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祖国和平盾牌的铸造者——国防科研战线上的女兵

1988 年,我国某卫星发射试验基地,人们发现,负责卫星软件程序编制的女工程师陈丽珊倒在桌子底下睡着了。又是连续一夜的攻关。桌子上,是一张张整齐的程序图。它包含的上万条指令是为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设计的。她的爱人心疼地说:“你这样干,还要不要命了?”陈丽珊揉着浮肿的眼睛,想对他笑一笑,却累得怎么也笑不出来。她不是将军,但由她编制的软件程序却成功地“统师”了“亚洲一号”,“长征 2 号捆绑式火箭”、“风

云一号”等 13 次卫星与火箭的跟踪和测量,有她参加和组织编写的 6 部软件程序,4 部获奖。而这些成就的创作地,是远离大城市的偏僻山区。

  1. 女工程师陈丽珊(孟令军摄)

这是一批有知识、有理想、有信念的女性。

1840 年帝国主义用鸦片和洋枪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百年近代中就是一部

中国人受欺辱和压迫的历史。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要保卫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一定要铸造反侵略的盾牌。为此,一批优秀的科学家集中到军事科学领域。在这支队伍里,有一群年轻的姑娘,如今她们已经成长为硕果累累的学科带头人。

  1. 高级工程师华鸣(宋庆海摄)

  2. 高级工程师林淑云

  3. 教授李晓梅(中)(谭克扬摄)

据不完全统计,1985 年以来,中国军队中的女科技工作者获科研成果奖3000 多项。全军获国家三等奖以上的 322 个项目中,有女科技工作者参加的

就有 183 项,其中以她们为第一研究人员的 25 基,为主要研究人员的 83 项。

1964 年 10 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导弹、卫星等高科技装备发展起来了。这个过程既是我国知识分子对旧中国遗留的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的挑战,也是他们自愿选择艰苦的山区,将自己的青春和知识, 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漫长的生命历程。女研究员华鸣,积 30 多年从事现场核试验的理论与实践,较系统地总结了高空核爆炸的现象和规律,为核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理论依据,填补了我国核爆炸效应在数据方面的空白。由她主持的系统电磁脉冲研究、卫星辐射环境研究,以及世界跟踪技术“高功率微波技术”等研究,获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四等奖 1 项;五

等奖 6 项。当中国的城市在大踏步地用霓虹灯、进口轿车和高速公路装饰它的容貌时,地处边远山区的科研基地仍然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它的朴素和沉默。就在这个书稿即将付梓之际,那里的人们送来一纸信息:被命名为“闪光二号”的加速器,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它已经在应用等高新技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这项成果的研制者是几十年从事脉冲功率技术和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研究的女科学家邱爱慈。

中国的军事科学领域一片群星灿烂。那些标示着女性的星座,每一颗都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张淑凤,曾参加过 20 多次卫星和导弹

发射测试任务,与她的资历相应的是 20 多个技术改造和革新项目,其中有 6

项科技成果获奖。我国第一位土家族女弹专家何慧婉,以她 20 多篇学术论文的成就,4 次蝉联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第二炮兵某研究所总工程师王炬是我国 50 年代首批计算数学专业的毕业生。30 多个春秋过去了,她先后取得了 6 项国家和军队的科技成果奖,成为我国战略导弹道诸元计算设计专家。被誉为给导弹装上大脑和眼睛的“天王神师”。

在当今世界,划定综合实力的指标已经不是炮舰兵戈,而和科技。而科技的实力是人才。到 1992 年,全军专业技术职务的占 23.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 2.3%。

今非昔比!在本世纪 20 年代的红军时期,中国女兵的主要成份还是童养媳呢。这是中国女兵整体的一个质量级的变化。它不仅标志关中国军队由体能军队向智能化的转变,而且樗着中国军队干部向知识化、职业化的迈进。

  1. 高级工程师张淑凤

  2. 研究员邱爱慈(杨建国摄)

  3. 土家族导弹专家何慧婉(冯根锁摄)

  4. 战略导弹“检查官”何彦芳

  5. 高级工程师王炬(张建刚摄)

  6. 帅门之女刘弥群(张其金摄)

80 年代,当中美两国的国防部长开始磋商空间技术的往来时,中国还没有洁净度在万级以上的卫星测试厂房。领受这项任务的是一名女将,高级工程师林淑云。她深知这项工程是我国跨入国际航天市场的关键问题。她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大胆创新,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设计任务。这是一座亚洲独一无二的工程:总建筑面积 6200 平方米,内含

3 个测试大厅,其中主要大厅长 42 米,宽 18 米,高 18 米,空调洁净度为 10

万级,送风量为每小时 22 万立方米。20 多年来,林淑云共参加了 10 多项国

防重点工程建设,主持完成了 40 多项工程设计任务,其中 2 项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工程银质奖、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优秀工程一等奖、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科工委优秀工程一等奖。

1991 年隆冬,一个漫天雪飘的深夜,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一名女教授摔倒在地,右手腕粉碎性骨折。第二天,人们看到她带着那只缠着绷带的手,又进了机房。她就是领衔研制开发“银河”气象应用软件系统李晓梅教授。摔伤的右手并没有妨碍她领导课题组的人员钻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并行算法方案,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一套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方案,使“银河” 作一天气象预报的运行时间缩短到 413 秒,大大低于合同规定的 1100 秒。她是我国从事巨型计算机并行算法理论与应用研究、巨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大师。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奖 1 项;军委特等科技成果奖

个人二等奖、项;部委级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6 项;国家科技

重大科研实验奖个人一等奖和光华基金一等奖各 1 次,出版专著 3 部 150 万

字,培养硕士研究生 14 名。她还担任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并行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学软件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工业和应用数学协会会员。

人们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诗句增给帅门之女弥群,赞扬她为发展空军地空导弹事业做出的贡献。这不仅是因为她和同志们用 7 年的时间,经过 17 次试验和改进,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高能液体燃料, 更多的是她在这种燃料的试验应用中所表现的不畏牺牲的果敢精神。一次试验中,有两发导弹头部折断,战斗部没有引爆,原因只有找到弹体才能下结论。这时,茫茫戈壁夜幕降临,谁也不能确定弹头的准确落点。雷管和战斗部在一起,随时都可能引爆。刘弥群坚持要自己去寻找。她昌着危险去了, 找到了弹体,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 服装功能检测技术专家姜志华(李树森摄)

  2. 军事装具研究专家刘锡梅(李树森摄)

有一军事科学家,他们是随着气候和变化工作的。最冷的时候,他们在最北面的部队;最热的季节,他们在最南面的部队。和年轻的战士们相比, 科学家们的平均年龄是他们父辈的数字。东北某地,零下 40℃的天气,一名战士急行军下来,向随行的科学家出示他的测试证明,棉衣口袋里的证件, 都被汗水湿透了。位于亚热带气候区的南方某地,冲击出发陈地前的战士们, 脸上、身上,被蚊虫叮满了包,一旁汗流浃背的科学家们被南方骄阳晒得黢黑的脸上和手上,也布满了蚊虫贪婪的痕迹。他们的目标是减轻战士们在行军和作战条件下的负荷。他们整日与战士们在一起摸、爬、滚、打,不仅如此,他们每天要比战士们早起,去食堂检测食品中的热量;还要比战士们晚睡,计算出当天工作的数据。三年的酷暑严寒过去了,198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单兵负荷量标准》诞生了。它科学地划定了军人行军、作战时的最佳负荷,是减轻单兵负荷量的理论依据。科学家们不仅要让战士们背得少,还要让战士们的装备负荷合理地分摊到身体的各个部们。又是三年过去了,他们研制出了《XZJ91 单兵携行具》,为结束官兵行军“绳带捆绑”奠定了基础。这些科研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和负责人是女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刘锡梅。与她同在军需装备研究所工作的还有一们杰出的女士,叫姜志华,是服装功能方面的专家。她在“热熔粘结絮片生产工艺和热熔粘结机”项目中,独立承担了全部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制图和安装。她们在获得军队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同时,也使千家万户的中国人第一次穿上了非棉花的保暖絮片制作的御寒服。当姜志与她的同伴们在祖国大北方的科季通过人体实测单兵服装保暖功效的时候,一个更大胆的方案已以在他们的头脑中行动--用计算机控制模拟测试的方案。由她负责硬设备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78-1 暖体假人”实验成功,第二代产品“87 变温暖体假人”,又成功地解决了整个系统在实现数据采集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系统稳定性好等方面的技术关键问题。这是一套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过程的自控模拟实验设备。可模拟真人群体着装在低温环境下静态和动态的保暖性能,为各类服装特别是冬服提供了功能全面的研究测试手段。它不仅为中国军队 87 系统科服和研究测试手段。它不

仅为中国军队 87 系列冬服和民用防护服装的研究、装备和生产提供了一系列数据和依据,也为中国南极考察服、海军潜艇员脱险服和美国军队北极服提供了评价鉴定结果,并在整套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国家标准》。

与海军航标灯和舰艇防腐涂料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一们女性的名字。她叫萨本茂,是海军 4805 工厂的高级工程师。30 多年来,好先后完成了 63 项科

研项目,写了 67 篇科研论文和实验总结报告,其中两项填补了国家空白,有

三项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她研制的航标灯乙炔清洗剂,

经过上千次的试验,使用寿命是国外同类产品的 36 倍;电刷镀铟液在舰艇机修使用上,一年可为国家节约上百万人民币。如今,她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她记得,第一次领受乙炔清洗剂研制任务时,她才 28 岁。

  1. 高级工程师萨本茂

军事科学院在建院初期只有不到 10 名女性,她们主要从事翻译和资料整理工作。现在,女研究人员几乎遍布学院战略研究、战役研究、军制研究、军事历史研究、军事百科研究、军事运筹分析研究等各主要学科,占科研人员总数的 9.2%。从事军事战略研究的徐晓军,发表著、译作 200 余万字,多次获全军优秀论文一、二等奖,获全军军事科研成果三等奖。论文编入《苏美军战役理论的新发展》、《战术发展新控》、《孙子探胜》、《21 世纪的亚洲:战略调整》等书,参加了《毛泽东军事战略论》和《高技术战争论》等专著的撰写和《孙子兵法》法文版的翻译。外国军事研究员刘小英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译校的主要军事专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现代战争指南》、《军事战略》、《统帅们》等书籍和资料 200 多万字; 参加编写的军事专著有:《外国军事质量建设概览》《外国快速反应部队研究》和《外国预备役部队概览》等,学术成口曾多次获全国和军事科学院科研成品奖。

182.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晓军(姜文明摄)

我军女科学家人数最多、成果最集中的当数军事医学领域。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沈培奋以《抗人 T 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制作》和

《单克隆抗体用于淋巴细胞白血病疫分型的研究》获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 4 项成果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成为女科学家中获奖级别最高和最多的佼佼者之一。

181.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员刘小英(姜文明摄)

  1. 研究员黄翠芬(赵进武摄)

  2. 全国人大代表海军政治学院院长徐莉莉(龙运河摄)

有一位女科学家,叫黄翠芬,1950 年与丈夫昌险搭乘一艘货轮,在海上漂泊 50 多天,历尽艰辛离开美国回国。她与丈夫一组建了微生物教研室和药理教研室 ,将编写的《细菌学》、《药理学》的稿费捐献给国家的抗美援朝。50 年代,她研制的战伤四联类毒素、气性环疽类毒素和其它一些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十年动乱中,她不顾个人和家庭遭受的委屈和磨难,主持了国防重点科研项目,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80 年代初,为了尽快掌握遗传工程学方面的技术,她以自费探亲的名义去美国华盛顿进行访问研究,人们看到,这位年老的中国教授,每天比别人提前近一个小时到达实验室。午饭,是自己带的--两片面包和一个苹果,而她每天在实验台前一站就是 10 个小时。6 个月过去了,她参与完成了两项科研项目,发表了两篇论文。她将美国同行赠送的价值一万美元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全部带回祖国交给了她所在单位。回国后,她在遗传工程研究方面创立了 20 多项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或生物制品创造了条件。1984 年,中央军委授予她“模范科学工作者”称号。

  1. 声乐硕士彭丽媛

我们把总政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彭丽媛列入这个学者如林的行更,有感于也是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唱法硕士学位的获得者。她决定再次进入大学深造时,不是主演过歌剧《白毛女》的著名女演员,而且在 1985 年全国聂耳、

冼星海声乐作品演唱比赛中获金奖,在 1986 年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

中获金奖,在 1986 年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专业民族唱法第一名。当她认真地把中国传统的唱法作科学的研究时,人们再一次领略了她的视野和才华。1989 年,她荣获建国 40 周年“金唱片”奖和“广播金曲”奖, 1990 年获第二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的称号,1994 年获《’94 共城杯中国音乐电视(MTV)大赛》金奖、演唱金奖。1990 年以来,她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新加坡成功地举办了独唱音乐会演唱会,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歌唱家之一。

  1.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 24 岁的女博士罗莉(谭克扬摄)

    女科学家们不仅是科技成果的研制者,而且是勇于开发科研成果的实干

家。1992 年 5 月,担任军事医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所长的肖文彬又挑起了北京四环制药厂厂长的重任。而对医药市场几千家中外制药企业的激烈竞争, 他们确立了厂所一体、互为依托的开发体制。创立了统一目标的一所两制; 统一领导的分工运作;统一配置的人员使用;统一协调的利益分配等科企互补的“四环模式”。建厂一年就创下了人均销售收入 82 万元,利税总额 2741

万元,上交国家税款 800 万元的奇迹。当年各项综合指标名列北京市新技术

产业开发试验区 20 强企业第七位。

战斗在军事科研领域中的女科学家,她们的奉献和牺牲是双倍的。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家的安全利益需要从事军事科学的专家们长久地隐性埋名,她们的成果与她们一起成为鲜为人知和“秘密”。1986 年,“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光荣地出现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行列中。这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奋了 27 年的结晶,内含 124 项成果。其

中参加解毒药的试服试用,先含 124 项成果。其中参加解毒药的试服试用, 先后就有 3000 多人次。1986 年当我在这个昔日“神秘”的院墙里采访时, 女科技工作者徐勤惠告诉我,在她的两条大腿上,至今留有两大块疤痕,这是为试验一种药膏留给她的记念。当时她风大学毕业,是个 22 岁的姑娘。她还清楚地记得,涂药后皮肤起了铜板大的水泡,疼得她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她们还开玩笑说:“等我们将来有了孙子的时候,他问这个疤是怎么回事, 我们就告诉他,这是你爷爷、奶奶当年留下的光荣疤。”防毒新药和器械就这样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又一个 10 年快过去了,徐勤惠是否有了孙子我尚不得知,但我知道那种用科学家的生命和身体无偿奉献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还知道当年的徐勤惠们还有很多,在商品大潮奔涌的今天,她们一如既往地耕耘着国防科研的土地,精心铸造着祖国的平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