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崧泽人文化

5000年前的崧泽地处海滨,东临大海,西和南是丘陵山地,大部为沼泽地带,自然环境有利于早期崧泽人的定居生活。

崧泽人的茅舍村落聚集在较为高爽的高阜处,在村落周围,人们已经垦植了小块水稻田。崧泽文化延续约900年,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的原始文化。

水稻是崧泽人主要种植的作物。人们将居住地周围的小块田地平整为栽植水稻的田块,经过长期的培植已有两种不同的稻种,即粳稻和籼稻,并能按照不同生长期分别栽种。

崧泽人已经制造各种生产工具,包括收获后或播种前用来锄耕整地用的石锛、石斧,以及脱粒和去谷壳时使用的石块或陶拍。

崧泽人还发明了我国最早的石犁。

崧泽人对生产、生活用具的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标志着崧泽农业率先进入了犁耕阶段。石犁的出现说明崧泽文化农业生产水平比马家浜文化进步。

崧泽人制作石器的石料来源于崧泽附近几千米至数十千米的范围内,以火山喷发形成的沉凝灰岩类为主。这种沉凝灰岩质地致密、坚硬,崧泽人经过打制、切割、磨制、钻孔等多道工序把它们制作成斧、锛、凿、镞等多种石器。

崧泽人也较多地使用骨质生产工具,用动物的肢骨、獠牙劈、削、磨制成器,用于射猎、切割、缝纫等生产活动。

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陶器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崧泽人掌握了慢轮修整技术,并趋向专业化。陶器造型多样,朴素美观,纹饰主要采用压划和镂刻的方式。

崧泽陶器代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一种成熟而且极具特色的制陶工艺水平,反映了崧泽人的审美情趣。

渔猎也是崧泽文化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之一。崧泽人附近的水域中有鱼、虾、龟、鳖等水产品,人们就在纺轮中间插上树枝木杆,用植物纤维或动物毛捻线结网渔猎。大型动物水牛等栖息水边,有时也会被崧泽人所猎食。

在湖沼的周围或沿海的土地上,生长着茂密的芦苇、杂草,湖沼间土岗上生长着桑、柳、榆等树木,野禽、獐、四不像等栖居奔窜其间,他们是冬季草枯时崧泽人主要的猎食对象。

稍远处林边草地梅花鹿成群,平时崧泽人就对这些动物进行大规模的捕猎。不过,危险也时时不在威胁着崧泽人,在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树木混交的林间,时常有等待觅食的老虎等猛兽,所以崧泽人仍需群居生活,共同对抗来自各个方面的危险。

继浙江河姆渡和江苏马家浜之后,崧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玉器方面,显示了长江下游地区玉文化发展的强劲势头。

崧泽文化早期出土的玉器并不多,品种上多玦少璜。至中期,璜、环、珠、坠等器形出现,器物也更加精致。崧泽晚期出土了较大型的玉镯、玉璧和超大型的玉斧。

这些玉器器形规整,器表光洁,打磨精致,钻孔熟练。在崧泽文化时期,女性佩带这种玉璜和玉镯成为一种风气。

崧泽玉器在产品造型上富于变化,如同一处出土的3件玉琀,样式各不相同,一件是淡绿色,圆饼形,一侧穿一个小孔;另一件同是淡绿色,却做成了璧形;还有一件是墨绿色,鸡心形,中间穿一个孔长达4.2厘米。

崧泽遗址出土的玉璜数量较多,这些单璜被当做项饰,制作精细的玉璜受到社会重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礼仪性质。玉璜的使用者多为身份较高的权贵阶层,为后世我国玉文化、“德佩”等观念和习俗奠定了基础。

出土的陶器以灰黑色为主,基本上用泥条盘叠加轮修的方法制成。崧泽的陶鼎较具特色,器型以深腹釜形为主,也有少量罐形和盆形的。

陶鼎多是扁铲形或凹弧形。崧泽的陶豆大多为浅盆形,豆把的样式很多,有高把的、低把的,还有是多节形。陶豆的纹饰主要是弦纹和圆形、三角形组成的镂孔为主,也有再加压划纹和彩绘的。

崧泽的陶器艺术品十分特别,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一只上有红彩的陶塑小猪。

这只小猪圆咕隆咚,肥头肥脑,双眼鼓突,吻部前拱,腹圆鼓下坠,四腿短短,野猪的特征几乎荡然无存,是一只已被驯化、圈养的家猪。这只陶猪的出土,将人类驯化猪的历史向前推到距今6000多年之前。

家猪在原始人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人类肉食的重要来源,也是人们征服自然的象征。憨态可掬的家猪具有一种古朴美,因而其形象常常出现在原始艺术中。

出土的石器数量也比较多,其中石斧多为磨制石斧,斧身厚实,双面管钻对钻穿孔,刃口锋利。出土的石锛比较短小,并出现弧背。从出土的石器来看,崧泽时期已经出现了管钻穿孔技术,这一技术在良渚文化时得到了普遍应用。

在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上层还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瓷器,它色彩青绿、敞口坦腹,内壁布满旋纹的瓷器,反映出我国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瓷器的制造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崧泽遗址共发现136座墓葬。葬式是将人体平放在地上,堆土掩埋,一般都是头向东南,仰身直肢。在身体周围摆放着随葬品,主要是生前使用的石器和陶器。

另外,也有些口内放有玉琀,颈部佩带玉璜,手臂上有玉镯,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崧泽人的墓葬方式与北方黄河流域挖土坑埋葬的习俗有明显不同,葬式包括直肢葬、俯身葬。

在崧泽遗址还发现了祭坛遗迹,祭坛形状是东西窄、南北宽,这是太湖地区最早的人工堆筑的祭坛。

[旁注]

四不像 即麋鹿,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原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有时到海中衔食海藻。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

陶器 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

玉璧 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玉琀 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多为各种小动物。

[阅读链接]

1957年,上海市考古工作者在青浦县进行考古调查,在假山墩采集到数片新石器时代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片,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

后来,又在村北农田发现了一些鹿角、陶片及石器。1960年冬对假山墩遗址进行试掘。在发掘的探方中,考古队员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包括一个灰坑和一座墓葬,以及大量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灰黑陶片。

最能让崧泽考古引起世人瞩目的就是“上海第一人”的出土。在一次对崧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清理墓葬时,“上海第一人”面世了。出土时,头骨的上下颌牙齿看上去都是完好的,但由于历史太久,上颌齿已经全部风化,出土后的头骨已经没有了上颌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