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人开始手工业制作

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一带继崧泽文化之后兴起的是良渚文化。这种古老的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300年至4000年。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西北至江苏省常州一带,其影响达长江北岸的南通地区。

良渚文化类型的重要遗址有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和张陵山遗址,武进寺墩遗址,无锡先蠡墩遗址,张家港徐家湾遗址;浙江省嘉兴雀幕桥遗址,杭州水田畈遗址,吴兴钱山漾遗址,余杭反山、瑶山、汇观山和莫角山遗址,宁波慈湖遗址;上海市的上海县马桥遗址,青浦福泉山遗址等。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生产,主要体现在农业和手工业两个方面。水稻栽培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在仙蠡墩、徐家湾、钱山漾、水田畈和吴县澄湖等遗址的良渚文化堆积中,都发现了稻谷和稻米的遗迹,而且这些稻谷属于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

除了水稻外,良渚人还从事蔬菜、瓜果及一些油料作物的种植。钱山漾遗址出土了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甜瓜子、两角菱、毛桃核、酸枣核等遗物,良渚文化的农作物品种显然比马家浜、崧泽文化增多了,农业生产的范围也扩大了。

良渚文化的农业生产水平,更重要的标志是新的耕作方法和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推广。

犁耕是良渚文化农业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使用的石犁,仅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石犁就有百余件。

石犁有两种形制,一种平面呈三角形,刃在两腰,中间穿一孔或数孔,往往呈竖直排列,可以安装在木制犁床上,用以翻耕水田;另一种也近似三角形,刃部在下,后端有一斜把,是开沟挖渠的先进工具,故又称“开沟犁”。

这两种石犁都是良渚人发明的新农具,对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从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是我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

打井修渠,灌溉农田,是良渚文化在河姆渡、马家浜、崧泽文化之后发展农业的又一重要成就。在吴县澄湖、昆山太史淀、无锡南方泉、江阴夏港、嘉善新港等地,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水井。

澄湖发现了100多口水井;太史淀的水井还设有木井圈;嘉善新港水井的井壁是用木筑的。这时的水井,修筑井壁的技术显然继承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的特点,并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水井数量急剧增加,其作用不仅是为了日常生活饮用,还被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灌溉。

良渚文化已拥有陶器、石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而且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以制陶业和玉器制作更为突出,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占有重要地位。

良渚文化的陶器已普遍采取快轮成型的方法,各种陶器造型优美,胎质细腻,器壁厚薄均匀,火候较高。当时已极少彩陶,常在器表用镂刻技巧加以装饰。

一般的器物突出部位刻画出精美的花纹图案,既有形态生动形象的鱼、鸟、花、草等动植物,也有线条纤细、结构巧妙的几何形图案。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和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陶鼎,在丁字形足部镂以新月形和圆形的孔,器盖、盖钮及器身则精细雕刻着圆涡纹、蟠螭纹图案。带盖的贯耳壶有的厚度仅一两毫米,上面也分别细刻着繁复的圆涡纹、编织纹、曲折条纹、鸟形纹、蟠螭纹等纹饰。

有一些陶器把手上附加的编织纹饰,竟是用细如丝线的泥条编叠粘贴而成,足见其制作之精良。良渚文化的许多陶器,既是美观、大方、实用的生活器皿,又是很精致巧妙的工艺美术品。

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我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

玉琮是良渚玉器中最具代表的种类。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玉琮的玉材为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

少数玉琮也呈圆筒状,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

良渚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玉琮的纹饰十分特别,多为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4组,随着琮的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组饰于琮上。

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还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雷纹。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高8.8厘米,重6500克,分4节,被称为琮王。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尺寸较大,一般直径在一尺左右,制作不够规整,璧体往往厚薄不匀,有的表面留有锯痕。玉璧的特征是外缘薄,内缘厚,中央孔径较小。打孔有对钻、单面钻两种。玉璧大多素面无纹,打磨较光亮。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钺也很负盛名,在反山遗址发现了一个最大的玉钺。整个玉钺全部用采自同一块白色带紫赫斑的软玉制成,玉外观形体为扁平状,呈“凤”字形。

两面的刃部上角均以浅浮雕加阴文细刻琢成神人兽面图像,下角均有鸟纹,其纹样均与同墓所出的大玉琮上形象完全一致。玉钺的表面抛光精致,光洁闪亮。

良渚文化玉钺上雕琢的文饰,仅此一件,为同类器物中罕见的精品。

值得注意的是,出自同一座墓的玉器,玉质和玉色往往比较一致,尤其成组成套的玉器更为相近。选料有时是用同一块玉料分割加工而成的。

反山遗址出土的玉器中有近百件雕刻着花纹图案,工艺采用阴纹线刻和减地法浅浮雕、半圆雕以至通体透雕等多种技法。

图案的刻工非常精细,有的图案在一毫米宽度的纹道内竟刻有四五根细线,可见当时使用的刻刀相当锋锐,工匠的技术也是相当熟练的。大至璧琮,小至珠粒,均经精雕细琢,打磨抛光,显示出良渚文化先民高度的玉器制造水平。

良渚文化的玉器制造业,承袭了马家浜文化的工艺传统,并吸取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东方薛家岗文化各氏族的经验,从而使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

与此同时,竹木器制造行业也有了一定发展。

许多遗址都发现了木器和竹编器物,钱山漾遗址集中出土了200多件竹制品,说明这种手工业也成为一些氏族成员专门从事的生产劳动。

良渚镇的庙前遗址,出土了木豆、木盘、木矛和木箭镞等一批罕见的木制品;宁波慈湖遗址也出土了木耜、木桨、木屐,还有用树杈制成的锛柄和镶嵌牙齿钻头的木钻,可见当时的竹木制品多么丰富。手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分工、在良渚文化晚期已经出现。

[旁注]

武进寺墩遗址 位于江苏省武进县三皇庙村,寺墩高出地面约20米,呈椭圆形。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

慈湖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城区的北部,四季水清如镜,三面群山环抱。唐开元年间,为了灌溉农田开凿出来的。慈湖开凿之初得名“阚湖”,因其紧傍阚峰,此水此山皆因历史人物阚泽而名。

马桥遗址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坐落在一道被称为“竹冈”的贝沙堤之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宽带形状。遗址包括三层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依次为唐宋时期遗存、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商周时期遗存和新石器时代遗存。

玉琮 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法器。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

凤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曾被作为封建王朝最高贵女性的代表,与帝王的象征龙相配。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阅读链接]

良渚古城南北长1800米至1900米,东西宽1500米至1700米,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

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色黏土夯筑而成,城墙底部宽40米至60米,现存较好地段高约4米。四面城墙的堆筑方式基本一致,从堆筑技术上反映了城墙的整体性。

城墙内外均有护城河,壕沟边缘有叠压着城墙堆土的良渚文化晚期堆积。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西墙白原畈段还发现了一个良渚文化晚期的灰坑打破城墙,反映了这座古城使用或废弃的下限不会晚于渚文化晚期。从整个良渚遗址和良渚文明的年代推算,古城应该是建于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