决心很大,他用了9年时间,写成《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称作《王氏六经》。他著书的宗旨是为了尊崇先人的经义,探究孔夫子最深刻的思想,最终创立自己的学说,为儒学在隋唐之际的发展和重兴准备了基础。

王通在写“六经”的同时还聚徒讲学,培养了大批年轻人,这些人辅佐唐太宗打天下,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其门人多为盛唐栋梁,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开国功臣均出其门下,房玄龄、李靖、李密等都曾向其问学请益,受其影响。史称“迭为将相”。

虽然不少史家考证魏、房、杜等人和王通没有师生关系,但在交友、谈论与切磋之中也不免受其影响。

在王通隐居河汾的10余年间,朝廷曾经4次征召而不应。不是他无意于天下,而实在是未遇其时,这一点,王通异常清醒。就在他33岁那年,隋炀帝去世,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意识到澄清天下的机会来了,可是他却卧病在床。617年,王通卧病身亡。

王通死后,门人依据《论语》体例将其言行辑录成《文中子中说》,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其著作《续六经》包括《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共80卷,又称《王氏六经》,已佚。

我们今天研究王通的思想,主要依靠《文中子中说》一书。此书虽非王通所作,但其原本是王通门弟子姚义、薛收汇编而成的,大体上是弟子们对其师言行的回忆和追录。王通在《文中子中说》所反映的王通思想,有许多可贵之处。

在哲学上,王通提出了儒佛道相互人融合的主张。王通处于儒佛道三教争衡碰撞的思想动荡时期,传统儒学教育的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而且儒家思想本身也出现陈旧和僵化的现象。

王通曾将《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话引入道德修养领域,将“道心”和“人心”对立地提出来,并同时提出了道与欲、道与利、德与功等对立的范畴,为唐宋诸儒探讨理欲等后世的理学核心问题提供了重要范畴。

为了振兴和发展儒学,王通认为一味地排斥佛道并非良策,而应探索一条融汇三教的合理途径。为此,他以积极的态度吸收佛道思想及方法之长,为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养料。

他认为三教可以在相互吸收、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朝着“使民不倦”的目标努力,共为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出力。

王通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时人邵博也他甚至胜过荀子,将王通的地位摆在荀卿之上,直承孔孟,充分肯定了他对儒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在教育方面,王通以昌明王道、振兴儒学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要依靠各种人才,而人才的养成必经学校的培养,有了合格的人才王道才能昌明,儒学才能振兴。为此,他十分注重教材内容、教法等方面的改造与发展。

在教材内容上,他依据儒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主要结合两汉以后社会、习俗、学术、思想以及历代的统治得失等具体情况,对儒家传统思想进行阐发的。所论虽然在大的框架上不出孔子思想的范围,但在思想内容上确有不少新的见解。特别是注意到历史变迁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变化,读后可以开阔思路,从多角度深入地钻研问题。

王通在教法上的改进,主要从《中说》的具体教学记载中可以看到一些,和孔子教育思想在《论语》中体现大致相同。

首先,王通认为,教学和研究必须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可以不断充实和改善教材的内容。否则,不纵观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只限于一孔之见、一家之言,不变通而只钻牛角尖,就会在治学和教人时处处碰壁。

其次,在教学中王通注重因材施教与兼收并蓄。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他的讲说和论证就会有所变化。

比如在与杜如晦论天时,则把天解释为自然;在宇文化及问到天道人事时,他又说“顺阴阳仁义”;并在其他场合把天解释为“气”、“鬼”等。

王通以上述诸物作比,都是为了说明天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应该顺应他,如果用一个确定的概念来说明或限制它,在当时的认识发展水平上还达不到。

在个人修养方面,王通提出了“穷理尽性”的道德修养方法。王通一生在为振兴儒学奋斗的同时,非常重视道德伦理方面的建设,尤其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并提出了有关的原则和方法。

王通首先说明了“人心”与“道心”的矛盾,以及如何防止“人心”泛滥和“道心”扩充的问题。在他看来,人的道心即是人类性善的本源,由此善性便可派生“仁、义、理、智、信”五常。

在道德修养方面,王通极力提倡“穷理尽性”的理论。他认为:“《春秋》以物物,志定而后及也;《乐》以和,德全面后及也;《书》以制法,从事而后及也;《易》以穷理,知命而后及也。故不学《春秋》,无以主断;不学《乐》,无以知和;不学《书》,无以议制;不学《易》,无以通理。四者非其具体不能及。”

因此,不学《易》不可知命,“无以通理”。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并不轻易与弟子言《易》,也是看到了《易》哲学的深刻性和重要性,把它当做某个学派、某个阶级、某个国家或某个圣贤思想高度凝练的结果。

如果在读《易》知命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穷理”、“尽性”,则可以做到符合时代的要求。王通认为人性都是善的,都具有本然的仁、义、礼、智、信“五德”。

这在人身上体现为人的本性,在宇宙及广大的社会中则称作天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人们养成完全的人格,达到“乐天知命,穷理尽性”的境界,最终被造就成“君子”、“圣贤”。

王通有关道德修养的主张是其为实现王道而进行的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的不少概念和提法是有创造性的,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并为后世学者广泛地借鉴。

除了一般道德修养的问题之外,王通还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仁义道德与功利私欲的关系,突出表现了他要存道义、去私利的主张和卫道精神。

他斥责和讥讽那些只知“聚财”,不知“聚德”的豪门贵族和“靡衣鲜食之士”。赞扬了那些“重道义,轻王侯”的君子。

总之,王通提出了一系列后来成为理学思想的观点、范畴和命题,探讨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在儒学发展上打下了多方面的基础,也对后来的“宋代新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注]

五经 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谓开端。《诗》教人温柔宽厚;《书》教人疏通知远;《乐》教人广博易良;《易》教人洁静精微;《礼》教人恭俭庄敬;《春秋》教人属词比事。

韦编三绝 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宋代新儒学 是北宋出现的以阐发儒家经典义理为特征的哲学思潮,即理学或宋学思潮。北宋初期的范仲淹、欧阳修和胡瑗、孙复等人首倡,北宋中期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加以发展,朱熹集其大成。

隋文帝(541年~604年),即杨坚,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名那罗延。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3年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尊号“圣人可汗”。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皇之治”,使我国成为盛世之国。隋文帝时期也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

唐太宗(599年~649年),陇西成纪人。唐朝第二位皇帝,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周边各民族尊号“天可汗”,庙号太宗。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书法家和诗人。开创了我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人,即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省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我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也说名玄龄,字乔松。生于隋唐时期的齐州临淄,即山东省淄博市。唐初良相和谋臣。谥号“文昭”。他监修国史,制订唐朝律令,倡导儒学,综理朝政,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后世把房玄龄当做良相的典范。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初名相。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隋炀帝(569年~618年),即杨广,一名英,小字阿麽。华阴人,即今陕西省华阴县,生于长安。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他在位期间,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后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邵博 字公济,河南洛阳人,邵伯温之次子。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著有《闻见后录》30卷。《四库总目》是为续其父之闻见录,故称“后录”。

宇文化及(?~619年),鲜卑族,为隋炀帝近臣,618年禁卫军兵变,弑君隋炀帝,他自称大丞相,后率军北归,被李密击败,退走魏县,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立国半年,翌年被窦建德击败,擒而杀之。

[阅读链接]

据说王通18岁考中秀才后西游长安,在太极殿觐见隋文帝,呈奏《太平十二策》,畅言王霸大略,以古证今,大有运天下于股掌之志。

隋文帝听后异常高兴,认为王通乃上天赐予的辅政之才,但下议公卿时却被冷落排挤。

王通本想做一番事业,所以才西游长安,准备像古人那样为苍生立命,可没想到时移势易,天下将变,皇帝又不能察断时局,他的主张和志愿就没有机会施展了,无奈,只好返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