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人进入了定居生活

杭州湾宁绍平原的南缘有一处十分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就是河姆渡。河姆渡遗址的南面是连绵逶迤的四明山麓,北面是一片平畴,西南就是碧波荡漾的姚江。

河姆渡人就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

7000年前的河姆渡地势低平,地表平均海拔高仅一米左右,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气候温暖湿润,是动植物的天堂。

河姆渡遗址所在的平原是“工”字形地质结构,具有良好的促淤功能。遗址的西部紧临江边有一座海拔仅9米左右、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小石山,当时的河姆渡人就依山聚居在小山坡的东面和北面。

特殊的“工”字形地貌使这里最先成为陆地,当周边还是一片浅海时,河姆渡已是一块“风水宝地”了。河姆渡先民正是借助“工”字形高地的优势,在这里栖息、繁衍。

河姆渡遗址河流沼泽密布,地下水位很高,一般不能采用半地穴式建筑解决居住问题,于是河姆渡人发挥聪明才智,开创了人类居住方式的惊人之举,即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一种以桩木为基础,构成高于地面的基座,再用桩柱绑扎立柱、架梁、盖顶的半楼式建筑,是巢居的继承和发展。

干栏式建筑的功能十分强大,首先可以避免野兽的袭击,一般性洪涝对其生命安全也不构成灾害,另外还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

河姆渡遗址木结构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干栏式房屋的建筑工艺已经十分科学。

在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遗迹中,最有影响的是出土了上百件带榫卯的木构件。河姆渡人的榫卯技术,把我国应用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了3000多年。

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在没有金属工具的生产条件下。仅以粗劣的石器和骨器,创造了多达10余种形式的榫卯,令人惊叹不已。

这种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不仅为我国所罕见,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杰作,被考古学家称之为7000年前的奇迹。

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而成,并创造了当时的世界上最发达的耜耕农业。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水稻的谷粒外形、颗粒大小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粒重远远超过野生稻,属于栽培稻的籼亚种中晚稻型的水稻,少部分属粳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谷壳,换算出稻谷应当在12吨以上。出土的稻谷数量之大,保存之好,不仅堪称全国第一,就是在世界史前遗址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河姆渡栽培稻较传说神农植稻早2000年,比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稻谷早数百年,填补新石器时代考古“有粳无籼”空白。

河姆渡的农具也十分先进,骨耜就是其中的代表。骨耜看上去很像现代的锨或铲,它的主要用途是松土,在河姆渡遗址共出土骨耜170余件。

河姆渡人还用动物肋骨制作了一大批劳动工具,如磨成锯齿状的骨镰、中耕农具鹤顶锄和谷物加工工具木杵等。

这些都表明,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发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普遍种植水稻的阶段。农业已成为河姆渡人当时主要的生产活动,它的稻作农业耕作形态堪称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耜耕农业。

在河姆渡遗址共出土了6支木质船桨和一艘陶舟,桨柄和桨叶用同一块原木削制而成,长63厘米至92厘米。木柄上刻着各种斜线组成的图案,精细美观,桨叶呈柳叶状,阻力很小,大小和形状跟现代游船的划桨很接近。

7000年前的木桨,不但在我国是首次发现,而且在世界上也属首例。

同时还出土了一只陶舟。该舟长7.7厘米,高3厘米,宽2.8厘米。陶舟两端有小孔,可以系缆,全舟下半部的弧形、轮廓自然流畅,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虽然河姆渡尚未发现完整的独木舟,但从遗址出土的独木舟的遗骸、木桨,可推知河姆渡先民能够制造出较为先进的独木舟。

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很多重要的古遗迹,而这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口木构浅水井,距今已有5600余年,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井。

这口井的井口为方形,边长约两米。河姆渡人在低洼处的水坑中部,先打入4排桩木,组成了一个方形的桩木墙,然后再将排桩内的泥土挖去。为了防止排桩向里倾倒,再在排桩上部套一个方木框。

排桩之上平卧16根长圆木,很可能是构成井口井架或为了加固井口而设置的构件。井底距当时井口地表深1.4米。在水井外围有一圈呈圆形分布的栅栏桩,在井内有辐射状的小长圆木构件和苇席残片等,据此推测水井上当盖有简单的井亨。

这个比较完整和高级的水井,是我国发现的属于最早的一流水井。它和河姆渡文化农业定居的社会经济生活是完全相应的。历史传说中的所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水井的发明,是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自从发明水井以后,人们可以在远离河流、湖泊的地方生活,开辟新的生活居地,可以战胜干旱的威胁,对于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毫无疑问,水井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河姆渡出土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为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等,陶器表面常有绳纹、刻划纹。

陶器上刻画的图案写实性强,手法夸张,想象丰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双燕比翼齐飞,小狗饱食后小息等。

出土陶器的经典之作是著名的猪纹陶。猪纹陶通体由炭黑色的陶制成,陶体呈长方形,但四角都具有一定的弧度,底是平的,两个长的边壁上各刻有一条猪纹,虽然线条较为简单,但形态却非常逼真。

这件陶器的胎质较疏松,器壁较厚,还处于陶器制作的原始阶段。猪的头部向前伸而且稍微有点低垂,猪的嘴很长,双目圆睁着,好似在寻觅食物。

猪的身上还刻有简单的圆圈和叶子似的花纹,脊背上的鬃毛簇拥着。从整体上看这头猪形状更像野猪,只是比野猪要温顺些,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

从这件猪纹黑陶钵我们可以了解到河姆渡人已经开始进入了定居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河姆渡的畜牧业水平,对研究猪的进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河姆渡人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原始艺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玉制作的装饰品,而玦、璜、管、珠、环等饰品大多用玉和萤石制成,开创了用玉之风的先河。

河姆渡人并不满足于对这种装饰类物品的追求,他们还发明了吹奏、打击乐器的发明,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些吹奏、打击乐器,有骨哨、陶埙和木筒等,其中出土的骨哨已达5孔。

河姆渡出土的雕刻艺术品也相当讲究,用料有象牙、骨、木等,设计奇巧,寓意更是十分深奥。最为神秘的就是一件神秘的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它是经过加工的象牙,部分已残缺,外形像一只展翅的蝴蝶。

牙雕长16厘米,宽5.9厘米。牙雕体的正面刻有精美图像,正中为光芒四射的太阳,用5个同心圆表示日面,园心附近有一个圆点,位置在日中稍微偏左。这件象牙雕刻的时间,大约距今六七千年。

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一件漆碗。这件漆碗,胎为木质,器呈椭圆瓜棱状,敛口,底有圈足。器壁外表有薄薄一层红色涂料,微有光泽。这种朱红色涂料经裂解后,涂氯化钠盐片,用红外光谱分析,其光谱图和马王堆汉墓出土漆皮的裂解光谱图相似。

河姆渡人已经学会了缝纫,出土的缝纫工具主要有骨针、细小的骨锥、管状针及小石锛等。河姆渡人的缝纫、纺织、编织技术已经比较娴熟。

河姆渡文化遗址如一座藏品极为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形象地展示了南方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真实情景。河姆渡先民的智慧与成就,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添上了最辉煌的一笔。

[旁注]

风水宝地 就是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就是符合风水学中“富”和“贵”原则和标准的地理位置或环境。

榫卯 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骨耜 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再用藤条捆绑固定。这样,一件骨耜就制造出来了。

夹炭黑陶 古代陶器的一种,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陶器的一大特征。陶胎中布满大量碳的晶粒,颜色墨黑,碳和泥是陶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玦 我国古代玉器的一种,环形,有缺口。在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后世常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决绝。

璜 一种玉器。大型璜做礼仪玉,中小型璜为佩饰玉。璜的纹饰,一般两端各雕成兽头形,以龙头、虎头为多;也有一端为头、一端为尾的,有龙形、鱼形等。璜的表面则有雕成鳞纹、云纹、鸟纹、三角纹等。

陶埙 气鸣乐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在周代奴隶制社会已相当流行,秦汉以后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阅读链接]

河姆渡遗址是河姆渡村的农民在村东北修建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

之后,考古人员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正式的发掘。首先,工作人员在探方里发现了一些木头,上面有人为加工过的痕迹,专家推断这是一口水井的井架。经过进一步发掘,验证了推断的正确性,并确定水井深为1.4米。

紧接着,考古人员在探方中挖掘出11座墓葬和3个灰坑,还有大量的陶片、石器。

这个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大部分是灰黑色夹砂和夹碳的陶器,这些陶器的质地比较粗糙,从表面留下的痕迹判断,它们应该是在距今6000年左右加工出来的。随后,在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时,在黑褐色的土层中闪出一些金黄色小颗粒,这些颗粒是炭化了的稻谷!在泥土中发现了许多骨制的耜。

接下来的发现更让人费解。考古人员除了挖掘出大量的石器、骨器、木器和陶器外,还发现了很多的木板、木桩和芦苇编织的席子。考古人员将这些木板、木桩及木构件、芦苇席子进行了复原,原来是凝聚了河姆渡人智慧结晶的干栏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