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的障碍
现实中,中学生在地理问题解决方略上的选择,存在着一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理解题意缺乏准确性
确切地了解题意,区分条件与问题,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是不可缺少的一步。教学实际表明,学生在解答课题中发生障碍或错误常常是由于审题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有的学生不重视审题,在题意没弄清楚之前就进行猜测或盲目尝试;有的学生不能在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课题的映象,有时忘记了条件或问题,有时中断解题过程而重新去审题;也有的学生常常由
于疏忽而遗漏课题中的某些条件,特别是隐蔽的条件。如在“中美两国工业分布在地区上的发展变化”这一问题中的主要条件是“工业分布”、“地区上”、“发展变化”,只有紧扣这些主要条件,回答才能切题。但不少学生却遗漏“发展变化”条件,用大量篇幅去回答两国工业城市的具体分布,或疏忽“工业分布”、“地区上的”条件,而大谈两国工业发展变化的历史。
- 地理背景知识贮备缺乏系统性
学生应是根据地理知识的特点和自己认知结构的特点,贮备地理知识, 使输入的地理信息在头脑中构成信息链,以备需要时及时检索提取。而实际上不少学生机械识记地理知识的现象相当严重,将获得的地理知识堆砌一通,待需要时,往往因知识体系混乱而提取不出,从而影响地理问题的解决。
- 提取地理知识缺乏针对性
即便是知识贮存系统、条理,但在需要提取时往往也会出现障碍、即不知应该提取什么知识,也就是说不明确某一地理问题需要什么类型的地理知识来解答。如解答某地区地形特征时,却提取有关地势知识。
- 组合、改变地理知识缺乏灵活性
对提取出的地理信息缺乏再加工的灵活性和解题的思路,尤其表现在解题中机械地接受教师的提示、书本的示范或受自己同类先前思维活动的影响,从而出现思维定势消极现象。如解答“已知图 4-3 上的 b 经线为 130°E, 要求分别算出 a、c、d 经线的经度”一题。解题前教师作如下提示:一个半球共 180°,由于经线将半球分成了六等分,所以相邻两根经线间隔为 30°。依此提示,学生很快算出 a 经线是 160°E,c 经线是 100°E,d 经线是多少经度?由于受教师提示影响和受前两条经线计算方法影响,大部分学生仍是一根根经线向西推算,结果算得 d 经线为 20°W。其实灵活算法是:已知 a、d 经线相隔 180°,现又求得 a 经线是 160°E,位于东半球,根据东西经划分原理,即可求得 d 经线为 2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