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高用问答体解说史事
公羊高,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儒家典籍《春秋》三传之一《公羊传》的编撰者。
《公羊传》用问答体解说《春秋》所记史事,着重从政治而非历史学的角度阐述这些记载的是非观,并把它看成孔子政治理想的体现,作为指导后世帝王行事的准则。
公羊高,是《春秋公羊传》的作者。这是专门解释我国古代的儒家典籍《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该书系由孔子弟子子夏传给公羊高,公羊高子孙继续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始由公羊寿与胡毋生(子都)写定。所以《公羊传》的作者,史学家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唐初儒家学者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但比较起来把定稿人题为作者更合理一些。
《公羊传》约44000字,其中情节较为完整、算得上历史故事的有30多个。所记事实,有的与《左传》大同小异,有的详略不等,也有的为《左传》所无。它们给读者一个突出印象是语言更加通俗、叙写更为具体。
这是由于《公羊传》形成于战国后期,著之竹帛乃在汉初,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师生授受以口耳相传为主。这样就使之带有口头讲述的特征,甚至夹杂一些民间传说的味道,而不同于《左传》语言之简劲峻洁,书面化,典雅化。
同时,《公羊传》引述历史故事,都是为了说明《春秋》的微言大义,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每一则都是先解经而后述事,和《左传》以记事为主並且往往不加判断的情况有所区别。
《公羊传》的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镇压的一面,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和大一统服务。《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它也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作为儒家经典,《公羊传》备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教科书和科举取士的考试内容。在唐代被定为小经,在宋代被定为中经。并被列入“十三经”中。
[旁注]
颜师古(581年~645年),字籀,以字行,唐初儒家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父亲为颜思鲁。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
著之竹帛 指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在我国古代最初的时候没有纸,古人便用竹帛书写文字。“著之竹帛”指的便是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左传》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公元前722年,迄于公元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名刘启,汉文帝刘恒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无庙号。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阅读链接]
关于《公羊传》的作者到底是谁,有三种说法。
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说:“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胡毋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孙弘亦颇受焉。”
在这三家中,尽管董仲舒是佼佼者,即他对《公羊》的阐发比胡毋生与公孙弘深刻,但始终只是《公羊学》中的一派,并非是《公羊》学的唯一宗师。特别是,东汉《公羊》学的最大代表何休,在其名着《公羊解诂》中,明确胡毋生是《公羊》宗师,而一个字都未提及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