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秦汉剑术蓬勃兴起

庄子名周,是继承老子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武术也有很大贡献,比如他将道家理论发展到剑术上,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要想取胜对手,必须虚实变换,诱使对方陷入圈套,犯错误。

剑,被称作“短兵之王”、“百刃之君”,它便于携带,利于近战,是防卫的最好兵器,同时,剑制作精美、舞练潇洒,是人们尚武的标志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人们盛行好剑之风。

剑的起源古籍有记载认为源于原始部落时代,黄帝之时,开采首山之铜,铸造了剑。民间也流传一些传奇故事,演绎剑的起源,凄美感人的当数干将、莫邪舍身铸剑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得到越王允常赠送的3把宝剑:“湛庐”、“盘郢”、“鱼肠”,非常珍爱。鉴玩之后仍不满足,访得名师干将,命铸剑。

在妻子莫邪帮助下,采得五山精铁,六合金英,使童男童女300人,积炭为山,鼓风冶炼,历时3日,铁水就是不到火候。情急之下,莫邪纵身跃入,终于炼成两柄宝剑,先成者为“阳”,后成者为“阴”,为纪念莫邪,阳剑取名“干将”,做方块形龟纹,阴剑取名“莫邪”,做水纹形散纹。

剑成后,干将将阳剑藏了起来,只将“莫邪”献给吴王。吴王得剑后以石相试,果然应手而开,据说虎丘的试剑石就是当年试剑的地方。后来,吴王得知干将藏剑,派人去取,并嘱如不得剑,当即杀之。

使者找到干将后,索取宝剑,忽然剑从匣中跃出,化为青龙,干将骑在背上,升天而去。吴王自此更加珍惜“莫邪”。

吴王死后,“莫邪”也便下落不明。直至600多年后的晋代,宰相张华偶见“斗牛”星间一股紫气,便召天象家雷焕询问。雷焕说是宝剑的剑光,在豫章丰城一带反射。

张华当即封雷焕任丰城县令,寻访宝剑下落。雷焕到任后,发掘出一石函,打开果见一剑,以南昌西山的土擦拭,光彩四射。从剑文上知是“干将”。

传说张华乘船过江,忽视所佩“干将”跃入水中,急使人下水寻找,见两龙张须相向,使人惊恐而退。从此“干将”、“莫邪”两剑便永不再现。

我国已发现的剑,最早是商代的铜剑,即河南陕县虢国贵族墓葬中的四柄青铜剑,四川奉节发现两把战国时的“巴式剑”,铸造工艺已经比较先进,剑身铸有图案纹绵。

尤其是在湖北江陵县发现的历史名剑越王勾践剑。此剑是铜制,剑刃经历千年仍然锋利无比,剑茎上满厘丝绳,有两道箍,首作圆形,剑身近格处有两行蜡金鸟篆体铭文:“钺王鸠浅自乍用剑”,即“越王勾践自作剑”。

越王勾践剑确是剑中珍品,据传是匠人欧冶子制造。勾践被吴打败以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灭掉吴国。关于越王勾践剑,古籍中也有记载,《越绝书》写道:“勾践乃身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昔者,越王勾践有宝剑王闻于天下。”这柄剑在湖北江陵的楚墓中,大约是楚国占领越地后作为战利品带回的缘故。

铜剑以后又被铁剑取代,江淹《铜剑赞》序说:“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即不克给,故以铁足之。铸铜即难,求铁甚易,是故铜兵转少,铁兵转多。”

最早的铁剑是在长沙一座古墓中发现的春秋晚期的铁剑,工艺水平又有较大提高,淬火锋利,式样别致。铁剑代替铜剑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剑身由最短的如北京琉璃河发现的17.5厘米到最长如衡阳发现的那柄1.4米,威力大增。

据《左传》、《国语》等史书记载,当时的名剑有“湛卢”、“大夏”、“龙雀”、“纯钧”、“莫邪”、“干将”、“鱼肠”、“胜邪”、“巨溯”、“龙渊”、“豪曹”等,割玉物如割泥。拳谚说“一寸长,一寸强”,剑身由短变长,两侧剑刃能更好地发挥劈、撩、扫、斩等技法,促成了剑术和剑法的多样化。

剑术发展较早,流传甚广。孔子的学生子路就非常喜欢剑术,据《家书》记载:“子路戎服见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

剑术多以斗剑的形式出现,当时贵族以观赏斗剑寻欢作乐,他们豢养剑客。

《庄子·说剑》描写斗剑场面:“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日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肺肝”,庄子对此大加抨击,认为“无异于斗鸡”,无所用于国事。但是,在民间剑术却得到了健康发展,出现了众多剑术高超的武术家,如越女、鲁石公等。

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耕食于峨眉山中。他模拟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据说学徒甚众。

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们称之为“白猿祖师”。他还创有“猿公”剑法,并传剑越女,称之为“越女”剑法。而后世峨眉武术正是发源于此。越女,是春秋战国民间武术家,精于剑术,剑术理论也非常精辟,对后人影响颇大。

鲁石公的剑道也超类拔萃,汉代刘向《说苑》对此有记载:

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昀穆无穷,变无形象,复柔委从,如影如响,如龙之守户,如轮之逐马,响之应声,影之象形也。闾不及,呼不及吸,足举不及集,相离若蝉翼,尚在肱北,眉睫之微,曾不可以大息小,以小况大,用兵之道,其犹然乎。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鲁石公出神入化的高超剑术。

武林有“剑走青,刀走黑”的谚语,“青”,是轻的通假,指轻捷便利,交手之时,能干净利落,快速敏捷地防守和进攻,谓之“走青”。剑的特点就在于身薄而轻,且为直身,因而基本剑法劈、利、扎、撩、点、崩、截、抹等都是这种特点的必然选择。

剑这种兵器在战场上攻击力有限,这不如攻势厚沉的大刀,《武备志》中有“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于阵”的说法,表明了剑不再适合实战需要的情况,很有道理。

战阵拒绝排斥了剑,而剑并未绝迹,反而制作更加精良,技法更加精妙,被人称为“诸器之帅”,原因是剑具有了比其他内涵更加丰富的功能。

剑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就神圣化了,人们在剑前冠以“宝”字,称之“宝剑”,将剑视作“神兵”、“神器”,王公贵族均备名剑,佩剑之风盛行。

《古今刀剑录》记载:夏禹之子启“铸铜剑”,“上刻二十八宿文”,秦始皇有“定秦”剑,汉高祖刘邦有“赤霄剑”,汉文帝有“神龟”剑,王莽有“神剑”……统治者得名剑甚至成了君权神授的象征。

刘长卿诗《宝剑篇》“自然神鬼伏,天子莫空弹”,谭用之诗《古剑》“铸时天匠待英豪”隐隐表明了这种意思。

三国时袁绍梦见神仙授给他一柄宝剑,醒来后果然发现宝剑就放在卧室里,取来一看,剑上铸有铭文“思召”两字。

袁绍找人解释,解释者说,思通丝,丝与召就是绍字,袁绍听罢喜不自禁。这个故事里,剑明明白白是受命的象征了。

更神奇的是剑还常常传达出一种预言。东汉光武帝刘秀,尚未发迹前,在南阳鄂山得一把宝剑,上面的铭文为“秀靶”。后来刘秀果然得了天下,自己铸了四柄宝剑上面都刻有“中兴”,但自己刻的没有用,后来便“一剑无故自失”,东汉也在灵帝手中名存实亡。

剑毕竟还是兵器,秦汉时期,不仅佩剑之风盛行,而且精于剑术的人颇多,特别是一些文人学士,如司马迁“在赵国者,以传剑论显”,武将就更不用说了。剑道在这个时期出现较复杂的招式,出现了竞技性质的比赛,竞争激烈。

如《典论》记载了曹丕与邓展的一场比赛:一天,曹丕与邓展一起饮酒,席间谈话说起了剑术,曹丕指出了邓展的一些错误说法,并向邓展表示,若不信服,可以较量一番。

邓展当时稍有醉意,经曹一激不甘示弱,当即表示愿与之较量。

考虑到真剑会失手伤人,两人就用甘蔗作为剑,没几个回合,曹丕3次击中邓展的臂膀,引起旁边观者的哄笑。

邓展不服气,要求再比,在第二轮比赛中,曹丕以败招引诱邓展,邓果又中计,被曹丕中门面。

据说曹丕曾师从洛阳名师王越,经过勤学苦练,剑术炉火纯青,所以才战胜了剑术老道的名将邓展。

[旁注]

庄子 (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一生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我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

鱼肠剑 也称“鱼藏剑”,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5把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相传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以刺杀吴王僚,故称鱼肠剑,是为勇绝之剑。

《左传》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传文比左氏《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说苑》 又名《新苑》,刘向著,共20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逸闻轶事,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

《武备志》 明代大型军事类书,是我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体系宏大,条理清晰,体例统一。它将2000余种各朝的军事著作分门别类,每类之前有序言,考镜源流,概括内容,说明编纂的指导思想和资料依据。

曹丕 (187年~226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操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8岁能提笔为文。220年正月,曹丕继任丞相、魏王。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

[阅读链接]

在我国古代,剑是武、武备、武功、武术、尚武精神的象征。可以说了解了剑,也就基本了解了我国武术的真谛。

如《五代史》还记了一个传说:成都有一个叫朱善存的人,世世代代传下一柄宝剑,天下太平时,剑长便长出“神芝”,天下兵乱时,剑则吐“黑烟”,日期与暴乱发生的时间一天不差。剑已经是一种权威、威仪、力量的象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