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才子佳人的越剧

越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落地唱书是嵊县一带的曲艺形式,早期曲调与佛徒的宣卷调关系密切。在1852年,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炳所创。

1906年清明节,嵊县东王村艺人高炳火、李世泉、钱景松等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门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农民家借来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了《十件头》、《双金花》等剧。

这是唱书艺人在嵊县本地第一次登台演出,称“小歌文书班”,后简称“小歌班”,以区别于绍兴大班。初始艺人均为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在小歌班初期,表演相当简单,仅把唱书时音分五色的演唱方式,改为演员分成不同角色扮演,演出时以唱为主,动作不多,还保留着明显的说唱艺术痕迹。

在演出实践中,表演艺术主要从两方面丰富:演生活小戏时,多模仿生活动作而略加提炼,如采茶、做针线、扇炉子、煮面条、看花、观景、唤鸡、赶狗;演古装大戏时,则多搬用绍兴大班等剧种的基本程式,如开门、关窗、上楼、撑船、坐轿、骑马等。这一时期的表演尚未形成严格程式。

小歌班后来进入上海,在大世界游乐场演出,第一次挂出了“绍兴文戏”牌子。“绍兴文戏”最突出的一点是音乐和表演上的改革。

艺人魏梅朵等采用板胡、斗子伴奏,在唱腔上吸取了绍剧、余姚清腔、武林调的音乐成分,丰富板式,创制了倒板、快板、清板、还阳调等。

小歌班在上海打响后,组成第一专职乐队,试验用丝弦乐器拉“引子”和“过门”,以后又用丝弦托腔。

唱腔方面则吸收了绍兴大班中的导板、流水、二凡等曲调融化进“呤嗄调”中,使原来散唱的唱腔有慢中板、中板、快板等板式,初步形成了板腔体的音乐体制。

伴奏的丝弦乐器初为板胡,以后改为音乐较柔和的平胡、胡琴定弦为“1-5”,称为“正调”,因此男班绍兴文戏时期也称为“男班丝弦正调”时期。

在表演上借鉴绍剧、京剧的程式技巧等艺术特长,并在剧目、化装等方面有所改进。从演生活小戏走上演古装大戏的路子。从此男班进入黄金时期。

后来,女子文戏科班大量涌现。因女声音域与男声相差四五度,琴师王春荣根据女演员的嗓音条件,吸取京剧西皮的特点,将丝弦正调以胡琴“6-3”定弦,创造出适合女声的“四工调”。因此,女子绍兴文戏阶段也称作“四工调阶段”。

第一副女班在流动演出中,曾与男班艺人同台。这就是越剧史上的“男女混演”。通过学习男班艺人的技艺和吸收绍兴大班等剧种的长处,女演员在唱腔、表演上都有很大进步。

随着女演员的增多,女班终因扮相俊美,曲调流畅,从而取代了男班,盛行于浙江和上海。之后,“越剧”名称代替“女子文戏”。

越剧早期演出男角多不化妆;男演女角时把脑后的辫子散开,梳成发髻,上搽胭脂和铅粉;有些草台班的女角化妆,两颊用红纸沾水搽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眉,称“清水打扮”。

进入上海后的初期,向绍剧、京剧学习演传统老戏的水粉化妆法,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后来演古装戏仿效绍剧学,大花面开脸,小丑画白鼻梁。

男班初期,男演员解开自己头上的辫子梳上发髻插朵花,这是最早的发式与头饰。演古装戏仿照绍剧,用小玻璃管串成排须装饰发髻,在发髻上用顶花装饰。

后来学京剧,包大头,因无条件制备全套“头面”,改用木质或铁皮做成定型水片,很少使用全副头面来装饰演出。自女班诞生后因女演员留有辫子,就用作“包头”的“发帘子”和顶级假发,并与服装的“私彩行头”相配合,学习京剧使用“铜泡包头”、“水钻包头”、“点彩包头”所使用的头饰。

在小歌班初期演古装戏中男角,有用庙里泥塑神像的髯口,也有用黑白纱线制成一排当髯口。开始租用演出行头后即采用绍剧的髯口。男班进入上海后采用京剧的髯口,后女班演出仍然沿袭之。

越剧兴起改革后,髯口也开始改良,将髯须改短、改轻。后来,老生不用传统挂须,学习话剧的“粘胡”。后因“粘胡”化妆法既不方便又化时间较多,遂改用铜丝作架子制作各种胡须。

大面需用满腮胡须时不再用“虬髯”,改用“套胡”,小丑不再用“八字胡”“吊搭”,而用“夹鼻胡”“翘胡”,被统称为“改良胡”。

传统“满口”不见嘴唇,改良胡用粗铜丝弯曲成型,嘴唇外露可见。改良胡胡须原料以人发和牦牛毛为主,掺入羊毛,后将毛发勾在肉色丝绢或网眼纱上。

[旁注]

落地唱书 也称“嵊县文书”。流行于嵊县一带的说唱形式。以当地流行的“宣卷调”为主,糅合了“牧牛调”、“莲子行”等民歌小调,创造了一种叫“四工合调”,每年农历正月至清明,在农村沿门卖唱,称为“落地唱书”。

宣卷 起源于唐宋时期的佛教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说唱形式,以江浙沪一带民间最为盛行。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多用当地土语演唱,大多是在庙会、婚礼、祝寿、过生日等喜庆场面亮相。

绍剧 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绍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悟空戏独树一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武林调 又名武林班,产生于清代末期,系在曲艺性的杭州宣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曲种。它用杭州方言说唱故事,以唱为主,以白为辅。武林调共有书目40余部,多改编自宣卷本和戏曲剧本。如《太平记》、《琵琶记》、《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方玉娘上宝塔》等。

四工调 是越剧唱腔的基本曲调之一。它是女子越剧发展初期形成的一种越剧老调。四工调是在男班“丝弦正调”基础上创建的。四工调对腔句的开掘和板式都有创新。成为越剧板腔中别具一格的基调。其特点是,节奏活泼明快,旋律质朴流畅,清新优美而带有乡土味。

老生 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阅读链接]

越剧被公认的艺术流派有6个:

袁雪芬的“袁派”,她主要师承王杏花,唱腔纯朴委婉,情真意切,表演端庄沉静,重视体现真情实感,塑造的多为善良、温淑的女性形象。

傅全香的“傅派”,她主要师承施银花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唱腔跳跃跌宕,表演活泼多姿,塑造的多是热情、痴情的女子形象。

戚雅仙的“戚派”,从“袁派”演化而来,唱腔迂回沉郁,表演自然大方,塑造的多是悲剧形象。

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畅深沉,表演潇洒儒雅,塑造的多为风流倜傥的书生形象。

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质朴醇厚,表演富的生活气息,擅演耿直憨厚的男子。

徐玉兰的“徐派”,唱腔华丽奔放,表演充满活力,以塑造深情的书生才子见长。

除了这6个公认的流派之外,旦角中的王文娟、吕瑞英、金采凤、张云霞,小生中的陆锦花、毕春芳,老生中的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