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文坛鼻祖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这个时代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时代,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文化浪潮中,文学成就斐然。

左丘明发微探幽,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这两位大家卓立千古,很好地运用我国上古时期的春秋笔法,充分体现了隐晦曲折而蕴含褒贬的特色。

子夏以传播儒家经典闻名

子夏(公元前507年~前420年),姓卜名商,字子夏,又名卜子夏,春秋时期的晋国温邑人。后人多称其字,是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在“七十二贤”中名列第四位,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代儒学宗师。

他擅长于文学,对诗有深入的研究,能通其义理,著有诗序。他开创的“西河学派”培育出大批经国治世的良材,并成为前期法家成长的摇篮。许多后来儒学的经典都被说成是由他流传下来的。

子夏出生在一贫穷人家里,公元前483年,他来到鲁国拜圣人孔子为师,并跟着孔子周游列国。

在此期间,子夏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的结论。

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据说,子夏才气过人,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在孔门弟子中,子夏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对“六经”皆有修养的弟子之一。为创立和光大儒学做出了不朽的业绩。儒学的创立,不得不归功于孔子。然孔门弟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实扮演了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的划分可以孔子的去世为界。

在孔子去世之前,可以把他们看成是同孔子一起创立儒学的开创者;孔子去世后,他们便成为儒学的传承者与发展者。

当时,子夏是最有资格统领孔门弟子的。然而因子夏性格所致,使其与其他弟子不能友好相处。他在孔子去世之后策划推举有若而未果,只好离开孔门,前往他国聚徒讲学。

子夏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记取历史教训,防止臣下篡夺,宣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和“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等观点。他把“仁”作为教育学习的中心内容。极力宣扬“忠孝节义”。

他认为择妻应重德不重色,事亲应竭尽全力,事君要不惜身,交友要言而有信。只要能做到这几点,便符合仁的规范了。

同时,子夏还有一定的民主平均思想。他在《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他在答魏文侯问乐中说:“修身齐家平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子夏的著述甚丰。东汉经学家郑玄说:《论语》子夏撰;《诗序》和《易传》也出自他的手笔。他还解释发挥了孔子所著的《诗》、《书》、《礼》、《乐》等儒家经典著作,传授了《诗》、《春秋》。

子夏主笔编撰了孔子的言行集《论语》,成为儒家“四书”之首,又为《诗经》作序,为《易经》作传,为《礼义》作文,完成了“五经”注疏。在其以后收徒授学中,创造了章句教学之法,即在文章中加标点符号,并分章分段分句讲解,为儒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他还著有《卜子书》、《子夏易传》、《圣门十六书》、《周易卜商传》等。

[旁注]

鲁国 我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武王伐纣,歧周代商。武王发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鲁公即鲁侯。先后传25世,经36位国君,历史八百余年。

儒学 又称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我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忠孝节义 指中华传统美德,四字美德:忠、孝、节、义。忠、孝是我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泛指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高密人,为汉尚书仆射郑崇八世孙,东汉经学大师、大司农。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阅读链接]

传说,子夏死在山东,人们把他的灵枢往老家抬。当时因为交通不方便,棺材重,路途远,把大家累得汗流浃背,直喘粗气。

走到董杨门南地的时候,大家停下来歇息,这一歇不要紧,忽然刮起了狂风,直刮得飞沙走石、日月无光。风停以后,大家睁开眼睛一看,棺材不见了。

原来,狂风卷起了一个大土堆,把子夏的棺材埋住了。

人们都说:“这是老天爷点的穴。”于是就把子夏埋在了董杨门村的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