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崇尚角抵与手搏运动

先秦时期称之为角力的徒手搏斗,至秦汉时期发展成一种新的并带有娱乐性质的武术活动,称为“角抵”。《太白阴经》卷六《教旗图篇》记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饰,而秦更名为角抵。”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是时二世在甘泉,方做彀抵、俳优之观。”可见角抵与角力的渊源关系。裴驷集解引劭语释道:“角者,角材者;抵者,相抵触也”;“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说明角抵是一种徒手竞争,主要以摔法和体力进行竞争。

秦代角抵,只限于摔法,以较力为主,更多地用于表演和娱乐,广泛流传于民间和宫廷。汉代初期,刘邦为了与民休息,曾一度罢废角抵,但却没有禁止住,至武帝刘彻时期,反而极力倡导,更加兴盛。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又记载:“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可见当时之空前盛况。

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强盛,百姓殷实,统治者乐于炫耀国力,角抵成为向外宾夸示的工具。《汉书·张骞》记载:“大角氐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而角氐戏岁增变,其益兴自此始”。“岁增变”,每年变化,花样翻新;“其益兴”,角抵越来越兴盛。

《后汉书·夫余国传》中也记载了东汉顺帝以角抵招待外国宾客使者的情况。

《汉书·金日传》还记载了一场精彩的角抵场面:

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止勿格。日摔胡投何罗殿下。

在描述中,“胡”的意思是“颈也,摔其颈而投殿下也”,东汉时期名士孟康认为“胡昔互,摔胡,若今相僻卧轮之类也”,据考据,“相僻”就是相扑,由此推知,角抵就是相扑,也就是摔跤。

东汉时期,杂技、武术、舞蹈、幻术、角抵等文体活动并称“百戏”,角抵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百戏又称“角抵戏”。张衡《西京赋》称赞角抵“临迥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

陕西发现有一块秦汉墓中的铜牌,上刻有表现角抵场面纹饰:两人赤脚站立,或抱腰、或扳腿,相互抱摔,形态逼真传神。

三国时期,角抵更是花样翻新,出现了女子摔角,妇人相扑,虞溥《江表传》记载:三国时东吴之国之君子小皓,曾“使尚方以金作步摇假髻以千数,令官人著以相扑,早成夕败,辄使更作。”、“金步摇”是古代妇女使用的首饰,带上首饰相扑,可见这种活动以观赏为主。

秦汉时期手搏作为一种攻防技击术,广为流传。从秦代开始,手搏比赛就比较正规了。

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秦墓中有一件木篦,上面有漆面,画面上有3个男子,均上身赤膊,不穿短装,腰束长带;右边两人正在进行手搏比赛,左边一人手往前伸,似是裁判。值得注意的是手搏双方的装束和后来的相扑极为相似,两者似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汉代时,手搏称为“卞”或“弁”。《汉书·甘延寿传》记载“延寿试弁为期门”。“弁,手搏也。试武士用手搏,以手固实用之术也。”很明显,手搏和角抵是两个类型的不同的项目。

汉末魏初人苏林说:“手搏为卞,角力为戏也”,唐代人颜师古认为:“手搏为卞,角力为武戏”,清代人王先谦注:“今谓之贯摔”,种种资料表明手搏是不同于角抵,而是综合运用踢、打、拿的搏斗技术。

[旁注]

李斯 (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代丞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参与制定了秦代的法律、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张衡 (78年~139年),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相扑 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秦汉时期叫角抵,又名“蚩尤戏”,南北朝至南宋时期叫“相扑”。指两人在场地中角力的一种格斗技,一方将对手扳倒或推出场外即为胜者。宋代宫廷御用之相扑手,乃御前卫队左右军士,名为“内等子”。

[阅读链接]

角抵和手搏的技术实战性较强,《水浒传》中自称:“三代相仆为生”的没面目焦挺,与李逵争斗时,第一回合“手起一拳”,把李逵打了个“塔墩”,第二回合是“肋罗里又是一脚”,把李逵“踢了一跤”,这种打斗方式和相扑、摔跤都不同,倒是类似于武术中的相扑和柔道,也类似于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