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你从哪里来
记得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一所城市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测试,老师问一个从未到过农村的孩子:“你知道吃的米和面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粮店来的。”“粮店里的粮是从哪里来的呢?”“不知道。”你觉得幼稚可笑吗?
其实,虽然今天你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快要毕业了。如果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数学是从哪里来的?”你会不会认为是从教科书上来的呢?或者是从数学家的头脑里想出来的呢?那么,数学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知道吗?你能说清楚吗?
你可知道,你在小学学过的和将来升入中学还要学的数学知识——算术、几何、代数、三角,是人类从远古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才获得的。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二、三百万年了,可是直到二、三万年前,才建立起初步的数和形的概念,积累了一点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幼儿园孩子们学的那些简单的数与形。大约在公元七世纪欧洲最有学问的英国学者倍达曾经说过:“没有比算术四则再难的了!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学的算术、几何、代数、三角直到 400 年前公元十六世纪才完备起来。可是到了公元十八世纪,人们还对分数感到头痛。这就是说,你在学校的几年里,学完了人类二、三百万年里通过生活实践积累起来的数学知识!这真了不起!可是,当你回忆当初扳手指头数数的时候,你是不是感到当时真是太幼稚了呢?”
你知道算术的“算”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吗?
1954 年在湖南长沙一座战国晚期的楚墓中,发掘出一个竹笥(si),里
面装有 40 根长约 12 厘米的竹棍,这就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筹。到了十三世纪人们用竹棍把算珠穿起来,制成了一直到今天仍流传使用的算盘,用它来计算、加、减、乘、除,这就是小学数学的四则计算。
人们最初的计算只是数数。数过去,再数过去,这就是加法:数过去, 再数回来,这就是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和经验, 人们总结出便于记忆和提高计算速度的加法口诀⋯⋯七四一十一,七五一十二,七六一十三,七七一十四,七八一十五⋯⋯
后来人们注意到一种情况:几个相同的数相加,例如二个九相加得十八,三个九相加得二十七⋯⋯九个九相加得八十一。于是人们为了简便总结出乘法九九口诀。可见,乘法只是加法的简便算法。那么,知道“二五一十” 这句乘法口决,十里有几个五,几个二呢?这就是除法。可见,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由于加与减、乘与除是互逆关系,所以可以利用加法口决计算减法,用乘法口决计算除法。在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分数,可以把分数颠倒相乘。同时除法也可看成是减法的简便计算。
(彭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