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东南亚
一、印度尼西亚
被称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以它旖丽的热带风光、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观光客,使他们在这片充满着神话色彩的土地上流连忘返。而它那些多姿多彩、散发着南洋情调的传统音乐艺术更使游客们沉醉销魂。每当夜幕降临,从椰林掩映的大小村寨送来飘忽不定、错落有致的音乐时,人们不由得萌发出置身于仙境之感。正因为如此,印尼的传统音乐,特别是甘美兰已成为东方艺术中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一种,因而也成为印尼用以招徕旅游者的重要手段。
(一)爪哇与巴厘岛的甘美兰音乐
作为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者,甘美兰分布的范围很广,各地的甘美兰的乐器名称、乐队组成、音乐结构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在音阶、调式、乐器功能、演奏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而其中最典型体现出这种音乐艺术特点的要数爪哇和巴厘岛的甘美兰。
1、甘美兰与东南亚的锣群文化
甘美兰(Gamelan)这个词是爪哇语,它既指以金属敲击乐器为主体的合奏音乐,同时也指演奏这种音乐的乐队。这种乐队组合形式不仅存在于印尼, 而且也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由于在这些国家的传统乐队中锣的数量很多,而且在合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者们称这种具有普遍性的音乐现象为锣群文化。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各国的锣与中国汉族的锣形状不同。其吊锣与我国傣族的铓锣相似,边缘较宽,锣面中央有一鼓包, 悬挂在木架上演奏,是节奏性乐器;而其水平放置的锣则呈带盖的锅状,单个平放在木支架上的是击节奏用的,而按一定音高顺序将多个锅状锣排列在一个长木架或藤圈上的排锣或围锣则是合奏中的主要旋律乐器。在东南亚各种类型的乐队中印尼甘美兰锣的数量最多,作用最为突出,所以人们把它作为锣群文化的代表。
关于甘美兰的起源,在印尼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古时候天神降临爪哇岛, 他铸造了一个铜锣,以向众神发号施令。不久诸神反映说,一个锣所发出的信号太简单了。于是又铸造了第二个锣,过了一阵事务增多,两个锣也不够用了。这样天神又铸造了第三个锣,这样由三个锣分别发出的音响便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信息内容。后来天神率众神离开爪哇,当他们再次回到这块土地时,发现这里已住满了人类。于是他们便敲锣奏乐,与人同乐。这虽然是神话,但却告诉我们一些有关甘美兰历史的事实:第一,甘美兰最早的乐器是锣;第二,锣是由单个向多个发展的;第三,最早锣是为传递信号的, 后来才用于奏乐;第四,锣的演奏与祭祀天神有关。
而从考古材料出发,学者们普遍认为东南亚的锣群文化起源于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以及越南、缅甸北部的铜鼓,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演变为东南亚的各种锣,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则是以各种锣为中心再加上其他金属敲击乐器和管弦乐器而构成的大乐队。这种乐器组合形式的最终完成大约是公元 16 世纪的事情。它很快在爪哇、巴厘以及其他一些岛屿普及开来,同时也成为各地苏丹王炫耀权威与财富的重器,其中以梭罗和日惹两个宫廷所收藏的甘美兰最为著名。
2、甘美兰的乐器与乐队
甘美兰乐队的乐器组合因地而异,通常大型的乐队由以下这些乐器构成:
- 锣类:
- 大吊锣
其形状与我国傣族的铓锣相似,直径为 75~100 厘米,悬挂在木架上以木槌击奏,常成对使用,两锣之间的音程为 5 度(见图 1)。它在合奏中只有在段落结束时才击奏,但印尼人却把它置于至尊地位,演奏前要向它敬香, 赋予它以神秘色彩
图 1 大吊锣
- 中吊锣
它的形状与演奏方式与大吊锣相同,只是比它小一些,直径为 45~75 厘米。通常乐队有 3 个中吊锣。一些乐队还有数量不等的小吊锣。
- 锅锣
其形状象一个带盖的锅,单个水平放置在木架上,直径 35 厘米,高 27 厘米,大乐队有 5~6 个,音高各异(见图 2)。还有一种小锅锣,它的形体比大锅锣略小,声音略高,通常用两个。
图 2 锅锣
以上 3 种都是节奏性乐器
- 排锣
它是旋律性乐器,由若干个音高不同的小锅锣,分两排按一定顺序放置在木架上构成(图 3)。奏斯连德罗(5 声)音阶的排锣由 10 个,奏培罗格
(7 声)音阶的排锣由 14 个小锅锣组成。在大乐队中这两类排锣又各有高、中、低音之分,彼此相差 8 度。在一些民间乐队中也有将这些锅锣排成一长列的。
图 3 排锣
- 排琴类
这是甘美兰乐队中另一类重要乐器。
- 木琴
由悬挂在木架上的 21~22 块长短厚薄不等的木片或竹板构成,长约 150 厘米,用两根前端呈车轮状的木槌击奏,音域达 3 个 8 度以上,其音色清脆透明,适合演奏各种装饰性音型。
- 金属排琴图 4 金属排琴
由固定在共鸣箱上的 6~7 块铜或铁板构成,以木槌击奏,音域为 1 个 8 度(图 4)。其音色透亮,穿透力强,宜于在合奏中奏核心旋律。大乐队中金属排琴有最低音、低音、中音和高音四种,彼此相隔 8 度,故音域实际上
达四个 8 度。
- 共鸣筒金属排琴图 5 共鸣筒金属排琴
它有 11~14 块较薄的金属板,每块板下都悬挂一个竹或铁制的共鸣筒, 置于一木架上(图 5),音域为两个 8 度左右。它亦有高、中、低音之分。该乐器音色柔和,余音袅袅。
- 管弦乐器
- 列巴布
甘美兰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它有两根按 5 度定音的丝弦,琴杆细长, 共鸣体呈心形,其下方有一支柱,琴弓在弦外。
图 6 列巴布
- 切连朋
拨弦乐器,结构与演奏方式与我国筝相似。共鸣箱呈木船状,长约 95 厘米,上面有 14 对丝弦,斜置在有四个支脚的木架上(图 7),以右手弹拨, 左手按弦。在一些地方还常用它来伴奏民歌。
图 7 切连朋
- 竖笛
用一根长 30~50 厘米的竹管制成,上开有 4~6 孔,吹口处常缠有一个藤圈,以此调节吹口的大小,演奏方法类似于中国的箫。
- 鼓类
甘美兰中使用的鼓都是双面鼓,横置于木架上,用双手分别击鼓的两面, 左手击强拍,右手则以掌心和指尖击鼓面的不同部位,奏出音色不同的鼓点。在乐队中鼓的作用非常重要,乐曲的开始与结束以及段落的转换都由鼓来指挥。在大乐队中有两个大小不等的鼓。
除了以上这些乐器之外,甘美兰音乐中通常还有一个女声或男声齐唱声部,其发声轻柔飘逸,很自然地与乐器合奏融为一体。
3、音阶与调式
甘美兰使用音律不同的两种音阶,一种是叫斯连德罗的 5 声音阶,另一
种是叫培罗格的 7 声音阶。
斯连德罗音阶由三个略大于大 2 度、两个略小于小 3 度的音程构成,听
起来接近于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无半音 5 声音阶,只是觉得某些音不那么“准”罢了。当然所谓准是相对而言的,这样一种音程结构的音阶在印尼人听起来完全是准的。
培罗格音阶的结构要比斯连德罗复杂。粗略地讲它由两个大于大 2 度的
和五个大小在小 2 度与大 2 度之间的音程构成,实听起来的感觉为: 谱例(13)培罗格音阶
这两种音阶都各有 3 种帕台特。所谓帕台特首先是调式的意思,但它除了规定调式主音之外还表示旋律型、音域、终止式等意思,它们各自还有特定的表意内容和演奏时辰。
4、音乐结构特点
听过甘美兰的人往往会觉得它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音乐。说它复杂, 是因为这种音乐由许多条不同的旋律线构成,色彩各异的音响此起彼伏错落有致。说它简单,是因为一首长达几十分钟乃至数小时的乐曲其曲调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它不断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因此我们有必要透视一下这种音乐的独特结构。
- 复音层叠
甘美兰是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常加有齐唱声部组成的多声音乐。在如此杂色斑斓的音响中我们通过仔细剥离,可以发现有四个音响层次。第一是核心旋律层,通常由金属排琴在不同 8 度上奏出。它进行得十分缓慢,但由于这种乐器音色独特,穿透性强,所以在众多声部的重合中仍能清晰地分辨出来。据说在印尼,核心旋律多达 4000 余首,常演奏的也有千余首,它们是构成甘美兰音乐的基本材料。第二是装饰变奏层。由共鸣简金属排琴、木琴、排锣和切连朋演奏,每种乐器根据各自的性能对核心旋律进行即兴性的加花变奏,由于各乐器演奏的装饰性音型不同,所以当它们重合在一起时音乐就变得复杂起来了。第三是对比层,由竖笛、列巴布和齐唱声部承担。它们围绕核心旋律进行自由的即兴演奏,各自的旋律相对独立,如同几条颜色分明的线条横穿于斑驳陆离的图案之中。第四是节奏层,由各种吊锣、锅状锣和鼓演奏。这样一些层次叠置在一起,音响自然会变得错综复杂。
- 句逗结构
在刚才谈到的节奏层中,各种锣是在特定的拍子,以特定的顺序击奏的, 它们不仅是打拍子,而且还通过各自特有的音响将乐曲划分为大大小小的结构单位,就像在写一篇文章时用逗号、分号、句号将句子、段落清楚地划分开来一样。这些音高不同、音色各异的锣声秩序分明,它们既标明了音乐的句逗,又为合奏增添了更为丰富的音响层次。
- 循环曲式
除了一些作为戏剧伴奏的短小场面音乐之外,甘美兰音乐的演奏都带有循环性。每个段落都可以不断反复,大吊锣的每一次击奏标志着一次循环的终结和下一轮循环的开始,如此不断地继续,无始无终,只有当鼓手击出特定的鼓点时才转换演奏新的曲调。据说这种循环性的曲式源出自印尼宗教中“轮回”的观念。
每一首甘美兰乐曲通常都有一段序奏,它将曲中所使用的音阶、旋律型集中地呈示出来,这项任务既可以由乐器独奏,也可以由齐唱来承担。当大吊锣一记响亮的击奏出现,便标志序奏的结束和乐曲的正式演奏开始。每首乐曲的段落数量不固定,但多数有两段。全曲行将结束时速度急剧加快,然后突然慢下来,最后以大吊锣的响亮声音结束全曲。
5、巴厘岛音乐的独特风格
前面讲的是以中爪哇地区为代表的甘美兰音乐的一般特点,每个地区的甘美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其中以巴厘岛的最有特色。
巴厘岛位于爪哇的东边,它虽然很小,但其音乐与舞蹈却是世界闻名的。
它的文化受到爪哇和印度教的很大影响,同时又具有村社群体文化的鲜明特征,在这里我想将巴厘岛的甘美兰与爪哇岛的作一比较,以说明它风格独特之所在。
人们第一次听到这两地音乐时首先获得的印象便是巴厘甘美兰显得奔放热烈,它的演奏在速度和力度上对比十分明显,音乐的快慢强弱的转换非常突然,有时如疾风暴雨般突如其来,有时又如雨过天晴,瞬间变得风平浪静, 音乐展开极富戏剧性;而爪哇的音乐显得斯文典雅,它的速度与力度变化是逐渐完成的,缺少明显的高潮。其次在巴厘的甘美兰中敲击乐器占绝对支配地位,许多乐队甚至不用管弦乐器。这种乐队奏出的音乐音量很大,显得格外华丽辉煌;在爪哇乐队中虽然多数也是敲击乐器,但管弦乐器作为对比声部作用仍较突出,有些乐曲还由它们来领奏引子,因此整个乐队合奏起来音乐显得比较柔和细腻,第三,巴厘岛音乐在合奏中喜欢采用将几种乐器的音响镶嵌重合在一起的手法,即每件乐器只奏 1~2 个音,数件乐器交错演奏便可构成绵延不断的旋律,这样做的结果使合奏的各声部有机地融为一体;而爪哇音乐各声部都有自己连贯的旋律线条,彼此层次分明,相对独立,第四, 巴厘音乐还有一个爪哇所没有的特点,那里的乐队中许多种乐器都是成对或 4 个为一组地使用的,而彼此在定音又略有细小的差别,合奏起来造成一种颤抖起伏感。
6、甘美兰的功能
在印尼,甘美兰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乡村居民都普遍喜爱的一种艺术, 它的创作与表演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印尼群岛地处热带, 物产丰饶,人民谋生不难。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玩甘美兰以作为娱乐。许多村庄从成人到孩子每人都会演奏几种甘美兰乐器,他们可以随时参与到这种音乐的表演之中,每到夜晚,尤其是在节日喜庆时全村人便聚集在一起通宵达旦地奏乐取乐,这时甘美兰的演奏便不仅是一种音乐活动,它已成为整个村庄男女老少的社交场所。
在印尼甘美兰还是与皮影戏和舞蹈共生发展的,它是这两种姐妹艺术演出时不可缺少的伴奏。皮影戏在印尼叫作“哇扬”,它的题材多数取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以及印尼民间传说《潘吉演义》,皮偶的操纵和剧情的解释由一位称作“达朗”的人来承担,而气氛的烘托和剧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则主要由“达朗”指挥甘美兰乐队来完成,这时所演奏的乐曲,其结构与长短完全取决于剧情的需要。为舞蹈伴奏的甘美兰,它的风格是与不同舞蹈类型相适应的。中爪哇的古典舞作为一种宫廷艺术,为它伴奏的甘美兰乐队规模很大,乐曲风格凝重舒缓;而巴厘的民间舞蹈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舞姿灵活多变,为之伴奏的乐队规模较小,乐器组合也较自由, 所奏乐曲很富有戏剧性。
(二)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克隆钟歌曲
与前面所讲到的甘美兰音乐相比,我国人民更为熟悉的是《梭罗河》、
《椰岛之歌》、《哎哟妈妈》等优美动听、充满着南洋情调的印尼歌曲,它们的音调、结构和风格以及伴奏的乐器与甘美兰迥然不同,这样一些歌曲在印尼叫作克隆钟,它们是来自葡萄牙的民间音乐与印尼本土的音乐传统相互融合的产物。
1、克隆钟的由来
16 世纪葡萄牙的商人和传教士作为殖民者率先大批来到印尼群岛,不久
西班牙和荷兰人也接踵而来。这些西方国家为争夺这块富饶的殖民地彼此进行了战争,最后葡萄牙人被荷兰人战败,印尼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达 350 年之久。葡萄牙人作为战俘沦落到社会下层,他们被安置在固定的居留地,这些特殊的移民在那里保存了从故土带来的文化,并在当地传统的影响下将它加以发展,克隆钟歌曲就是这种文化演变现象的一个例子。
克隆钟原来是马来语的一个拟声字,意指跳舞蹈时的脚铃声。它起先被转义为伴奏这种舞蹈的音乐,然后又用来指演奏这些音乐的葡萄牙民间小乐队,它包括长笛、小提琴、6 弦吉他、拨奏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和也叫作克隆钟的 5 弦小吉他。这种乐队的音乐家们特别喜欢自弹自唱一种叫作“法多”的葡萄牙民歌,以抒发他们怀念故国的感情,久而久之他们所唱的这些歌也被称为克隆钟了。当他们沦落为流浪艺人之后,这种表现怀乡情调和略带感伤色彩的歌曲随着他们的飘泊在印尼各地逐渐地传播开来,在此过程中印尼人又对它进行了相应的改造,使它本土化,最终变成印尼民族自己的音乐财富。而现在凡是采用这种风格创作的、以这种小乐队伴奏的歌曲统统都称作克隆钟。
2、克隆钟歌曲的特点
现今流行的克隆钟歌曲统一都用印尼国语,歌词多数采用印尼传统的班顿诗体,即四句为一段,句子首尾都押韵,而且喜欢用比兴的手法来增添其生活情趣,《哎哟妈妈》的歌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河里青蛙从那里来? 是从那水田向河里流来。
甜蜜爱情从哪里来? 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
歌曲的旋律则与印尼的传统音乐大不相同,它们是用西洋大小调 7 声音阶写成,曲调悠扬,富有抒情色彩。乐句的节奏安排多为前紧后松,即句子开头的几个音时值较短,后几个音拖得较长。其演唱发声松弛,近似于说话。伴奏乐器的配置和演奏上尤其具有特色,小提琴基本上是重复歌唱的声部, 好似甘美兰中的核心旋律层;弹奏分解和弦的 6 弦和 5 弦吉他,与主旋律线保持某种若即若离关系的长笛声部分别构成装饰变奏层和对比层;拨奏的大提琴则与手鼓和三角铁一道模仿锣鼓声,形成节奏层,于是为数不多的几件乐器便奏出了具有南洋情调的多声音乐,它既与歌曲南欧风格的旋律相贴切,又蕴含着印尼本土音乐传统的神韵。
(三)别具情趣的音乐游戏——安格龙
如果说中爪哇和巴厘岛最有特色的乐器是甘美兰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锣, 那么西爪哇最有代表性的则是摇奏竹乐器安格龙。这种乐器虽然在印尼各地,特别是中小学校都可以看到,但玩得最红火的仍是它的发源地西爪洼。
图 8 安格龙
安格龙的结构十分简单,通常就是在竹框架上悬吊两根长短粗细不一的竹筒,其上端削成长舌状、下端呈凹形,它们分别插入框架底部粗竹筒的两个长方形槽内,通过摇奏使悬吊的竹筒撞击槽壁,发出清脆的声音,两根竹筒所发声音彼此相距一个 8 度(见图 8)。一人可以同时持两架摇奏,发两音,这样要演奏一首乐曲就要有 8~9 人乃至数十人参与。说起来安格龙的演奏非常容易,只要手执竹架,左右快速摇动便可以发声。但由于每件乐器只
能发一音,合奏起来每个人都必须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以便适时切入,稍不留意就会奏错,破坏乐曲进行。因此参与安格龙演奏可以培养人们的节奏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近几十年来它已成为大众娱乐和儿童音乐教育的有力工具。目前印尼全国的多数中小学都有安格龙乐队,它已成为这些学校音乐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大城市的旅行社也开设了让观光者参加演奏安格龙的娱乐项目。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也引进了安格龙,将它纳入到学校音乐课中。
为了推广这种独特的民族乐器,现在成套的安格龙已按 12 平均律定音, 这样它便可以演奏各种风格的曲目。同时在乐队中还加进了大提琴、手鼓和木琴等其他乐器,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它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