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刺绣工艺的传播

刺绣的品种繁多,仅吴越地区,就有苏绣、顾绣、锡秀、扬州刺绣和温州的瓯绣,而以苏绣和顾绣最为著名。

苏州坐落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苏州自古以精湛的传统织绣工艺闻名于世。

苏绣艺术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称绝于世,成为我国名贵刺绣艺术品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并称为“四大名绣”。

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江苏吴县的木渎、光福以及东渚一带的民间就有了刺绣工艺。从间吴县唯亭镇北草鞋山遗址出土的3块古老手工织成的葛布残片来看,吴地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具备了产生刺绣的物质条件。

在苏州虎丘塔、瑞光塔发现的苏绣经袱,绣工纯熟,古朴大方,据考证为五代至北宋初期的绣品。可知当时已有技术要求很高的平枪、铺针和接针等针法,苏绣在宋代已进入成熟阶段。

据《宋平江城坊考》,苏州城内有一条“绣线巷”,集中了多家作坊为刺绣业制造丝线。宋代苏绣艺术中出现了一种“发绣”,也称“墨绣”,即以人的头发代替丝线来刺绣。

这种技艺主要是用以绣佛像。发绣艺术长于“白描”,往往线条流泻,朴素高雅,洗练洒脱,别具一格。

明代中后期的苏绣艺术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更加提高了艺术品位。一大批具有绘画基础的女刺绣家,如马湘兰、顾媚、薛素素、董小宛、徐灿等,或精于绣佛像、人物,或擅长花卉、虫鸟,在刺绣艺术中融入浓厚的文人画风味。

其中最突出的还要数嘉靖间崛起于上海的露香园顾绣,以及顾绣中的杰出代表韩希孟。

韩希孟为露香园主人顾名世的次孙媳,她的丈夫顾寿潜师承董其昌。董其昌书画兼擅,一时号称江南翰墨丹青盟主。他曾在韩希孟刺绣作品上题跋,尤为赞赏韩绣殚精运巧,数年心力绣制的临摹宋元名迹册页8幅。

韩希孟从董其昌的画中悟出苏绣技艺,将画技绣艺熔为一炉,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后世苏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苏绣,进入全盛时期。

朝廷设苏州织造衙门,督造与差派锦、缎、刺绣等物品,以满足皇室生活和官绅商贾的要求,这就刺激了苏绣艺术的繁荣。至清代末期,绣庄数量迅速发展,无论艺术绣品还是民间刺绣,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清代苏绣艺术品种繁多,一时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画绣”中的名手,有以发绣见长的钱蕙善,《女红传征略》评其作品为“不减龙眠白描”。昆山赵慧君,吴江杨柳君,吴县曹墨琴等也都是各有专擅的苏绣名手,她们的作品往往有名人的边款和题跋。

在这众多闺阁名媛绣家中,华亭丁佩在刺绣之余,还著有一本《绣谱》,详细论述了苏绣艺术的技巧方法、工艺特点以及艺术价值等。

清代末年,随着西方文化渗透进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苏绣也吸取西方艺术中的一些营养,以丰富与发展自己。

于是,在清代末期,出现了一些敢于探索,锐意创新的苏绣名家。如沈云芝、华瑾、李佩黼等,就很有代表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沈云芝,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苏绣艺术家,也是一位苏绣工艺理论家和教育家。

沈云芝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

1904年,慈禧70岁寿辰,沈云艺绣了佛像等8幅作品祝寿。慈禧倍加赞赏,书写“寿”、“福”两字,分赐给沈云芝和她的丈夫余觉。

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嗣后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耶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一等大奖。

在沈寿的倡导下,江苏的苏州、南通、丹阳、无锡、常熟等地分别举办了刺绣传习所、绣工科、绣工会等。她曾先后到苏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课徒传艺,培养了一代新人。

其时著名艺人还有华基、唐义真、李佩敝、蔡群秀、张应秀、金静芬等,她们的作品先后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博览会”、“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苏绣主要品种,从大的方面来划分,有画绣和苏绣日用品两大类。日用品中,从生活小用品到室内用品,几乎无所不包;而苏绣欣赏品就更是数不胜数,摆件、挂件、立件、册页、肖像应有尽有。

从材料方面来分,主要有丝绣、发绣等。如从艺术性质来分,则有画绣、仿真绣、精微绣等。此外,苏州缂丝以生丝为经,彩色熟丝为纬,被称为“刻丝”,也可制成画绣般的作品,别有异趣,可以看做是苏绣的姊妹艺术。

这样多的品种本身就是苏绣的一个特点,它与苏绣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流变是分不开的。

苏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娟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

就苏绣的针法而言,极其丰富而变化无穷,共有9大类43种,主要有齐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切针、平金、打点、打子、结子、网绣、冰纹针、挑花、纳锦、刻鳞针、施毛针、穿珠针等。

采用不同的针法可以生产不同的线条组织和独特的苏绣艺术表现效果。

例如,运用施针、滚针绣的珍禽异兽,毛丝颂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采用散套针绣的花卉,活色生香,香味扑鼻,尽态尽妍;使用乱针绣的人像和风景,绒条组织多变,装饰味浓,艺术效果强,富有浓郁的民间、民族特色。

使用打点绣的绣品,则清静淡雅,极富诗情画意;运用打子绣的绣品,则具有古色古香、淳朴浑厚的艺术效果与技巧上的平、齐、细、密、和、光、匀、顺的特色。

苏绣融审美意趣和实用功能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艺于一体,其浓郁的吴文化意蕴和精巧绝伦的特技手法,足以令人赞叹不止。

[旁注]

湘绣 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虎丘塔 驰名中外的宋代古斜塔。始建于959年,落成于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塔内存有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艺术珍品。

顾绣 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因以名园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织造衙门 官署名。清代于江宁、苏州、杭州三府设织造衙门,各有织造监督一人,隶房织造外,并兼管机户、征收机税等事务,隶属“内务府”。清代文学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曹頫三代任江宁织造,曹寅妻兄李煦为苏州织造。

[阅读链接]

苏绣主要的传世名作有:《北宋苏绣经袱》、《明代彩绣罗汉册页》、《清代济公绣像》、《耶稣绣像》、《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拿破仑像》、《双面发绣寒山寺》、《明万历皇后百子衣复制品》、《苏绣金鱼》、《苏绣姑苏繁华图》、《英国女王肖像绣》等。

其中《耶稣绣像》为沈寿绣制,《拿破仑像》为金静芬绣制。前者在美国旧金山1915年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展出时获一等奖,后者获青铜奖章。沈寿绣制的《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与意大利国王和王后,此绣像又曾参加意大利都灵万国博览会展出,获“世界最高级卓绝奖”。

《济公绣像》也为沈寿制作,这是她探索“仿真绣”初期的作品。其余作品除宋、明两件古代作品之外均为苏州刺绣研究所制作。

《苏绣金鱼》和《苏绣长毛猫》分别获第五十六届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和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际春季博览会金质奖。

《明万历皇后百子衣复制品》,是苏绣艺人在考证、分析、测绘分解出土文物基础上精心仿制的,它的意义在于探索苏绣艺术历史上的工艺水平,同时也是对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一大贡献。据明史、考古、古代丝织品研究等方面的专家鉴定,此复制品绣作几可乱真,填补了刺绣工艺恢复古代文物原貌的—个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