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世称“朱子”。生于宋代南剑州尤溪,即今福建省尤溪县。谥号“文”,爵位徽国公。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从小就博览群书,广读辞章,出入释、道,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18岁中进士,曾担任过秘阁修撰等职。

从24岁起,他受学于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开始真正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他继承周敦颐,程颐、程颢等人的思想,兼采释、道各家思想,集理学之大成,构建起了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朱熹哲学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首先,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其次,理是事物的规律。还有,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太极只是一个理字”,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在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是“气”。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作五气即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朱熹认为,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

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

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做事不得要领。

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此看来,即使是圣人也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

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的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

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

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我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朱熹利用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哲学上的许多问题,如理气、一多、知行、理欲及一分为二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并为后人留下了可供探讨的新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唯心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有人曾把朱熹比为“中国的黑格尔”、“中国的康德”,虽然不一定恰当,但朱熹哲学思想的成就和影响确实是不可低估的。

[旁注]

秘阁修撰 宋代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即1116年置为贴职。所谓贴职,宋代凡以其他官兼领诸阁学士等职名及三馆职名者,就称为贴职。秘阁修撰用以待任馆阁职资历深者,多由直龙图阁迁任。

形而下 形而上的东西是抽象的,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东西或器物。人的认识和认识的积累与提高,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也可以叫哲学;形而下是以具体的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也可以叫科学。

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朱熹认为,人的认识即“致知”来自于实践即“格物”。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为程颢之胞弟。北宋洛阳伊川人,人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

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省洛阳,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属湖北省红安。宋代大儒,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三十八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黑格尔(1770年~1831年),全称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黑格尔以前影响很大,19世纪末,在美国和英国,一流学院哲学家大多都是黑格尔派。

康德(1724年~1804年),全称伊曼努尔·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阅读链接]

有一次,朱熹去看望女儿。女儿事前不知道父亲要来,就只能做了一些葱汤、麦饭招待父亲。因为食物粗淡,女儿心中深深地感到不安。

朱熹从女儿的脸色上看了出来,却不动声色,吃得津津有味。吃毕了饭,他即景抒怀,写了一首诗感情真挚、风趣盎然的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朱熹的诗使女儿不仅减轻了心中的愧疚不安,而且受到了节俭朴素和同情贫贱的教育,还学到了一些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