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西汉时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被世人称为“历史之父”。

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在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因此,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受家庭的影响,司马迁从10岁起就能诵读古文。10岁以后,他跟随父亲来到当时的国都长安,学习经书和史学。

在都城长安,司马迁曾直接聆听著名学者、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等人讲经,跟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听董仲舒讲《公羊春秋》,谙熟了当时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理论,受益匪浅。此外,他还借助父亲太史令这样一个便利条件,阅读了大量古籍、经典、百家论著和皇家档案。

从20岁开始,司马迁便到全国各地进行有目的的游览考察。他南游江淮,北过齐鲁,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徐州沛县,观访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彭城,等等。他曾奉命出征西南夷,涉过巴山蜀水,一直深入到云南腹地而返。

在游历过程中,司马迁广泛接触到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既使他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为他以后撰写《史记》,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

公元前111年,司马迁的父亲去世。这对于司马迁来说是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其父临终前,要司马迁修一部史书。司马迁经过充分准备,于公元前104年开始着手撰写《史记》。但正当他专心致力于《史记》的创作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5000步卒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10000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被迫投降。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是为李陵辩护,有意贬低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并处腐刑。

司马迁并没有在狱中消沉下去,他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

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痛苦的思想斗争过程,对死亡的看法以及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决心。他说,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自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既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父亲的愿望,也死得像鸿毛一样轻不可言。

4年后,司马迁被赦出狱,从此更加专心写作。公元前91年,他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写成的《史记》这部不朽巨著终于问世了。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即公元前95年为止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班固的《汉书》、范晔和司马彪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共130卷,有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2列传,约52字。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明它除了建立通史体裁外,在文学方面,《史记》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首先,《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为我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

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由此可见,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等文学艺术形式,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

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对于《史记》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可以总结出以下三大特色:

一是精妙的叙事艺术。该书综合前代史书中各种体例,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由书、表、本纪、世家、列传,共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追根求源,详因略果;条理清晰。

二是精彩的人物刻画。平民被第一次列入史传;人物个性鲜明,且多维透视;利用“互现”法,即在一片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三是悲壮的风格特征。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浓郁的悲剧气氛;强烈的传奇色彩。

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影响是深远的。20世纪以来,司马迁与《史记》的学术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学者除了对司马迁生年、生平、家世和《史记》的名称、断限、体制、取材、篇章残缺与补窜等具体问题的考证之外,更加扩展了《史记》的综合集成研究。

他们以文献为本,汲取本土考古学成果,结合西方史学学理与方法,考证精严,论断谨慎,逻辑分析严密,极大地推动了大陆《史记》从“史料学”到“《史记》学”的进展,突破性成果较多。

例如王国维首用甲骨文、金文证明《史记》记载的三代历史为可信,从王国维与郭沫若同用汉简考证司马迁的生年到陈直的《史记新证》,都可看出考古文献得到了极大利用。

[旁注]

纪传体 史书的一种形式。司马迁首创。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孔安国 字子国,孔子十一代孙。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能读懂《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及《孝经》中的蝌蚪文,著《古文尚书》、《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太史令 也称太史,官职名,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属太常,隋属秘书省,唐属秘书省,元初设太史院时及明吴元年前称太史令。

李陵 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投降匈奴,汉朝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黄帝的后裔,季历之子。商纣时被封为西伯,亦称伯昌。其子武王姬发得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治理岐山50年,国力大盛。孔子称周文王为“三代之英”。

孙膑 我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曾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主要战绩是取得桂陵、马陵之战的胜利。著有《孙膑兵法》。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撰写成10纪,80列传《后汉书》,原计划的10志未及完成,以谋反罪被杀止。今本《后汉书》中的8志30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世袭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使社会形成稳固的血缘家庭。世袭制概念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很容易被普遍群众接受。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生于汉代的广川郡,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创立“楚辞”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著有《人间词话》、《曲录》、《观堂集林》等。

[阅读链接]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举行大规模巡行封禅时病了,经过汉武帝的允许留在洛阳养病。正好司马迁从长安匆匆赶去追随汉武帝,在洛阳见到了他奄奄一息的父亲司马谈。

司马谈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司马迁“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并要司马迁修一部史书。

司马迁俯首流涕,发誓把父亲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洛阳相会,竟成为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的生死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