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写历史绘声绘色
左丘明(约前502年~约前422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春秋时史学家。
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著有《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很多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对左丘明的姓名有很多观点。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还有观点认为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
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或在其前,又说他失明或无目,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瞽蒙。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深得世人尊敬和爱戴,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据说山东省肥城是左丘明食邑。左丘明死后葬于肥城。
《魏书·地形志》记载:富城有左丘明墓。清雍正三年,为避孔子名讳,奉旨“丘”旁加“阝”改为邱氏,故左丘明之后改丘氏为邱氏,今肥城市石横东衡渔村邱氏皆为左丘明的后人。
左丘明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他也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其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所记鲁国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并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骙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8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和《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它长于记述战争,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我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者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
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然后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其母梦见天使与之兰,怀孕而生穆公,故名之兰。《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
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预叙即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在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
如“成公十六年”写鄢陵之战“楚子等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东汉经学家服虔、西晋时期著名学者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丘明晚年时眼睛出了毛病,不得不辞官回乡,不久就双目失明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侯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名著《国语》。《国语》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全书21卷中,《晋语》9卷,《楚语》2卷,《齐语》只有1卷。《周语》从周穆王开始,属于西周早期。《郑语》只记载了齐桓公商讨东迁的史实,也还在春秋以前。
所以《国语》的内容不限于《春秋》,但确实记载了很多西周、春秋的重要事件。从传授渊源来看,可以认为是左丘明所作。《国语》出自的记录,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原始史料,因此司马迁著《史记》时就从中吸取了很多史料。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从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国语》语言质朴,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在记言和虚构故事情节中,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此外,《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从而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北魏著名史学家崔鸿的《十六国春秋》、清代史学家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
[旁注]
瞽蒙 乐官。古代乐官多为盲人,故称。《周礼·春官·乐师》中说:“瞽蒙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瞽蒙也指盲人。宋代王安石在《上执政书》中说:“盖闻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聩、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尽其才。”
鲁隐公 名息姑,鲁国第十三代国君。鲁国首任国君伯禽是当年订立周朝规章礼仪的周公旦的长子,所以鲁国一向被认为是与周王室最亲且最有地位诸侯国,是所有诸侯国中保留周礼最完整的“礼仪之邦”,鲁国的国史也是最完备的。
十三经 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
周穆王 名姬满,姬姓,名满,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最著名的则是《穆天子传》。穆天子东征西讨,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但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
智伯 名荀瑶,又称知襄子,由于智氏出于荀氏,故《左传》又称之荀瑶。姬姓,智氏。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智氏家族领主。他于公元前475年成为晋国执政,此后欲灭同列卿位的赵、魏、韩三家并取代晋国。后被赵国赵襄子擒杀,智氏就此衰落。
崔鸿(478年~525年),字彦鸾,北魏著名史学家。历官尚书兵部郎中、司徒长史、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度支尚书、青州刺史等。卒赠镇东将军。主要成就是著作了《十六国春秋》。
吴任臣(1628年~1689年),本名吴志伊,清代历史学家、藏书家。精天官、乐律、奇壬之书,为顾炎武所推重,与吴农祥齐名。武林称“二吴”。取家藏图书,搜唐代后诸霸国事为《十国春秋》114卷。另有《山海经广注》。
齐桓公 姜姓名小白。我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国力强盛。又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阅读链接]
左丘明深得后世尊敬。左丘明逝世不久,人们即将他著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并代有修葺。汉初,肥城置县伊始,就在县城兴建“左传精舍”并立重修碑。
唐太宗李世民颁《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封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
元代著名学者张起岩称左丘为“盲于目而不盲目于心者”。明世宗朱厚璁追封左丘明为“先儒”,敕建墓门坊,并亲书“先儒之墓”。清礼部确认丘明之谪孙为世袭奉祀生,并赐祭田1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