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之魂——江浙拾英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指江浙地区的地域文化。吴地位于太湖流域的平原上,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而越地临海滨江,山多平地少,俗称“七山二水一分田”。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吴文化的内涵就多一些典雅、精巧和柔美,越文化就多一些通俗、朴素和阳刚。

后来楚国统一吴越之地,吴越文化与楚文化相交汇,致使此地的绘画、青瓷、云锦等风格明秀绮丽,建筑、景观等恢弘。

彪炳千秋的吴越书艺

吴越书法的第一位书法家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皇象,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善八分书,精于篆休,尤工章草。其书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自然,有“实而不朴,文而不华”之评。

相传皇象所书的《天发神谶碑》,可谓书法史上之一大奇观,其“雄奇变化,沉着痛快”,令人叹为观止,“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传迹”。

吴越现存书法家真迹中,年代最早的一件珍贵书品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陆机,吴郡华亭人,少有异才,而且工书法,善行草,尤善章草。与东汉简牍上的章草相比,陆机章草在结体与章法上都更趋成熟,也更有个性,是由章草向行草过渡阶段有代表性的书体。其用行书写的《遥想帖》,在书法史上也极负盛名。

皇象和陆机的风格质朴,可谓吴越书风的萌芽时期。及至东晋,二王的出现和崛起,使吴越书法由古质浑朴变为妍美秀逸,从而开辟了书法艺术的新境界。

王羲之琅琊临沂,后迁居无锡洛社,定居会稽山阴。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皆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与王羲之齐名而并称的是他的第七子王献之,他自幼学书于父,又能打破楷、草之界限,形成了亦楷亦草的新体行书,既保留楷书的工稳,又兼有草书的流畅。此外,王献之在草书上具有连绵不断一笔书的风格。

以王氏为代表的秀逸书风,奠定了吴越书法风韵的基调。

南朝书家在书法史上占一席地位的则有萧思话、张永、薄绍之、张融、陶弘景等。薄绍之,字敬叔,其书初学“二王”,精于行、草,“字势蹉跎,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及至挥毫振纸,有疾闪飞动之势”。

唐代是书法史上第二个辉煌的时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崇尚王羲之书,吴越书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著名书家几乎都是宗法“二王”的。

这一时期的名家主要有陆柬之、孙过庭、李邕、张怀瓘、蔡希综、张旭、沈传师等。

孙过庭,字虔礼,唐吴人。他是初唐著名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工行、草书,尤以草书盛名。唐人评其草书为“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宋人米芾甚至认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李邕,字泰和,江都人。兼工行、草书,李阳冰谓其为“书中仙手”。他取法“二王”而能自成—家,体势方而顿挫圆,笔力峻而气度缓,纵横捭阖,风采动人。

他反对一味模拟,曾言“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其书在书法史上影响甚巨,传世作品最有代表性的为《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张旭,字伯高,唐吴县人。精通楷法,尤工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妙绝古今。颜真卿曾向他请教笔法,怀素继承、发展了他的草法,名为“狂草”。

张旭草书对后世影响极大,被尊为“草圣”;传世墨迹较多,以《草书古诗四首》最为有名。

宋人书法一变晋唐面目,弃王羲之笔法而追踪颜真卿。所以,二王这一脉系的笔法在宋朝受了挫,至元朝才又恢复。这一恢复的力量几乎是赵孟頫一个人的力量。

赵孟頫的书艺特点为尚古尊帖,不仅力追二王,并且力追远古,对古篆及隶书、章草无不刻苦学习。

元代的书法,在吴越地区最具特色的是文人画家书法,主要有袁易、龚璛、张雨、柯九思、倪瓒等人。

张雨,初名泽之,字伯雨,又字天雨,后易名为雨。他是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张雨本为钱塘人,30岁入道,往茅山受《大洞经篆》,赵孟頫以陶弘景方之。后曾主修《茅山志》,传元刻《茅山志》为其手书。其书受赵孟頫指授,尤擅行书。传世作品有《为孔诏书归诗》卷。

画家倪瓒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其楷书以晋人为宗,笔调秀美典雅,细观其用笔,锋芒藏露之间,含蓄蕴藉,富有“道风禅韵”。其传世作品《跋米芾诗》,就颇耐人反复把玩。

柯九思,字敬中,号丹丘生等,本台州仙居人,寓苏州之胭脂桥。博学能诗,擅长书画,又工词曲。擅长画墨竹,书风古朴老到,时参以拙气,浑厚而有韵致,用笔善变化,喜用焦墨。

宋元江南书法,承六朝至唐余风,又得江南山川风物之助,直接开启了明代盛极一时的“吴门书派”。

所谓吴门书派,乃是指承明初“三宋二沈”书风,继以沈周、吴宽以及沈周弟子文征明等为代表的书法流派。由于文征明弟子甚众,吴门书派阵容强大。吴门书派大盛于明中叶,波及于明末清初,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而又广远。

明代初书风,承宋元余绪,以复古为主,尤以赵孟頫影响最深,而且为帖学笼罩,建树未多。唯行草繁盛,简牍之美,直欲超越唐宋。行草之外,小楷成就也可观,篆隶则不逮古人。

明代初期“三宋二沈”,实为继轨前代,沈周、吴宽等出,力追古人,气格渐高。及至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出,乃由子昂上窥晋唐,得与元人争胜,这就是所谓吴门书派的兴起。

祝允明精工诸体,小楷学钟、王,狂草宗怀素、黄庭坚,笔力劲健飘逸,不可端倪。能融合各家,自成风格。其草书《曹植名都篇》、《歌风台》等纵横飞动,历来为人所称赏。

文征明初名璧,以字行,号衡山。据说他年少时拙于书,初习宋元人,悟得笔意后,即专宗晋唐,逐渐形成一种流畅遒劲、安恬自然的书风,堪为后人楷模。

文征明家族及其弟子,有不少为吴门书派后劲翘楚,如文彭、文嘉以及孙文肇祉、曾孙文震孟等皆能承家学,都是吴门书派中劲旅。

王宠与祝、文二家合起来被称为“吴门三家”。宠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人。能诗文,工书画,尤精小楷,其行书法王献之,以拙取巧,疏秀出尘,妙得晋唐人笔法,文征明曾推其为第一。

又工篆刻,当时与文彭齐名。传世墨迹《楷书千字文》工秀雅洁,行草《宿二雀寺二首》流泻清隽,一派书卷气。

至明代末期,松江派继响吴门派,又出现了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松江书家,实可视为吴门余绪。

吴门书派几乎贯穿明代,是明代最大的书法流派,也是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流派。就祝、文、王三家而言,风气相尚,家学承续。书法世家对吴中书法的繁荣、发展贡献很大。

清朝书坛初学董其昌,在学赵孟頫,及至碑学兴起,吴越书风也随之变化,丧失了崇尚王派书系与注重清和秀逸的特点。

[旁注]

章草 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是由隶书的简捷写法发展演变而成的,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也可以说章草是草书中带有隶书笔意的一种书体。

行草 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刻板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规范。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的叫“行楷”。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张融 字思光,官司徒左长史。其书兼擅各体,尤善草书,当时与王僧虔齐名。张善琴棋,工书法,宗钟、王,时称得右军之一体。世传《画板帖》、《焦山瘗鹤帖》,皆其遗迹。观其似欹实正,似纵实敛,奇逸飞动,则似乎非右军之法可以牢笼。

沈传师(769年~827年),苏州人,工楷书,也擅长行、草。宋代米芾曾自称学大字以沈传师为主。传世作品有《柳州罗池庙碑》等。天宝间又有江苏丹阳蔡氏希逸、希寂、希综三兄弟善书,为时所重。

龚璛(1266年~1331年)。工诗善文,格调清新。刻意学书,有晋人风度。传世作品《行楷题跋》笔调高古雅秀,韵姿佳甚,在元人书家中称得上是佼佼者。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阅读链接]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200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与王羲之。他们揭开了我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

此后历朝历代,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