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不衰
至清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最终形成。而在此之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民族融合,这也促成了武术的交流与传播,光彩夺目的少数民族武术,成为中华武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也可以这样说:中华武术是以汉民族武术为主体,融汇多种民族武术形式而形成的。
早在先秦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就精于骑射,《文献通考》记载:
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稍长,则射狐兔,食肉。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急则人习攻战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
在武术界颇有影响的“射柳”,就是匈奴民族古老的习武活动。《汉书·匈奴传》记载:“秋,马肥,大会林。”颜师古注:“林,绕林木而祭也。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木尚树柳枝,众骑驰三周乃止”。绕林木驰马骑射,这种活动即“射柳”。在辽、宋、金、元各代比较盛行,史书中多有记载。
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和骑射本领对内地影响颇大,赵武灵王就倡导“胡服骑射”,《史记》记载赵武灵王的话说:“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之社稷,奈何?”
他不顾众人的嘲弄,决心改变中原民族宽袍长裙的服装,换上便于习武的短裙窄袖,从而使国力大增。赵武灵王的做法吸取了北方民族尚武强悍、勇于战斗的精神,是民族武术相互交流的一个典型例证。
以后历朝历代都很注意学习少数民族高超的武艺。一些地处偏远的民族,在生存竞赛中,锻炼出了武勇蛮健的体魄和高强的武艺,如《乐府歌》中曾记述了一位女中英雄秦可休:“秦家有妇女,自名曰女休。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左执白阳刀,右据宛景矛。”一手拿刀,一手持矛,飒爽英姿。
《晋书》记载秦世宗符健,其母梦大黑熊而受孕,“及长勇果使弓马”。符健的儿子符生,生下缺一目,儿时,符健嘲笑他,“生怒,引佩剑自刺出血”,可见其勇猛。“及长,力举千斤,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恒温之来伐也,生单马入阵,搴旗斩将者前后十数。”
一些少数民族尚武的传统长盛不衰,其中回族武术、苗族武术,土家族武术、傣族武术等少数民族武术形式深受练家喜爱,魅力无穷。
回族,即穆斯林,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回族武术十分发达,其主要的武术项目有散手、长兵、短兵、拳术、鞭杆、龙爪钩、五虎群羊棍、查刀、查枪等器械和套路在汉族武术中很少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回族鞭杆是由牧马鞭索发展起来的,由一根齐眉棍上缚一绳索,索端系一重约750克的钢镖。回族武术在历史上名声显赫,传说朱元璋起事时队伍中有很多回族将领,正是依靠这些穆斯林战将,朱元璋才得以建立明朝,所以民间有“十大回回保国”的说法。
著名的查拳,据传是由西域穆斯林查密尔创建的。当时他应诏东征倭寇,途经山东冠县张尹庄时身染重病,住在一户回民家中,受到精心医护。
痊愈后,查密尔传拳术一套,以示谢意,当地回民遂将这套拳称之为“查拳”,以纪念这位传拳之人。从此查拳便流传开来,冠县也被称为“查拳的故乡”。
清代时,穆斯林为了保卫自己的民族和信仰,各地穆斯林在清真寺中设置习武场,每日礼拜后在一起习拳弄棒、切磋武艺,使回民武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众多的武学大师。
河北沧州回族武术家吴钟,雍正时被誉为“北方八门拳术之初祖”,擅长刚劲的八极拳,大枪也闻名于世。
1735年,他曾三破少林寺,寺僧钦佩他的武功,赠锦旗一面,上书“吴钟大枪世无双”,他还两次与康熙第十四子允禵比武,接连两次在允禵眉尖上点白,而允禵竟无察觉,由此,“神枪吴钟”的美名流传天下。
苗族武术在苗语中称为“舞吉保”,源远流长,勇其源,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角抵”,在湘西苗族聚居地流传着“蚩尤拳”,演练者头带牛角,身披棕甲,腕套虎爪,保持着古老的民族风格。
在历朝历代,虽然苗族武术经常受到压制,但生命力特别旺盛的苗民,为了生存,仍然暗中习武,并与生产工具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罕见的兵器。苗民的“牛皮铛”,用牛皮滚包扎实,缝口上涂猪血、生漆,里面灌气,富有弹性。
据说“牛皮铛”的发明者石老岩与一教头比武,教头用棍“独劈华山”,石老岩用牛皮铛架格,只听“嘭”的一声,棍不翼而飞;第二回合,石老岩将气放掉,似一根软皮带,一个“顺水推舟”缠住来棍,轻轻一带便收了过去,令该教头赞叹不已。
苗家拳法结构紧凑、手法众多,讲究后发制人,特别重礼义、讲武德。苗家拳出手有“四用四不用”之说,即生死关头用,一般不用;路见不平用,忍得过去不用;首犯我者用,不犯我者不用;辱我族者用,一般欺我不用。
苗家收徒也有“三教、三不教”之规:温柔者教,好事者不教;知礼重义者教,亡命之徒不教;诚实本分者教,好色贪杯者不教。
苗家还有一种有名的“苗家双环刀”,仅尺余长,贴袖掩藏,用时瞬间亮出,锋利无比。
据史书记载,苗寨中有人得子,其亲家便送上顽铁一块,由匠人制成刀的粗胚,埋入泥沟。以后每年取出锻冶一次,至小孩长到16岁时开刃,赶一头水牛快步走来,一挥刀牛头便悄然落地,而牛居然不觉疼痛,前走10多步才轰然倒下,足见刀之犀利。
[旁注]
社稷 社在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祇,这是农业之神。后来“社稷”就成为国家的代称。
乐府 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时期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清真寺 伊斯兰教建筑群体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唐宋时期称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寺”、“回回堂”、“礼拜寺”,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将“礼堂”等改称“清真寺”。
武德 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
[阅读链接]
我国幅员辽阔。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武术饶有趣味,如彝族燕尔新婚之时的武打,令人耳目一新。
古时候,彝族盛行抢婚,其中就掺杂有武打,《东川府志》记载:“将嫁女,三日前,持斧入山,伐带叶松树,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至,两家械而斗,婿直入屋中,挟妇乘马疾驱走。女母持械杓半淅追逐浇婿,大呼余族同逐女,不及,怒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