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通晓五国文字的红军女师长
向前进, 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这支《红色娘子军连歌》,记述的是 65 年前发生在祖国南部岛屿的一支妇女武装的故事。中国的武装斗争史上,她只存在了两年。但人们仍然不能忘记那个牺牲的连长和那个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部队。后来,这个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娘子军重又被“复活”,成了一支家喻户晓的部队。
写女兵不能不写这支海岛的娘子军。她们成了中国女性自豪和荣誉的象征。全国解放后,毛泽东主席还亲自授予娘子军连第二任党代表冯增敏一支冲锋枪呢。
当我追寻到娘子军的故乡时,仍能能感受到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南海琼崖的古朴和苍劲。今天这个位于祖国辽阔疆土的最南部,已经独立成一个省,并成为开拓贸易的经济发展特区。尽管今天的海南与娘子军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在 7 年前,我第一次登上这个岛时,在亚热带独有的椰树林里,那些用椰树皮搭盖的没有电灯的居民屋,却深刻在我的脑海中。贫穷和美丽是这个岛屿不协调的两极。我们把历史的坐标再向前移,那里曾是蛮瘴僻远的荒滩,是朝廷充军发配的乱石岗,宋代大诗人、贬官苏轼曾被逐于此,
留下了著名的《减字木兰花》一词。到本世纪初,现代工业已在中国登陆, 但人类文明之风,越过内陆吹到这里已成强弩之末。海岛虽已成汉、黎、苗、回等民族的聚集地,而与他们为生的刀耕火种式的原始生产方式却无大改变。大海召唤着琼崖的男子,生存迫使他们远涉重洋。中国早期的华工,很多诞生于此。
- 海南岛的女赤卫队员
命运似乎在加倍锤炼这个贫瘠海岛的妇女。一年三季繁重的谷物播种、收割和全部的家务劳动都落在了嬴弱的妇女肩头。然而,勤劳、独立的海南妇女并没有因此而享殊荣;相反,买卖妇女、吸毒、嫖娼等恶势力与贫瘠和落后一起使她们倍感压抑。这也许就是代表中国先进妇女的女兵队伍能在此开花,又很快凋谢的原因吧。
当年中国共产党在琼崖建立苏维埃政权时,获得了海岛人民的拥戴。生性大胆、粗犷的海南女子纷纷加入赤卫队、少先队,并要求参加红军。为了鼓励琼崖女子的参战热情,1930 年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红军第二独立师从六七百名妇女中挑选了 120 名女青年,组成了女子军特务连,辖三个排,人称为娘子军。这是一支不脱离生产的部队。她们既要习武操练,又要耕田、收割,战时还能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31 年 6 月,她们与主力红军一起在沙耗岭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活捉乐会县国民党“剿共”总指挥陈责苑,毙俘敌百余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而娘子军无一伤亡,名声大振。
1932 年娘子军已发展为两个连。同年 8 月广东军阀陈济堂为配合蒋介石的第四次反革命“围剿”,派兵大举进攻琼崖苏区,琼崖特委、琼苏机关在主力红军的掩护下向母瑞山转移。撤至马鞍岭时,敌军追至,娘子军第一连和红一营奉命阻击敌人。他们与敌人激战了三天三夜,阻击胜利。娘子军第一连奉命撤退。留下殿后的 8 名女兵在弹尽粮绝之后全部牺牲。娘子军第一连撤到母瑞山后,又遭敌重兵包围,激战数日,大部分战士牺牲和失散,连长冯增敏等 8 人被俘入狱。娘子军第二连原准备随红三团撤往六连岭,终因环境险恶在乐会县被打散,至此,娘子军解体。
- 红军长征后的张琴秋(1936 年)
历史并没有特意编排这个时刻。在海南娘子军悲壮消失的第二年,中国内陆的四川盆地,又崛起了一支红色的妇女武装。这支女兵队伍归属川陕根据地的红军第四方面军。后来她逐步发展为红军女兵人数最多、建制最全的一支部队。
1933 年 3 月,在四川省通江县一个学校的操场上,举行了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妇女独立营成立大会。300 多名身穿军装头戴五星军帽、身佩长短枪支和大刀的红军女战士,英姿飒爽,神采飞扬,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整个通江县城几乎都轰动了,学校的操场被围观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四川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省,每 10 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在四川看人并不新鲜。但这里的人还从没有见过女兵。人们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这群被称做“女娃子”的兵。两个月后,这些“女娃子”兵就打了胜仗。她们获得了
这次战斗的大部分的战利品。一年后,妇女独立营在四川的旺苍坝扩编为妇女独立团。部队发展到 2000 多人。
1935 年 2 月,妇女独立团又扩编为妇女独立师,下辖两个团。
师长何许人也?人们习惯地联想,应该是电影中的娘子军男性党代表洪常青。不是出于男尊女卑的念头,此时的中国女兵队伍毕竟还相当年轻啊! 她们中有洪常青那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吗?
时势造英雄。驾驭这支巾帼之旅的女性,的确文武双全。文,学贯中西, 通晓五国文字;武,已有“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的美喻。她叫张琴秋。
这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很陌生的名字。
让我们读读这位 31 岁的女兵师长兼第一团团长的经历: 21.担任中国女子大学教育长的张琴秋(1939 年)
张琴秋,1904 年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镇一个书香之门。
石门镇是位于大运河畔的千年古镇。远在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代,越国名将范蠡就曾驻军石门附近。古运河流经镇中,在商店鳞次栉比的闹市中心, 转而向南,形成了一个大湾。湾中流水清碧,宛若玉带。相传湾子上越国在此筑了一道石门,作为与吴交往的隘口。此镇固而得名。这里水网交叉,物产丰富,是江南的富庶之地。张琴秋的父亲曾任浙江嘉兴《三江日报》的编辑。他给女儿起名凤生,字琴秋,便是得意于“留得梧桐在,自有凤凰来” 的诗句。别人费解,他曰:梧桐乃造琴之材,梧桐秋雨声溢美。
琴秋从小得父指点,又是石门小学的优等生。1921 年她先后就读浙江杭州女子师范大学、上海爱国女校、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4 年春,张琴秋入上海大学学习,在这里,她的命运犹如流经家乡的运河产生了一个方向性的转弯。1923 年 4 月,邓中夏出任该校教育长,改革学制,刷新师资阵容,聘瞿秋白为社会学系主任,陈望道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批著名的共产党人和进步学者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肖楚女、沈雁冰、田汉、郑振铎、丰子恺等先后来校任教。她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共产党员向警予在上海主持妇女运动,她常到上海大学与女同学们讨论时局和妇女问题。她主张有觉悟的知识妇女应到劳动妇女中去工作。在她的动员下,张琴秋等组织上海大学及其它高校女生先后创办了 10 所工人夜校。在用破草席、蔑片搭成的窝棚里,张琴秋结识了做苦役的劳动女工。她教女工们学文化、唱歌,帮她们料理家务、看护病残。她越来越紧密地将苦难的中国妇女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为了寻找革命的真理,1925 年 10 月,她与百余名进步青年登上了一艘苏联货轮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学习。她除了学习政治学和军事学外,还与纺织厂长期挂钩,学习纺织技术和管理知识。
1930 年秋,张琴秋从莫斯科辗转回到上海,担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员, 主管妇女工作。1931 年她被派往当时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她的女兵生涯。在这个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穷乡僻壤中,她的身份格外引人注目。她先在以培养红军基层干部为主的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任政治部主任。每天晨羲微露,她总是第一个来到操场。她头戴军帽,腰束皮带,斜挂短枪,同学员们一道进行操练。她还负责讲授马列主义理论、
形势任务教育、教唱革命歌曲等课程。并与学员们一起参加修筑工事战壕, 射击打靶,野外演赠。1932 年,她调任红四方面军 73 师政治部主任,同年12 月又调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1935 年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成立, 她任师长兼第一团团长。
22.(左起)张琴秋、夏之栩、熊天荆,(前右起)吴仲廉、帅孟奇等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1937 年 8 月)
战士们都知道,这位身材苗条、眉清目秀的女红军指挥员,不仅善文, 也善武。1933 年,她率妇女赤卫营 500 人与敌独立师刘汉雄部的一个团遭遇。敌军官发现他们的对手是无数缠红布标记的女红军,立即下令攻击。而干兵们见状却不愿开枪。张琴秋趁机带领女兵发动了政治攻势。顿时,山谷中女战士口号声大震:“欢迎革命的士兵兄弟到红军中来!”“红军是打日子鬼子的先锋!”敌军官顿时暴跳如雷,逼令士兵开枪。一士兵向敌团长气愤地说:“老子打了十几年的仗,从没见过保卫民的军队,放着东洋鬼子不打, 竟然打自己人,还要同堂客(四川人称女子为堂客)打仗,真是岂有此理!” 短军官立即开枪打死了这个士兵。这时,敌军队伍群情激愤,迸发出“打死反动军官到红军去!”的呐喊。他们掉转枪口,扣捕了敌团长、营长。张琴秋率领女战士一面向敌人喊话,一面迅速冲入敌阵地。全部缴获敌团装备, 处置了反动军官,一部分白军参加了红军,其余发路费遣送回家。“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的新闻传遍全川。成都《蜀蓉通讯》1933 年 5 月 25 日刊载了这则新闻:《中国论坛》也于同年第二卷第九期作了转载。智勇双全的张琴秋令人刮目相看。
1936 年,张琴秋领导的妇女独立师随四方面军参加长征。这是一支在长征的红军队伍中,走的路最长、时间最久的部队。她们和万余名男军人一起, 三过草地,两越雪山。其人数之多,牺牲之大,在红军史上是少有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妇女独立师又改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随西路军渡黄河西征。
1937 年 3 月,她在战斗中因弹尽粮绝后被俘,被敌人以要犯从西北押送至南京。经周恩来、叶剑英等营救释放。同年底她取道西安到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大队长。1939 年中国女子大学成立,她任教育长。她是迄今为止女兵独立建制中职务最高的领导。
- 张琴秋与刘少奇、邓颖超、蔡畅(1949 年 3 月)
她的战友们都记挂着这位有学识的领导者,当年才 16 岁的女红军李开芬,回忆苏区肃反时说,是张琴秋一把将她从活埋“反革命”分子的坟坑里拽了出来:“难道 16 岁的孩子也杀吗?”有人阻拦,说她破坏肃反,她义正辞严:“你们到政治部找我张琴秋吧!”这位被救的红小鬼,后来担任了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全国解放后,这位年轻时代就与工人息息相通,并在苏联刻苦钻研纺织技术和管理的女战士,终于如愿以偿地到了她的专业岗位上,出任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她为国家纺织工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地耕耘着,纺织业麻纺脱胶的技术,就是在她的关怀下建立起来的。这为国家创造了无以数计的经济效益。可惜,十年动乱过早地夺去了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