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棍僧协助建立大唐
617年,隋朝的唐国公李渊、秦王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乘关中空虚,占领了隋都长安。次年,隋炀帝被杀,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号称“唐”。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天下仍处于群雄割据之中,最使李氏父子担心的是郑、夏势力的发展和存在。原隋大将王世充盘踞洛阳,号称郑国皇帝,势力十分雄厚。另有河北窦建德也在极力招兵买马,扩大地盘,号称夏国皇帝,二者成了唐政权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620年,李世民以太尉、尚书令、秦王等身份率兵出关,征战王世充,大军屯于北邙山,而后寻机向王世充外围据点进攻。
征战之初,唐军进展并不顺利,为调动当地各种反郑力量,善于动脑筋的李世民特意给置于王世充辖区的少林寺住持僧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劝说少林和尚认清大局,顺乎正义潮流,帮唐军征战王世充。
此时的少林寺众僧,饱尝了隋末动乱的打击之苦后,寺院重建尚未完善,众僧聚集在少林寺西北的柏谷庄,守护着那里寺院的百顷良田。
唐郑两军对垒,王世充处于战争需要,对要地柏谷庄进行了强制性占领,并命侄子王仁则驻军把守。他们依靠险要地形,建立军事工事,进而企图吞并少林寺赖以生存的唯一庄田。
少林寺僧对此虽早有不满,可又无可奈何。这时恰遇唐郑两家交锋,又早闻李世民的英明,少林寺僧众也就暗中作了唐军的帮手。
620年9月,李世民大兵向洛阳逼近,围困洛阳城不放。同时还继续对洛阳外围王世充势力进行打击。李世民派大将王君廓攻克了郑军要点。
李世民初来乍到,进兵不利,在一次观察作战地形时,被郑兵俘虏,囚禁在洛阳城的大牢里,他的弟弟李元吉带兵来救,又被王世充打败,情势十分危急。
这个消息很快被少林僧人听说了,全寺上下不甘心再受王世充之欺,决心冒险救下李世民。
一天夜里,少林寺的“十三棍僧”凭着对洛京地形的熟悉,摸到了洛阳城下,这13个和尚分别是上座僧善护,都维那僧惠玚,寺主僧志操,以及昙宗、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满、丰。他们在城墙根底下去掉了平时绑在身上练功用的“重身”沙袋,一个个身轻如燕,很快爬上了城头。
志操和尚以往常出入洛阳,大街小巷都十分熟悉,大伙就跟着他左拐右转,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大牢。这里戒备森严,往来巡逻的兵丁很多,和尚们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抓了几个喽啰提到僻静处盘问,弄明白了李世民被关押的位置和掌管钥匙的情况。大家在大牢外搭起人梯,昙宗领着智守、普胜等人进去救人。
当时正是深夜,昙宗舔破窗纸发现管大牢钥匙的百总正趴在桌子上打呵欠,就以迅雷之速推门进入,把那家伙捆了个结结实实,搜出了钥匙。守牢的狱卒也是不堪一击,几位和尚略施身手就将他们制服。
李世民带着一具大枷,正一脸疲态地靠着墙根坐在地上,突然看见几个年轻和尚到了跟前,正待发问,昙宗连忙摆手,止住了问话,随手拿出钥匙开了大枷,蹲下身去背着李世民出了大牢。
他们当即拿定主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兵分两路,一路护送李世民出城,到洛阳桥头相等;一路去捉拿王仁则。
在善护带领下,昙宗、明嵩等5人,穿过伊洛街口,见有三四个郑兵在一座高楼前游荡,便抓住其中一个,让他领到王仁则院前,又想办法打开了房门。
当时,屋内的王仁则正在喝酒取乐,忽见有人进屋,劈头就是一剑,昙宗来个镏金沙飞掌,拨过来剑,闪进屋中,两人就在屋内相斗起来。几个回合,昙宗伸手抓起一泡菜缸上的石磨照着王仁则砸去,只听“啊呀”一声,王仁则倒在地上。
昙宗一脚踏在王仁则身上,明嵩进到屋里,用绳子将王仁则一绑,昙宗像扛粮食袋子似的,往肩头一放,顺手抓起了桌上一方玉印,五个僧人一同赶往洛阳桥。
再说志操他们,在官马棚牵了十四匹战马,接应营救李世民的一路人后,将李世民扶上马,破门来到洛阳桥头等候。
不多时,昙宗扛着王仁则来到桥头,翻身上马,用胳膊夹着王仁则,14匹战马直向西而去。
这时天就快亮了,守城的士兵正值松懈之际,大伙齐声呐喊着扑上前去,杀散了兵士,打开城门,往嵩山方向疾走。
不久,一名郑将骑马领兵追了出来,志操和尚回身一招“只燕穿云”,将他打落。就这样且战且退,后来,唐将秦琼赶来支援,将李世民顺利接回了唐军大营。
13个少林和尚把俘虏到的郑将王仁则和那块玉印,一并交给了李世民,便得胜回柏谷庄去了。
少林寺的“十三棍僧”冒险救出了李世民后,又在随后唐郑两军再次对垒的时候,从寺里带了500僧兵,悄悄地穿过轘辕关,直抄郑军后路。唐军大受鼓舞,锐不可当,迫使王世充不得不归降了李世民。
为感谢少林众僧的战功,李世民登基以后,“嘉其义烈,频降玺书宣慰,赐田四十顷,水碾一具,即柏谷庄是也”。
621年4月,唐政权对13位战功突出的少林和尚不但均有赏赐,而且封昙宗为大将军。这是一个莫大的光荣。为传颂这一光辉荣耀,少林寺还特意竖一通《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立传,向后人炫耀这一丰功伟绩。
碑的正面左上方“世民”两字为李世民以亲笔草书嵌入。碑的阴面附有13位立功和尚的名字,此碑虽经千年风雨,但至今完整屹立,字字行文,历历在目。
在少林寺,还有一通名为《少林寺新造厨库记》的唐碑,其中对少林僧参加唐郑之战的原因也给了明确的说明:“赐田于开皇,若乃顺天应人,擒盗助信,摧魔军于充斥,保净土于昏霾。”撰文者顾少连把郑军称为“魔军”,那么,少林僧兵和唐军也就相应成了顺天应人的正义之师了。
少林寺在修法传灯的过程中,对助唐立功受赏的事件还不断地进行美化和修饰。他们演义“少林十三僧”助唐立功为“十三和尚救唐王”立功,并在寺内多处绘制图画,炫耀少林武僧们的辉煌之举,张扬少林武僧的功绩与威风。
与少林寺形成武装力量相应的是,以观世音菩萨愿力信仰为核心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开始流行,并一直延续至14世纪的元代末期。
盛唐时期以来,禅宗教法盛行,成为汉地佛教主流。自此,少林功夫立足实用、注重技击的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此时,少林寺规模空前扩大,寺产颇丰。保护寺产安全及重要社会活动,对武僧们的技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武,成为寺僧们重要的生活内容。
如唐代的圆静和尚,自幼习武,善练刀、枪、鞭术,尤善气功,众称铁汉子。30岁后皈依少林寺,号称“铁和尚”。
根据少林寺武僧谱记载,少林刀术即起源于圆静和尚,如“圆静善马挥刀……(敌)首级遍地血成河”,就反映了圆静和尚的高超刀技。这说明少林刀术也是寺僧们为了健身自卫,在防盗护院和实际作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少林拳术套路大部分在36个动作以内。套路短,组合招式严密紧凑。整个套路练习所用时间短,目的是为了练习者在练功中能集中全身之能量,一气呵成,利于每个招式功夫的增长。避免套路太长而使其因体力不足勉强敷衍的缺陷。
少林拳法讲究“拳打一条线”。直线的运动,有利于进退速度。练功时,少林功夫套路的起、落、进、退、闪、展、腾、挪等都在一条线上运动。
少林功夫的招法运用上,有“老嫩”之分。老者指招式太过,嫩者指招数不及。招式的“老嫩”影响出招发力。因此,少林拳法为避免老嫩之弊,采用非曲非直之法。发一拳一掌,其力量最大之瞬间在非曲非直之间。
若将拳掌发“老”,即伸直,成了强弩之末,只剩余力罢了;若将拳掌发“嫩”,即仍曲臂,乃发力之初、意、气、力、刚生之时,其力大部分仍被困在丹田内。
[旁注]
洛阳 位于河南省,洛水之北。洛阳地处中原,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李世民 (599年~649年[1]),唐代第二位皇帝,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被各族人们尊称为天可汗,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回合 源于我国古代车战主要形式。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成为“合”。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来,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然后两车再驶近而“合”。
秦琼 (?~638年)。唐代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我国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
[阅读链接]
在历代皇室的支持下,少林僧人“昼习经典,夜练武略,修文不废武备”,习武同实战紧密结合起来。一部分少林和尚实际变成了皇家所供养的特殊军队,习武性质也较前大不相同。
“谈玄更演武,礼佛爱论兵”的风气成了少林寺世代相传的特殊宗风。明代诗人徐学谟在其《少林寺杂诗》中说得好:“怪得僧徒偏好武,昙宗封为大将军”。
的确,自唐太宗击退王世充,赐昙宗官,僧人练习武艺更加勤勉,少林僧兵自此走上了直接为皇家服务的道路,在以后的朝代里,少林僧或接旨去镇压“反叛势力”,或消灭民族败类,或出征抵御外来侵略,功功过过间而有之,习武宗风,代代相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