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光——吴越神韵

吴越,是周朝分封的国名。吴,在今江苏南部;越,在今浙江东部等地。而我们常说的吴越文化,则是泛指江南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

吴越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传承着千百年来江南地区所积淀的历史文脉和地域风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其中,产生于太湖流域的吴歌、戏剧、评弹等,清新曼丽,能充分展现出吴越文化的基本特色。

此外,吴越文化的民俗风情乃至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有着或亲或疏的联系,又与吴越的许多历史、社会事象及各种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婉转激越的吴声歌曲

吴歌,又称“吴声歌曲”,是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在内的整个长江三角洲用吴语演唱的山歌、小调、号子等民歌。

吴歌多流传于民间,以表达生活劳作、民间风俗、男女情爱等为主要内容,多靠口口相传、代代相袭。

吴歌历史源远流长。约在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之子泰伯从黄土高原来到江南水乡,建了勾吴国并“以歌为教”。

《楚辞·招魂》即有“吴歈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吴歌编入《清商曲辞》的《吴声曲》。

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至明代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成《山歌》、《挂枝儿》。

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

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

吴歌和历代文人编著的诗、词、歌、赋不同,是下层人民创造的口头文学,带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韵文形式。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从内容来看,吴歌既包括情歌,又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等。

吴歌里又有“命啸”、“吴声”、“游曲”、“半折”、“六变”、“八解”六类音乐,其中后类是汉代以来有的。此外还有“神弦曲”,这是当地的民间祭祀乐歌。“吴声”中有一种依据旧曲而创新的编曲手法,称之为“变”。

吴歌以民间口头演唱方式表演,口语化的演唱是其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吴歌是徒歌,在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吟唱。其类型大致有引歌、劳动歌、情歌、生活风俗仪式歌、儿歌和长篇叙事歌等几种。

吴地山歌高亢嘹亮、婉转激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其中,常熟的白茆山歌、吴江的芦墟山歌、张家港的河阳山歌、相城的阳澄渔歌、太仓的双凤山歌等近年来一直活跃于群众的视野中。

常熟市白茆镇是“山歌之乡”。历史流传下来的有长工歌、荒年歌、莳秧歌、耘稻歌、摇船歌、风物歌、节令歌、仪式歌、古人歌和私情歌等,内容十分丰富。

白茆山歌的形成不会迟于《诗经》。据传,大约在4500多年前,一支良渚文化部族从北方迁徙定居在常熟古里镇白茆塘流域,山歌就离开北方大山,开始在江南的水边扎根。

白茆山歌语言朴素、自然流畅,曲调丰富多变;形式上既有三句、四句短歌,又有几十句甚至上百句的叙事长歌;内容上,有情歌、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地名歌、历史传说歌等类型,其中以劳动歌和情歌内容最为丰富、传播最为广泛。

在流传形式上,白茆山歌以平时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即兴创作、口耳相传为主,同时在一些特定场合也会以歌会形式集中展示,地方文献中屡见“东村唱响西村和”的记载。

芦墟山歌是流传于吴江一带用芦墟方言演唱的民间歌谣。很多当地的民间歌手都公认汉朝的张良、韩信是唱芦墟山歌的老祖宗。

史料中的记载则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清代末期以后是芦墟山歌的全盛时期。那时,过年过节无不举办赛歌会,歌声此起彼伏,彻夜不绝。

芦墟山歌一般以4句组成一个基本唱段,起句唱腔高亢明亮,尾字前必加唱“呜咳嗨嗨”衬词。但长歌也有破格的情况。长篇芦墟山歌《五姑娘》篇幅为2000余行,打破了“汉族无长歌”的结论。

芦墟山歌多为长工传唱,在莳秧、耘稻、罱泥、收割等劳作中自唱、对唱或一唱众和,借以抵御疲惫,抒发愁苦。后来,芦墟山歌从田野登上文艺舞台,崭露头角。

河阳山歌主要流传于张家港河阳山地区,它是古代东夷族中一支族部落的原创山歌。最早的《斫竹歌》定格于春秋以前的远古时代,《斫竹歌》与远古时期的《弹歌》同体同期,是我国第一首古歌的活体。

河阳山歌按歌词的行数分为4句头山歌、短山歌、大山歌和长山歌,内容几乎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劳动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等。

这些歌曲都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浸润着浓郁的江南风情,表达着人们朴素的情感和美好的向往。

河阳山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传和本传两种,其中,《汝河山歌》、《老姐嫁人》、《天门阵》、《荒年山歌》、《断情歌》、《沈七秀》这些原创的完整的原生态山歌都是历代传抄本。这些歌曲基本上都保留了明代以前的方言、俗语,好多方言在今已不知其解,但在这些本传及口传山歌中依旧保留着。

阳澄渔歌是流传于阳澄湖地区的吴歌之一,是人们在种田、捕鱼、恋爱时会唱的一种山歌。在阳澄湖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会摇船,不会唱渔歌,就不算是阳澄湖人”。

阳澄渔歌的形式为独唱或男女对歌,短的为4句,或10多行,长的一般不超过百行,内容大多以抒情与叙事为主。

双凤山歌是用双凤方言来演唱的一种山歌,主要流传于太仓一带,在元、明代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明代嘉靖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把昆山腔改成昆曲水磨腔时,曾从双凤山歌中吸取不少音乐素材。

双凤山歌按结构形式、演唱形式和传统习惯分类,大致分为小山歌和大山歌两种基本形式。小山歌结构简单,易学易记,是山歌中最基本的一种。

大山歌则比较复杂,是一种集体组合轮唱或一唱众和为主的对歌形式。大山歌由头歌和邀歌两部分组成,头歌通常由一名男歌手领唱,有歌词,邀歌起助兴作用,大部分只唱衬词,不表达任何意思。

吴文化地区孕育的吴歌,有其鲜明的特色,自古以来,通常是用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来概括它的特点。区别于北方民歌的热烈奔放、率直坦荡、豪情粗犷、高亢雄壮。

吴歌具有浓厚的水文化特点,和耸立的高山,宽阔的草原不同,它如涓涓流水一般,清新亮丽,一波三折,柔韧而含情脉脉,和吴侬软语有相同的格调,有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

[旁注]

周太王 是上古周族领袖,是西伯君主,其后裔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据推算,他是轩辕黄帝的第十五世孙、周祖后稷的第十二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

楚辞 是战国时代的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张良(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他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东夷族 东夷系指中原之东方人,是我国古代尤其是商朝、周朝时期,对东部海滨不同部族的泛称。东夷是华夏民族对东方民族的称呼,并非单指某一族群。在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

魏良辅(1489年~1566年),1526年嘉靖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始祖。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阅读链接]

关于吴歌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殷商末年,西周古公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了让贤给他们的三弟季历,一起从西岐南奔至荆蛮之地,建立了勾吴国。

泰伯和当地人一起“以石为纸、以炭为笔、以歌为教”,教育孩子们写字、读书、唱歌。泰伯把周族的诗歌和当地原有的蛮歌、土谣相融合,独创了“吴歌”,此后又吸收越、楚、齐等地文化精髓,培育成具有水乡特色、独放异彩的“句吴文化”,从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脉——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