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菱的困境

“我一生之中,最大的过失,是把一家叫花菱的大型百货店收购下来。要不是凭着不肯屈服的坚毅信心,去克服所遭遇的挫折,我想,八佰伴也可能早就垮掉了。”

1973 年,我收购距离热海市不远的花菱百货商场,几乎把八佰伴全部大小百货公司连带拖垮,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是不小心。

清水市跟热海市同属静冈县内市镇。

在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期间,清水市是县内的商业中心,外来的大型百货公司,像松坂屋、四中屋、长崎屋等规模宏大的百货公司,都先后攻入清水市范围抢生意。

市内的一群商家觉得,眼巴巴看着外来投资者把自己范围内的利润抢去,总不是味道,便联合 151 家大小商店,出资建设了市内最大规模的购物

中心,总名称叫“花菱”。购物中心在 1969 年开张,但是,生意还没做上轨道,151 家投资者,就因彼此完全没有共同一致的经营理想,而互相猜疑, 结果商场的管理开始出差错,一些投资者立即退出,不愿再合作下去。

大家已经失去共同的信心,不久,一个个投资者都表示要放弃,终于搞到顾客对这个百货市场的兴趣淡了。从数字上发现,进入第三年的花菱,要亏损五六千万日元。小商店合组成为大型百货市场,彼此之间又互相疑神疑鬼,顾客少了,当然承担不起一年五六千万日元赤字的打击。

等到清水市工商联合会出面,要求县内的中小型企业团体,组成救急会议时,花菱的累积债务已经超过 4 亿日元。

中小型企业团体组成的救急会议,是想邀请大型百货公司像高岛屋和三越等公司,连同银行界一同出手,把花菱从倒闭的危机中拯救过来。

大型百货公司及金融界,经过一番研究,都说没有兴趣。

有一家东京的百货公司,本来有意出手帮助,可是,在正要签署合约之前,突然说不出钱也不想接手经营。

后来,县长来找我父亲,要八佰伴出手救花菱。“八佰伴也不出面的话,花菱便肯定完蛋了。” 县长的话说得很令人同情。

父亲明知道花菱的经营千疮百孔,要救真不容易。可是,八佰伴是县内最大的百货公司,在情在理,都不能见死不救。

我支持父亲,答应全力挽救花菱。

1972 年 12 月。八佰伴以 87,000 万日元收购花菱购物中心。同时,再把花菱附近的土地也买了下来,目的是要把原有的购物市场扩大一倍。

这一插手,便用去了 2O 亿日元。

当时,这些钱是向银行借来的,要确保如期偿还这笔货款。我计算过, 花菱每年的营业数字,就不能少干 40 亿日元。

1973 年 11 月。

花菱购物中心正式改名为八佰伴购物中心,生意虽然大有好转,不过, 一年的营业数字,仍然只有 30 亿日元,比最低预期营业额还少了 1O 亿。赤字的差额,只好将其他八佰伴所赚到的钱拨过来补贴。

这时期,正好是第 1O 间八佰伴百货公司即将要在县内临近都市开张的重要关头。八佰伴向外借债超过 80 亿日元。有一段时间,银行方面曾经担心八佰伴的经营是否有危机。

收购清水市的花菱,使八佰伴陷入负债状态,我心里十分不安。

花菱附近缺乏停车场,顾客来往不便,这是生意受挫的另一个原因。眼见大难临头,我只有进行补救计划。

这时候,全日本成千上万的保龄球馆一家接一家的倒闭,这是我看准的一个可以帮助八佰伴解围的良好机会。

保龄球馆几乎都开在郊区,建筑面积大,又备有相当面积的停车场,把停业的保龄球馆接过来,装修成中小型郊外超级市场,每一间的经费不过 2 亿日元,是十分便宜的投资。

我在一个叫据野的乡间地区,买下一家破了产的保龄球馆,改成小型郊外八佰伴超级市场,一开张,就生意兴隆。

消息一传开来,各地大小 30 多问关了门的保龄球馆的经营人上门来见我,谈开设郊外小型八佰伴的问题。

有这么多的选译,是个好现象。

从交通、人口分布、场地状况及投资额多方面详细调查过后,我挑了 15 家旧保龄球馆,作为八佰伴超级市场之用。

十五六间郊外店迅速开张,本钱少,生意好,利润滚滚而来。用这些小店赚来的钱,去补助清水市收购下来的大型购物中心,使这问出现赤字的百货店可以继续生存。

收购花菱购物市场,是一项大得惊人的投资,而且在对方面临倒闭前我出手接管,回想起来,当时决定得未免鲁莽了一点。过后,我对每一项大型投资,都经最慎重的过程去处理,不敢再犯同样的过失。

幸好,我信心坚定,在投资遇上大挫折的时候,绝不退缩,只是一心一意想着如何找寻一条突破的生路,挽救八佰伴,同时把人家搞坏了的生意重新做起来。

保龄球馆的倒闭,是全国的共同现象,没有其他人发现这是一种转变机会,我把握了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达成了三个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