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解决地理问题的策略,一般是指学生在明确地理问题的性质和目标以后,选择、组合、改变有关背景知识,来应付、处理环境提出的地理问题,
见图 4—2。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一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环节:
其一,从已有认知结构中选择出与当前地理问题有关的地理知识,组成解决地理问题的背景知识。所谓背景知识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与当前问题的解答有关的事实、概念和原理。”①如果学生贮备的原有知识不足以构
①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年。
成地理背景知识,就必须补充新知识,使其完备。如要求学生分析回答近年来科学家们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寒冷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岩溶地形这一现象,学生根据问题意义检索已知地理知识,提取出有关岩溶地形的知识,如岩溶地形的发育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较大范围的可溶性岩石,二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但提取出的这些知识无法构成这一问题的背景知识,因为问题中所提到的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那里不具备形成岩溶地形的气候条件, 而且对该地区的岩石性质也不甚了解,所以无法解决这一地理问题。这时就需补充知识,了解历史上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并且地处北纬 30°附近,气候湿热,充分具备岩溶地形发育、形成的两大条件。通过补充了解,学生便掌握了相应的地理背景知识,为解决地理问题收集了材料,奠定了基石。
其二,将收集的地理材料组合或改变,形成新的地理原理,来解释地理问题。这里的组合、改变是指思维加工。如对上述提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就可得到:青藏高原早在 1 亿多年以前,是一片汪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 后来地壳运动使它上升。在上升初期,高度不大,地处北纬 30°附近的青藏高原,气候湿热,便发育了岩溶地形。再后由于地壳运动使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外力未能破坏早期形成的岩溶地貌,因而保留至今。通过组合、改变而成的新的地理原理便可解释这一地理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思维加工是很关键的一步,它决定着对材料的利用和舍弃,决定着对材料的组合和改变,更决定着解题的成功与失败。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待不同性质的问题,应有不同的思维策略。面对分析或解释某一地理现象、地理特征的成因时,需弄清地理现象和特征的实质,抓住主导因素,突出重点,有条不紊地组合地理背景知识,条理清晰地说明所提出的地理现象、地理特征的成因;面对已经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论述时(如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非洲是热带大陆),需紧紧围绕结论,列举充分的论据和完整的理由,对所提出的结论加以全面分析和论证;面对两项或多项地理事物比较的问题时,需先运用提高概念等级的办法,比较出对象的共同点, 然后运用降低概念等级的办法,比较出对象的不同点⋯⋯总之,根据地理问题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思维加工程序和模式来组合、改变地理背景知识,促使地理问题得以更加完善的解决。
其三,对解释的地理问题必须进行验证,如答案能成立,说明通过一个解题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而且也学会了解决这一地理问题的技能。如不能成立则须究其原因。如是过程中出了问题,就应该改变条件、方法重新循环。如是受其他人格的和认知的因素影响,就应该在克服这些影响因素之后再进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