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寓精微哲理于文章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或称列圄寇、列圉寇,即今河南省郑州人。战国前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先后著书20篇,10万多字,今存《汤问》、《周穆王》等8篇,共成《列子》一书,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占一席之地。列子后来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宠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的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
他的妻子埋怨他不接受别人送的粮食,但列子认为子阳并不真的了解自己,他是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来的,说不定以后会听别人的话怪罪自己呢!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子因拒绝过子阳而得以安然无恙。
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崇尚玄学,据说修道炼成御风之术。据史籍记载,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张湛《列子·序》认为,列子玄学思想在于“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在列子看来,人应摆脱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相传列子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
古代小说集《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这一天,乘风畅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
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
事实上,《庄子》一书中常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无名人”、“天根”,当然都虚构夸张之词。这些记载虽然夸张,但也间接反映了列子道家学问的精深和列子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
一个人能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的精神境界,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令人羡慕的。
《列子》一书的成书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列子稍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第二阶段,汉代学者班固在此基础上补充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8篇之数;第三阶段,东晋学者张湛据自己祖上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8篇,编撰成今本《列子》。
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补充整理编撰者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历三时而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
尤其是在晋代,当时的玄学已成风气,从张湛所编撰的《列子》中,不难看出当时学界思想动态对《列子》一书的渗透式影响。
今本《列子》版本不下几十种,而且各版本内容相差不远,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书中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子、庄子。
《列子》全书8篇,140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102个。
如《黄帝篇》有19个,《周穆王篇》有11个,《说符篇》有30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列子》里面的许多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都不乏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纪昌学射》和《薛谭学讴》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还有情节离奇的《妻不识夫》告诉人们,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列子·说符》中有个《关尹子教射》的故事。列子学习射箭,射中了靶子,去请教关尹子。关尹子问他知不知道能射中靶子的原因,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就让他回去再练。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关尹子又问他为什么能射中靶子的原因,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这才认可,并教导他: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凡事只有知其所以然,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办好。
此外,在《列子》一书中,列子认识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会产生影响,会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黄帝》篇中讲道:
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在这一段文字中,《列子》十分详细地论述了原本与人和谐相处的禽兽,因为人的活动而使这种状态受到影响。从太古之时的“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到帝王之时的“见人而惊骇散乱”再到末世的“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与动物和谐关系的破灭。表达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中人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一种担忧,是对人类自身活动的一种反思。
在寓言的运用从这一点上,《列子》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远远超越《伊索寓言》。
此外,《列子》中的成语以“四字格”作为其典型形式,且大部分为联合式结构,其中大部分以寓言性成语为主,体现出浓厚道家思想。《列子》成语对古汉语知识的保存和后世双音词、成语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列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亦值得研究。
《列子》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我们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为当今社会主义的和谐风习与全民健康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列子》是有必要认真阅读的。
[旁注]
郑国 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西周末封于郑,在近畿之棫林,今陕西省凤翔南,后迁拾,今陕西省华阴市,后东迁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附近。其疆域约有今河南省北半省之中部。
玄学 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张湛 字处度,高平人。东晋学者、养生学家。撰有《养生要集》、《列子注》、《冲虚至德真经注》等。在《列子注》中说“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往往与佛经相参”。说明当时玄学已受到佛学影响。
壶子 即壶丘子,名林,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子之师。《庄子》里说世间最高深莫测的人,莫过于壶子。壶子曾经教导列子抛掉所有不良爱好,返璞归真,走自己的路。
关尹子“关尹子”只是以官代名而已。关是指老子出函关的关,守关的人叫关令尹,名字叫喜,所以称为关令尹喜,后人尊称为关尹子。相传西出函关时,函关守令尹喜久仰老子大名,所以盛情款留,希求指教。老子为留《道德经》五千言,骑牛西去。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潜心20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阅读链接]
列子生前御风而行逍遥游,终得成仙升天,给后人留下了八卦御风台。八卦御风台在郑州东的高岗上,为一八角形高台,上绘八卦图,旁有列子塑像。
那里山高林密,云缠雾绕,风吹树响,站在御风台前,望着列子爷像,真能感觉到几分神风仙气。故郑州人将此景色谓之“卦台仙景”,列入郑州八景。
后人来瞻列子祠,游御风台,佩服先贤的高风亮节,羡慕列子的御风而行,不由慷慨赞叹,吟诗题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