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大夫张仰景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许多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后来他成为一代
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兵祸绵延,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依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怜悯百姓, 萌生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初年,十岁的张仲景拜同郡医师张伯祖为师, 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患者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经他治疗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因此他很受百姓们的尊重。少年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便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倾囊相授,全力栽培。张仲景博览医书,遍尝百草,广泛吸收名家医道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父亲的逼迫,汉灵帝时, 张仲景参加了廷考,并且考中了。在建安年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病,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地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郎中”,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也就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的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匪浅。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东汉末年,战乱带来的瘟疫,前后达五次之多。张氏家族原有 200 多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
里,就被瘟疫伤寒病夺走了 100 多人的生命。一些庸医和所谓名医,趁火打劫,赚昧心钱,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 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肿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 又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公元 205 年汗始
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5 年之后,张仲景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共 16 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辩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从这则故事受到什么启迪?我想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第一、中学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历史上和今天的有成就者,无不在这个时期就发奋成才。人生大厦的基础是在青少年时期奠定的。这个基础打得好坏,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
第二、要学用结合,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 要亲身实践,才能深刻透彻地了解其中的内蕴和精髓。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