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的宜兴紫砂陶艺
在黄海与东海之滨,苏、浙、皖交界的太湖西岸,有一个古老而又奇特的名城,这就是陶都宜兴。
宜兴的古窑址约略有近百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就有6处,余为汉以后历代窑址。
宜兴陶瓷主要有号称“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和美术彩陶,其中又以紫砂陶器最有特色,也最为著名。
一般认为紫砂陶初创于宋代,根据是宋初梅尧臣诗中曾提及它。其诗说道: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蔡君谟,即蔡襄,他曾任福建转运使,力赞武夷建茶最佳。这里的“紫泥新品”似不应理解为紫砂壶创制之始,也许只是说自己用的那一把壶是新得到的。若这个推想可靠,紫砂壶或许唐代就已有了。
然而“紫砂”两字正式见诸文字记载是在元代,其盛行则是在明清两代。
明代正德年间,陶都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匠师供春,而供春是从金沙寺僧学到的制壶技艺。金沙寺僧和供春两人通常被尊为紫砂陶的创始,所谓的“陶壶鼻祖”。
供春的作品,传器有失盖树瘿壶,紫砂壶的制作从金沙寺僧到供春,大大的跨进一步。
明代中叶时,宜兴陶瓷已成为一种重要商品,无论艺术陶瓷还是日用陶瓷,均“鬻于四方利再博”。至清代初期,宜兴丁山一带已形成“商贾贸易缠市,山村宛然都会”的局面,而紫砂器具更是空前的多。
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初期,这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万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至18世纪以后。
明代时,供春已创制出“树瘿”、“龙蛋”、“印方’等多种壶式,至万历间董翰、赵梁、袁锡、时朋,制壶有“圆珠”、“莲房”“六瓣圆囊”、“八瓣扁菊”和“高把提梁”诸式。
明代万历时期,时大彬、徐友泉等名师努力探索,形成了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对紫砂的泥色、形制、技法、铭刻有相当的研究和杰出的创造,创“汉方”、“梅花”、“八角”、“葵花”、“僧帽”、“天鹅”、“足节”诸壶式。
崇祯年间,士人倡导浅尝低斟,流行小壶,惠孟臣创小型水平壶,容水60毫升至80毫升。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自然形壶、几何形壶、筋纹器和小圆壶这四类壶型都有烧造,筋纹形壶已开始被自然形壶所取代,自然形壶受到欢迎,同时较注重壶面的装饰,更多在壶面施釉或加彩绘装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陈鸣远。
清代初期,陈鸣远塑镂兼长,善创新样,技艺精湛。他的独到之处是用雕塑装饰于造型相结合,款式书法雅健有晋唐风格,作品类型分布甚广,归纳起来分为三类即茗壶茶具类、文房案头摆件及像生瓜果类小品,以文房雅玩为最,从而丰富了紫砂陶的造型艺术,发展了紫砂陶的品种。
陈鸣远的传世作品在国内外都有收藏。所创款式“岁寒三友”、“南瓜壶”、“包袱壶”、“梅桩壶”等。泥色有黄、白、紫砂、天青、乌黑、桃红、沙白、栗色、朱砂等。
清代乾隆时期,王南林、杨友兰和陈汉文等,为宫廷制作精细壶器用琺琅彩、堆雕和泥绘装饰,有的饰有乾隆诗句,华丽典雅,风格繁缛。此时壶器装饰,集工艺技法大成,书法、图画、图案,篆刻、浮雕、贴塑、镂空、镶嵌、彩铀、绞泥、掺砂、磨光,交替使用,因器而异,变化众多。
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这个时期文士与紫砂艺人交往甚密,出现了在壶上锥刻书画的风尚。紫砂壶的造型比较简单,为在壶的平面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陈曼生和杨彭年。
清代嘉庆至光绪年间,是紫砂壶造型艺术发展的转化期,此时以壶上镌刻书画为风尚。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并非陶人而是曾任县宰的文士陈曼生。陈曼生精于书画篆刻,紫砂壶受其影响,风格为之大变,式样渐趋典雅适古,大多是简单的几何造型,宜于壶面表现书画艺术。
创“十八壶式”,由名工杨彭年等制作,形制有“石瓢”、“半瓜”、“圆珠”、“合欢”、“合盘”、“井栏”、“传炉”、“葫芦”等样式,世称“曼生壶”。
当时紫砂壶艺呈现一派气象万千的景象,成为紫砂工艺史上的黄金时代,原因是文人的参与,名士与名士的结合,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与热爱工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
与杨彭年同时的陶人邵大亨,嘉道间宜兴上岸里人。他年少就享有盛名,杨彭年以精巧取胜,而邵大亨则以浑朴见长。但是邵大亨的盛名远不出乡里,壮年便死于战乱,故当时外省很少有人知道他。
他的传世作品有《一捆竹》、《鱼化龙》、《掇球》、《风卷葵》等,皆紫砂精品。
清代的制壶名手除上述的几位外,还有邵友廷、何心舟、陈光明、王南林、陈汉文等,都有过很多杰出的创造,各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在紫砂陶器中,茶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相”,外形典雅庄重。其线条清晰流畅,比例恰当,如壶之嘴、攀、盖、脚,本身既具优美的造型,又与壶身形成和谐完美的整体。
宜兴紫砂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其风格可以分为“文人风格”和“宫廷风格”,每一种风格中又有不同的名家流派之别。
明清两代参与紫砂艺术品创作活动的文人,差不多有近百人。其中著名者如陈继儒、董其昌、郑板桥、吴吕硕、任伯年等,都是书画大家。
他们参与其间,不仅使紫砂艺术品工艺精良,制作精致,更有奇巧的构思和浓郁的书卷气息,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
文人风格的作品以雅、精、文为主,讲究格调,不求华丽繁缛,追求淡雅和思致的并济。与此同时,对艺人的要求也更高了,即制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技巧和敏锐的领悟力。
可以说,文人风格的形成是文人雅士与名工巧匠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谓宫廷风格,最初是指清代一些紫砂壶艺匠人为迎合皇室贵胄和官宦豪权的需要,专事追求富丽奢华的作风,使一种日渐巧艳的壶艺风格流行开来。
它注重紫砂器的外表华丽,模仿景德镇瓷器中的彩釉装饰,或在坯胎上手绘、手刻,又佐以金属镶嵌装点,给人以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感觉。这与清代康、雍、乾时期整个社会比较安定、繁华,上层统治者崇尚富丽华贵的趣味相投。
[旁注]
均陶 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均陶美在釉色,绚丽多彩。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又以蓝均秋最为珍贵,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
供春 又称“供龚春”、“龚春”。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童。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宜兴金沙寺。书童供春给使之暇,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他便窃仿老僧之法,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
时大彬 明代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我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县宰 管理一个县的行政事务的官员。我国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的县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唐代县分三等,不再有令长之分,宋以后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叫着知某某县事,明清改称“知县”。
郑板桥 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50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阅读链接]
宜兴紫砂泥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宜兴丁山位于太湖之滨,是一个普通而美丽的小镇。传说很久以前,镇里的村民早出晚归,耕田做农活,闲暇时便用陶土制作日常需用的碗、罐。就这样,他们过着无忧无虑而又简单平凡的生活。
有一天,一个奇怪的僧人出现在他们的镇上。他边走边大声叫唤:“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们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僧人。
僧人发现了村民眼中的疑惑,便又说:“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吗?”
人们就更加疑惑了,直直地看着他走来走去。奇怪的僧人提高了嗓门,快步走了起来,就好像周围没有人一样。有一些有见识的长者,觉得他奇怪就跟着一起走,走着走着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
突然间,僧人消失了。长者四处寻找,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铸烧,神奇般的烧出了和以前不同颜色的陶器。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