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古代文化遗址群

不尽长江,滚滚东来,在我国北纬30度线附近开辟出宽阔的流域范围。太湖就是长江下游南岸的一个大湖。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远古部族聚居的重要地区。

在这片肥田沃野上,分布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区域范围南达浙江省的钱塘江北岸,西北至江苏省常州一带。

马家浜文化因浙江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马家浜坐落在嘉兴市城南的南湖乡天带桥村,东北面临九里港,西至坟屋浜,南为马家浜,是一个三河交叉的平原。

马家浜文化类型在嘉兴市境内的重要遗址有嘉兴的马家浜、吴家浜、干家埭、钟家港;桐乡的罗家角、谭家湾、张家埭、新桥、吴家墙门;海宁的郭家石桥、坟桥港;海盐的彭城,平湖的大坟塘,嘉善的小横港、大往遗址等。

在太湖流域的苏、锡、常、沪、杭、湖地区中,有湖州邱城、杭州吴家埠、苏州越城、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埝、袁家埭、上海青浦崧泽下层和常州圩墩、武进潘家塘的下层。

在草鞋山遗址,发现由10个柱洞围成的近圆形的房基残迹,面积约6平方米。在马家浜遗址发现的是长方形房基,面积约20平方米,其东、西两侧各保存柱洞5个,南面一侧有柱洞3个。

上述两地房屋的柱洞中,有的还残存木柱或在洞底垫有朽木板。这种木板与柱础的作用相似。圩墩遗址出土有榫卯结构的木柱。

在邱城遗址发现的居住面用砂土、小砾石、陶片、贝壳和骨渣等混合筑成,还在居住区内挖小型沟道,附近有石筑的长条形公共烧火沟。

农业经济是马家浜时期主要的经济生活,特别是栽培水稻,培育出粳稻,是水稻种植的一大发展。

在圩墩遗址发现了一件残木铲,仅存铲身,两面削成扁平状,刃部较薄,应是掘土工具。收获用的石刀数量较少,而且制作也较粗糙。

作物主要是水稻,在罗家角、草鞋山和崧泽遗址下层都发现稻谷,经鉴定有籼稻和粳稻两种。罗家角第三、四层出土的粳稻,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粳稻遗存。

同时,在罗家角遗址还发现有籼稻。从粳、籼稻粒的数量比例分析,当时籼稻的种植比粳稻要发达。同时,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马家浜文化遗址不仅有相当多的稻谷遗存,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水稻田。

这些水稻田都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原生土上,包括草鞋山遗址的44块,绰墩遗址的46块,共计90块。这些水稻田的灌溉系统,可分为以水井和水塘两种灌溉系统,后者既可通过水口灌溉,又可排水。

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渔猎经济在马家浜人的生活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发现的骨镞,以柳叶形的居多。在马家浜、崧泽、圩墩等遗址的下层,都有大量的兽骨堆积。

如马家浜有的兽骨堆积厚达二三十厘米。圩墩的野生动物骨头有梅花鹿、四不像、野猪、獐、貉、蟹獴和鸟类、草龟、鼋、鲫鱼等;其中,梅花鹿、四不像和野猪的数量较多。

在一些遗址中还发现有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这些是人们从事采集活动的例证。

在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地共发现墓葬200多座。多为单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侧身葬等,多数头向北。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还发现有几座同性合葬墓,同一墓内的死者年龄相近。

在草鞋山有些死者头骨用釜、钵、盆、豆等陶器覆盖,有的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

随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无随葬品,其他的有多件,最多的为一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

随葬品大都是一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一件。食器以豆为多,其次为钵,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为多,或用鼎代釜。用生产工具随葬的只有两座墓,各放一件石斧。

有的墓还随葬玉块、玉环、玉镯等装饰品以及鹿角、兽牙、蚌壳等。

马家浜的陶器独具特色,分为3期。早期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红陶为主,陶器成形基本采用手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较少,主要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纺、附加堆纹及镂孔等,器型以釜为主。

马家浜出土的黑陶中有一件镂空黑衣陶壶十分精致,此陶壶器表施黑陶衣,撇口,短粗颈,折肩折底,圈足高而外撇,通体镂空装饰。此件镂空黑衣陶壶是马家浜文化的象征器。

马家浜文化中期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仍有一定数量的灰黑陶和灰红陶,以素面的为多,绳纹基本消失,器型仍以釜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少量的鼎和较多的豆,还有牛鼻形耳的罐。

晚期的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衣陶为主,主要器型是釜、鼎、豆。马家浜文化最独特的是一种“腰沿釜”,鼎足一般为扁平或铲形,甚至有的鼎足为鱼鳍形。

以腰沿釜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陶器,体型大,器形多,已出现了三足器和袋足器。

罗家角遗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也尤为引人在注意。白陶是瓷器的先祖,制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岭土,高岭土由于铁含量低而铝含量高,较红、灰陶耐得起高温。

白陶烧成后外形洁白美观,坚硬耐用,人们对高岭土的认识和使用,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

从制作工艺和焙制方法上看,马家浜的陶器是由手工捏制,泥条盘筑,轮盘旋制逐步发展起来的。

焙制方式的演变则更加漫长,最早是原始的篝火式,把制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四周围上柴火烧制,但温度不高,难以焙制大的器皿。

后来逐步形成陶窑。据考古学家推测,罗家角白陶应该是轮制的,否则不会这样光滑、均匀。焙制方法可能是用炉灶式。可见马家浜人的生产力水平比同时代其他部落要高得多。

当时的马家浜先民已经用磨制石器和骨角器开垦农田、栽种水稻、饲养家畜等。马家浜、罗家角遗址出土了很多磨光穿孔石斧、弧背石锛和角骨制耜、凿、锥和网坠等生产工具。

马家浜人不再是赤身裸体,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草鞋山遗址出土了3块炭化了的纺织品残片,这种织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纬线起花的螺纹编织,说明编织工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平,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织物标本之一。

从地面木构建筑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出土的遗迹来看,马家浜文化都表现出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打破了古代文明起源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逐渐向四周辐射的“一元”说。

[旁注]

钱塘江 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长588.73千米。钱塘江于上海市南汇区和宁波市、舟山市嵊泗县之间注入东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称为“之江”或“罗刹江”。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

草鞋山遗址 文化堆积层厚11米,可分10层,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至春秋吴越文化。整个序列几乎跨越太湖地区、乃至长江下游一带新石器时代至先秦历史的全部编年。堆积厚、内涵多,因此也被我国考古界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邱城遗址 邱城的东、南和西南部,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故称邱城遗址,分上、中、下3个文化层。下层,距今约6000多年,属马家浜文化。中层,距今约5000多年,属崧泽文化。上层,即城墙部分,夯土中伴有印纹陶、原始青瓷、红陶、黑陶和石器、铜镞、玉王夫、玉璜等,最晚的是印纹陶和原始陶。

绰墩遗址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正仪绰墩村,文化内涵从下至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另有唐宋时期遗存。是太湖地区发现的文化序列最为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一处重要史前文化遗址。

玉镯 我国装饰佩戴中的大件首饰,选材有翡翠、白玉、青玉、玛瑙、釉玉、黄蜡石等,正所谓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但尤以翡翠材质最为珍贵,翡翠不仅具有其他玉石优良的品质,更为突出的是能集多种颜色于一身,鲜艳迷人,其翠色是祖母绿宝石也不能相提并论的。

白陶 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商代晚期是白陶器高度发展时期。

龙山文化 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大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历城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阅读链接]

按照学术惯例,各种遗址文化大多是以首次发现及发掘地命名的。但马家浜文化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它的首次发现地并不是马家浜,而是在嘉兴市桐乡县一个叫“罗家角”的地方。

1956年,当地农民们在罗家角的水田里挖出了大批兽骨和陶片。当地农民没有看过动物遗骨,但听说过“龙骨”可以入药的事情,便纷纷将其拿到中药铺出售。

结果“龙骨”越掘越多,中药铺不收购了,农民就转卖给废品收购站。最后是收购站向文物部门反映,才使罗家角遗址出现在考古学家的视野里。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前往桐乡县罗家角调查,采集到石器、陶器、兽骨等若干,确定罗家角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但由于当时注重程度不够,只是加以保护。直至1959年马家浜惊世骇俗的重大发现之后,至1979年才开始了罗家角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