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时期——小说巨匠

明清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世时期。明清易代变化之大,在文学领域引起了极其强烈的震动,小说家们在雷击般的生命感悟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如罗贯中、吴承恩和曹雪芹等人,而他们的作品,则成为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

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吴敬梓、李宝嘉和吴趼人等将文学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创作出具有讽刺和谴责意味的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家们,以他们的如椽巨笔,树立起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罗贯中始作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山东东平人,也有说浙江杭州或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他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罗贯中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有秦始皇统一天下,有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讲得最多的则是三国时的英雄关羽、赵云、张飞和诸葛亮等,这些人物在罗贯中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贯中长大后,为了增长知识和阅历,他离开家乡,到了大江南北。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许多三国时期的故事,而且大家说的都不一样,这使罗贯中非常糊涂。

他找来一本陈寿写的《三国志》,耐心地读起来,从中他了解到三国人物的实际情况。但民间有关三国的传说却是十分精彩。罗贯中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决定写一部关于三国故事的书。

为了写好三国故事,罗贯中拜访了许多文学家和诗人,向他们请教有关三国的一些问题。他还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都为他以后写《三国演义》打下了基础。罗贯中还特别注意向老人们请教。

经过3年的搜集整理,罗贯中已经拥有很多资料了。他决定开始写《三国演义》,但他又开始发愁了,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写。最后他采用一种前人没有用过的“章回体”方式来进行写作。历经数十载,一部巨著《三国演义》终于完成了。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写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验写成的。《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又经后人多次增删、整理,现在最流行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毛宗岗修改的本子。

《三国演义》讲的历史故事,从东汉末年的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280年司马氏统一中国为止,描写近100年的历史故事。

不但揭露了封建帝王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而且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激烈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愿望。

几乎所有的《三国演义》的读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即尊刘贬曹。就是尊崇蜀汉政权的刘备,贬低曹魏政权的曹操。其实,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于刘备,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而是由于刘备集团一开始就提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家的一统天下而不屈奋斗,不懈努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追慕。

罗贯中对于曹操,认为他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是“奸雄”的典型,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在这方面,作品对其恶德劣行的描写大多于史有据,并非有意“歪曲”。

而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没有随意贬低。

同时,书中展示了曹操任人唯才、礼贤下士、诗人情怀和远大志向,比较全面的呈现了曹操复杂的人物性情和思想政治品质。也讴歌了曹魏集团的一大批文臣武将的忠义、智慧、男儿气等,所赞美的人和事并不比刘备那边的少。

罗贯中之所以这样写,其实是写作的需要。因为作者要更好地表现小说里的矛盾冲突,势必要选出两个两个对立面,使读者感到善恶分明,立场明确,有更深刻的印象。

有对立面,才能显示主人公的种种才华。而我国的读者大多喜欢这样的模式,弱小的慢慢地变强大,读者的心就愈发的兴奋。这是写作的一贯模式。

此外,罗贯中因为抓住了“忠义”这个词,抓住了读者的心,才有了这样写的意向,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罗贯中只是在写小说,罗贯中并没有表立场。“尊刘贬曹”只是尊仁义道德等美好的人性美德,贬的是奸逆残暴等丑恶,并不是通常理解的政治倾向性上的“尊刘贬曹”。由此可见,“尊刘贬曹”其实只是读者自己的个人倾向。

除了对人性进行道德意义上的评判之外,《三国演义》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色的。

比如写官渡之战,先介绍两军力量的对比。袁绍兵多粮足,拥军70万。而曹操兵少粮缺,只有7万人。但是战争胜败不但决定于客观军事力量的强弱,而且还决定于主观指挥是否正确于是。继而再攻,各个击破。

相反,袁绍自恃强大,没有利用兵多粮足的优势、结果大败而归。根本原因是指挥不当。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其他如赤壁鏖兵、夷陵之战等,都写有声有色,雄伟壮阔,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和教训。后来,很多军事将领把《三国演义》当做军事教科书来学习、运用。

在《三国演义》中,有关政治、外交、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读者从中也将获益不浅。

就文学影响而言,《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自罗贯中把三国历史写成小说以来,文人纷纷效法,各取我国历史一段,写成各种历史小说。于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

明代比较有名的历史小说,就有《东周列国志》、《杨家将演义》、《说唐》、《精忠传》等等。直到现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近几年出版的《五千年演义》等,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三国演义》为如何写作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基本经验。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作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赤壁之战等等,在历史上,真有其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以及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等,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就是“七分事实”。

历史小说的创作,在涉及历史之时,原则上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可杜撰或捏造。否则,就不是历史小说了。但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不等于三国历史,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作虚构的,夸张的。不但历史上不存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献密计黄盖受刑”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等事件。而且,就是对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也不是从《三国志》里照搬到《三国演义》中来。而是作者依据对人性的道德评判思想给予加工改造。有的加以美化、神化,有的加以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已是艺术典型。这就是“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的结构、构思宏伟严密,情节曲折变化而又脉络分明。它既以人物为中心,又描写出战争双方的战术战略,书中一些战争场面。如“三英战吕布”、“赵云七进七出”、“赤壁大战”、“火烧连营”等场面,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狡猾奸诈的曹操、鲁莽的张飞、重义气的关羽、少年老成的周瑜等都栩栩如生,至今他们的形象还生动地留在人们心中。

《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章回体小说新纪元,为我国以历史题材为题的文学作品铺开了道路。其内容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精彩故事,影响民俗文化,其中有些内容可用来教育后代。

总之,《三国演义》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作品。但它也有种种不足。如否定农民起义的错误立场,封建迷信等等。然而它毕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旁注]

卫青 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谥号“烈”。

霍去病 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也留下了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的佳话。

章回体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余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故事内容。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裴松之 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人。后移居江南。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

乌桓 我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

关羽(约160年或162年~220年),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的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关羽乘势北伐曹魏,威震华夏。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阅读链接]

施耐庵在写《水浒》的时,他每写出一回,先交给罗贯中阅读,并虚心听取意见。罗贯中也总是坦诚相待,反复斟酌其中的章节,仔细推敲文字,向施耐庵提出修改和补充见解。

当施耐庵遇到写不下去的故事情节时,便找到罗贯中一起商讨。当时在外人看来,罗贯中只是施耐庵患难与共的家人,而实际上,他们是推心置腹的益友。

在《水浒传》创作的整个过程中,罗贯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给予施耐庵巨大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