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医的皇甫谧

我们要说的这个浪子是魏晋之际的皇甫谧。

皇甫谧从小父母双亡,是由叔母任瓦拉扯大的。他的曾祖父皇甫嵩是汉朝的太尉,为全国的军事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可是,到他父辈,皇甫家已败落下来。皇甫谧一直向往曾祖那个时代的好光景,却又不努力。他从小就不爱读书,到了 20 岁,仍然目不识丁!不仅如此,还好逸恶劳, 整天同游手好闲之徒厮混,什么事情也不会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过去,叔母任氏见他从小就死了父母,怪可怜的,不忍心说他。现在, 见他都 20 岁了,还浪荡着,因此后悔没有从小抓紧教育他做人。一天,她含着泪对对皇甫谧说:

“你都 20 岁了,还是不懂事,今后可怎么办呢?难道要我们侍候你一辈子吗?我们会变老的,早晚都要死的,到时你去靠谁呀?”

叔母说着哭着,哭着说着,把皇甫谧的心说动了。他回想起叔叔、叔母对自己是何等地慈爱,从小到大,都不曾说过自己,而自己却把叔母当佣人一般,叫她做这做那,太对不起她啦。于是,他对叔母说:

“叔母,您别哭了。我从今往后再也不游手好闲了。”

第二天,皇甫谧就扛着锄头,去锄自家的两亩薄田。半天下来,他手上打了好几个血泡,还腰酸背痛,全身骨头都要散架似的,但他强忍住了。

叔母任氏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皇甫谧心想,光学会劳动不行,还得挤时间识字读书。这样,他开始了半耕半读的生活。

时间老人不亏待任何人,对皇甫谧也是。几年坚持不懈的精耕细作和刻苦读书,那几亩薄田变成了沃土,皇甫谧自己也变成了有文化的人,在当地有了名气。

皇甫谧把劳作以外的全部时间用在刻苦学习上,成了文学家。正当他充满自倩地走向更有希望的未来时,一个沉重的打击突如其来。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他的半边身子如针刺一般疼痛难忍,连行走也不行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家人去请医生来诊治,原来他得了风痹疾,病毒已攻入了骨髓。医生告诉皇甫谧没有灵丹妙药,针灸可以通经脉,调血气,但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皇甫谧下定决心,同病魔搏斗。这样,就把他的知识扩展到一个新领域

——医学。他读了《内经》《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想从中找到治愈自己半身不遂的方法。与此同时,他的病更重了。夏天胸口烦闷, 经常咳嗽作呕,忽冷忽热,四肢也浮肿了。冬天心里燥热,大冷天也要常食冰,才觉得好受。虽然如此,他仍然坚持着,支撑着半边身子看书。他常说: “左丘明双目失明,发愤写成了《左传》;司马迁受厂宫刑,立志写成了《史记》。我不过半身麻木而已,比他们强多了,怎么能无所作为,卧床等死呢!”

为了得到准确的要领,皇甫谧经常根据书上的指点,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针灸、火罐、按摩样样来⋯⋯功夫不负有毅力的强者,他的病开始好转了。

皇甫谧在伺疾病做斗争的同时,带着病体,准备写一本针灸的书。

做学问使皇甫谧忘记了病痛,做学问使皇甫谧的生活充满了欢乐。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他 42 岁那年,终于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甲乙经》。它确定了穴位总数,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就各种疾病定出医疗的不同穴位。它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对我国传统医学产生重大影响,对日本等国针灸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凡是你不知道的事,都应向人请教。虽然这会有失身份,学问却会日渐加深。

——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