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人留下的生活用具

浦阳江是钱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龙门山脉和会稽山脉之间,上游形成一个河谷盆地。

地势平缓的河谷地带分布着一座座小山岳,上山遗址就坐落在其中一座名叫“上山”的小山丘上。遗址西侧为浦阳江支流洪公溪的古河道。

上山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年至11000年。

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碳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这一结论表明,上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保存丰富栽培稻遗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证明了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上山遗址内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在出土的陶器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85%的都是敞口盆形器。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

遗址发现大量的石球、石磨棒和石磨盘,考古界将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工具组合称为“工具套”,上山遗址的这一工具套就与原始的狩猎、采集和原始农业的复合性经济模式相对应,石球应该是狩猎的投掷物,石磨棒、石磨盘可以用来脱去稻壳,也可以用来碾磨块茎类食物以获取流汁状的淀粉。

我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浦阳江的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这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

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定居生活发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沿着浦阳江顺流而下,即可到达跨湖桥文化遗址。跨湖桥文化遗址,位于浙江萧山城区西南的湘湖村。遗址西南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

遗址南北均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过山岭可见钱塘江,南面为东西向连绵不断的会稽山余脉。跨湖桥遗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等,还在遗址中发现了灰坑、黄土台、残存墙体等建筑遗迹。

在出土的文物当中,陶器最为精致和独特,除器形规整匀薄外,主要指彩陶与黑光陶工艺。彩陶保存的鲜艳程度十分好,而且发现的完整器物较多,彩陶的分布位置及组合形态也十分清晰。

陶器的彩饰分为厚彩和薄彩两种,都施于均匀细腻的陶衣上。薄彩一般施于圈足盘的内壁,有红、黄、黑等色,从口沿向内垂挂的环带纹、半月纹最为普遍。

另外,还有一些双腹盘从上至下分层设组,各有题材,十分讲究。据考证,这类器物不是实用器皿,而是充任礼器、祭器。

最有特色的是厚彩,施于器物的外部,如罐的肩颈、圈足盘的圈足等位置。彩纹一般为以圆形镂孔为中心的放射线,肩颈部位多以组合纹饰出现,其中“太阳”纹引人注目。

在手法上,点彩别具个性,往往与条纹、波浪纹相配合。厚彩材质似乎加了某种作为黏合剂的泥料,脱落后留下的乳白色痕迹仍旧清晰可辨。

黑光陶一般见于豆、罐两类器物。跨湖桥出土的这种黑光陶主要是一些黑的器物,如钵类器,内壁十分光亮。这些黑光陶除了应用还原焰烧造技术外,还经过精心的打磨。

器物上常见周正的弦纹、棱纹,分明使用了轮制技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距今6000多年前才有了慢轮修正术,跨湖桥出土的陶器却把这一时间推进了1000年。

跨湖桥陶器的群组合也十分新颖。从器名上看,只有釜、罐、钵、豆、甑几种,但形态却完全是新的。如钵型釜、扁腹双耳罐、盅型钵、双腹豆。而且纹饰也愈加丰富与成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拍印的方格纹,而且多呈菱形。另外还有蓝纹、篦纹、指甲纹、戳印纹以及“工”字、“卜”字、三角形、方形、圆形等镂空形式。

出土的有机质遗物中,骨器数量不少,包括耜、镖、镞、哨、针、纬刀、簪、双尖叉形器及一些功能不明的复合工具。

骨耜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作,端部有圆形插孔用以装柄,成孔方式是用火烫灼后再行挖凿的。

另外,还有很多用动物肢骨的骨壁、肋骨加工而成的骨具,磨制精致。出土的一件骨针长9厘米,最大径不足0.2厘米,孔径不足0.1厘米。同时还出土了纬刀、双尖叉等纺织工具。

从出土的动物遗骨来看,跨湖桥的动物群包括鹿、猪、牛、狗、獾、鹰、鳄和豚等。猪、牛等动物的牙齿磨损度普遍较高,这是跨湖桥人肉食大多来自狩猎的证据,因为老迈的动物缺乏抵抗力,容易成为捕杀对象。这说明狩猎在跨湖桥时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很多木桨,其中一半是半成品,上面满是清晰的刀砍斧削痕。

数量最多的是木锥形器,尺寸近似筷子,中间稍粗,一端平头,另一端尖;另一种木锥的一端削成扁舌形。另外还出土了数件木“簪”。

遗址出土的石器也很有特色,器形主要有斧、锛、凿,还见有极少量的镞、石片形刀、石杵、磨盘等。石质多为青灰色的硬质沉积岩,附近地区无法找到这种岩材,应该从远方交换得来。

在跨湖桥遗址还发现了一件稍有残缺的绳纹小陶釜,口径11.3厘米,高8.8厘米,外底有烟火熏焦痕,器内盛有一捆植物茎枝,长度约5厘米至8厘米。

单根直径一般在0.3厘米至0.8厘米间,共20余根,纹理结节清晰,出土时头尾整齐地曲缩在釜底。从现象观察,当属因陶釜烧裂而丢弃的煎药无疑。

最为重要的是,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一艘独木舟,长达5.6米。

据考证,由于生活在濒临江海湖泊的自然地理环境里,跨湖桥人很早就发明了水上交通工具,舟船的制造和利用可以说是跨湖桥先民最伟大的贡献。

跨湖桥遗址是一处内涵丰富、文化面貌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为7000年至8000年,打破了长江下游原来所认识的史前文化格局,证明了浙江的文明史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的,为研究整个长江流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旁注]

湘湖 历史悠久,文化与自然资源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就有跨湖桥人在这里生产、生活。春秋战国时代,又有越国在这里争战。南宋以后,先后建有净土寺、隆兴寺、湘云寺等20多所寺庵。宋元明清历朝文人骚客钟情于湘湖,留下了几百首诗篇,而且结庐,建藏书楼,开书院,创造了风雅厚重的历史文化。

彩陶 也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最早在河南省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釜 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主、炖、煎、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锅的前身。

甑 是我国的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阅读链接]

跨湖桥遗址在第一次发掘中,发现了建筑遗迹和多处房屋遗迹。更为重要的是还发现了两座贮藏窖,里面贮满了橡子。但由于第一次发掘出土的文物较少,于是跨湖桥遗址被“冷冻”了10年。

第二次挖掘发现了文化层堆积。这次发掘的面积并不大,仅为350平方米左右,但挖出了一个远古垃圾场,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其中陶器复原器近150余件。

出土器物形态及其组合迥异于河姆渡、罗家角等附近地区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址,可明确为一个新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后经北京大学等5个不同的权威机构进行科学测定,一致断定跨湖桥文化距今为七八千年。

由于跨湖桥遗址被破坏严重,第三次开挖的探方大多处在遗址的破坏边缘,所以大都不完整,实际发掘面积约350平方米。但就在这里,却“驶出”了人类最古老的独木船。

后来,考古学家再次对跨湖桥遗址进行发掘。这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木器、骨器碎片,其中有保存完整的骨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