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刮目相看的吕蒙
初冬,夜深沉。冷冷的月光如水,倾泻在酣梦之中的军营。
只有大营中间的一座帐篷还透出光亮。帐内,矮桌前盘腿坐着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将领,正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长年的戎马生涯,给这位青年将领脸上留下了风刀霜剑的印痕,但眉宇间仍透出一股勃勃英气。这挑灯夜读的将领,正是东吴有勇有谋的大将吕蒙。
“好!”读到精彩处,吕将军不禁拍案叫好。
边上蹲着个十五六岁的小马弁,刚睡眼地进入梦乡,被这一声喝彩, 蓦地抬起头来。他揩了揩嘴边的涎水,站到将军身后。
“吕将军,夜深了,该休息了。”小马弁拉了拉将军的袖子。“你先去睡吧,我还不困。”将军端起早已冰凉的茶水。
小马弁赶紧换上热茶,揉揉眼睛说:“将军,以后的日子长哩,明天再看吧。”
“你哪里知道,”吕蒙放下书,使劲搓搓冻僵的手,“我像你这么大时已经从军打仗,什么书都没念成,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啊,想学也晚 。”
吕蒙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带着小吕蒙和他的姐姐,省吃俭用,艰难度日。为了改变穷困的境遇,十五六岁的吕蒙就投身军营,开始了戎马生涯。
几年的金戈铁马,出生入死,刚猛骁勇的吕蒙升任横野中郎将,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应该说,到这地步,吕蒙应当如愿以偿,心满意足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猛然惊醒。
吕蒙从小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凡禀报军情都要叫人代笔。这天孙权急着催要一份关于吕蒙防区的军务情况报告,恰巧代笔的刘文章回家奔丧去了,一时又找不到会写文章的人,急得吕蒙团团乱转,最后只好亲自骑马,
日夜兼程赶到建业,当面去向孙权做口头汇报。孙权一看风尘仆仆的吕蒙, 大吃一惊,以为前线出了什么大事,直到问清原由,不觉又气又好笑,当场就开导他:“你现在身居要职,光会指挥打仗是不够的,还应当好好读书, 增长学问才是。”
“军务如此繁忙,哪有时间做学问?”吕蒙不以为然,脱口应道。 “军务繁忙?难道说你比我还忙?”孙权转身,面向众将官,“孔子曰: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曹孟德不也自称老而好学? 汉光武帝刘秀还手不释卷呢。你们年纪轻轻,为什么不能上进?”说着他又转向吕蒙,“就说今天的事吧,如果你会写文章,还用得着丢下防务,大老远从前线跑回来吗?”
孙权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吕蒙,他在离开建业之时,搜集了《左传》
《国语》《史记》《孙子兵法》等许多书,全带回了军营。从此他把战场上的拼命劲又用到读书上,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屯兵驻防,只要得一点空闲工夫,就坐下来读书,连平常骑在马上,也要反复默背章句。几年下来,吕蒙的才干大有长进。
一天,东吴大谋士鲁肃来拜访吕蒙。鲁肃以为吕蒙只不过是一介纠纠武夫,于是便在酒筵上大谈天下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不料吕蒙谈笑风生, 居然旁征博引,一口气提出了五条对付蜀汉的计策。听得鲁肃目瞪口呆,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兴奋地称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弟如此才识, 已不是当年吴下的小阿蒙了。”
吕蒙为东吴收复荆州、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虽居高官显位,仍虚心好学,在将星灿烂的三国时代,也称得上是文佐武功的楷模。
宋代苏轼认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意志是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的,并支配和调节其行为去实现这一目的的心理过程。吕蒙年近而立之年开始识字读书,其间艰辛可想而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不能在戎马生涯中从识字开始,进而短短数年竟饱读诗史, 令人刮目相看。可见意志的坚忍性就体现在,善于久长地坚持业已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做到锲而不舍,有始有终。
在艺术中勇气和信仰是起着至为重
要的作用的。
——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