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思想家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柳愚溪。生于唐代河东郡,即今山西省永济县。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是个“神童”型的天才,史书称其小时候“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20岁时与刘禹锡为同科进士,官授校书郎。

柳宗元30岁时与刘禹锡等结识王叔文。王叔文等人看他是个奇才,把他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并准备大加重用。不久,王叔文革新失败,柳宗元也因为和王叔文的关系而被贬为邵州刺史。在去上任的半路上,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

与此同时,刘禹锡和其他6人也都受到类似处分,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区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

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

在永州的10年,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10年。在这里,他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照》、《六道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柳宗元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除对文学作出的巨大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个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必然是一个思想家。

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在这些论著中,柳宗元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天子受命之说持否定态度,把董仲舒这样的人斥为“淫巫瞽史”,指责他欺骗惑乱后代。

柳宗元反对天符、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这在1000多年前神学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柳宗元还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

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是他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

《封建论》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论文。针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之争,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封制暴露出种种严重弊端,而新的郡县制能克服分封制弊端,有优越性和进步性,因而极力支持郡县制。

对秦始皇的评价,也反映出柳宗元政治思想的进步性。

《六逆论》、《晋问》等政论文,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甚至认为天子在用人问题上有了错误,也应改正。他重视农战的思想也比较突出,重视劝农耕,修水利,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学,但不主宗一家。

他的不少言论,往往从折中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这是他思想异于其他思想家之处。

在教育方面,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

柳宗元认为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育人同样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着主观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预和灌输。他赞赏韩愈的《师说》之论,也钦佩韩愈不顾流俗、勇于为师的精神,对当时社会上层士大夫耻于相互学习的风气感到痛心。

他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但他在师道观上又有自己的见解和实施方式。他写下了《师友箴》、《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等文章,阐述了自己的师道观。其核心观点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为师。

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白真理,要明白真理必从师。但是,他对韩愈不顾世俗嘲骂而“抗颜为师”的做法,他表示自己没有勇气这样做,但他又不是完全放弃为师,而是去为师之名,行为师之实。

柳宗元谢绝结成正式师生关系的名分,不敢受拜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地指导后学者,确有为师之实。

他提出相互学习,相互为师的主张,即师生之间应和朋友之间一样,相互交流、切磋、帮助,在学术研讨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单纯的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柳宗元的这一观点是传统师道观中有很大影响的一种学说,尤其是在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中,更有借鉴意义。

[旁注]

永州 古称零陵。在湖南省西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雅称潇湘,别称竹城。柳宗元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以《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最出名。

淫巫瞽史 淫巫,惑乱人心的巫师;瞽史,说书的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惑乱人心,编造历史,贻害后人。

中唐 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一般借唐诗分期来确指唐代在某一时期发生的事情。

《师说》 韩愈任四门博士时作。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抗颜为师 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即今湖南省常德。

王叔文(753年~806年),生于唐越州山阴,即今绍兴。唐代著名政治改革家。顺宗即位后,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实行改革。改革针对当时弊政,以打击宦官势力为主要目的。改革历时百日,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顺宗,拥立太子李纯,以失败告终。

[阅读链接]

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那里是丘陵地区,城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看到百姓艰苦贫困的生活,柳宗元下决心改善这样的面貌。

他以父母官的身份,号召、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饥饿和贫穷。

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增。仅大云寺一处开出的荒地就种下了竹子30000竿,种菜百畦。他为改造一方水土,立下了不灭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