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省二注《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非常著名的编年体史书。随着岁月的流逝,《资治通鉴》中有些内容很难让人弄懂。鉴于这种情况,宋元之际的爱国史学家胡三省花费了半生精力,为《资治通鉴》做注释,写了《资治通鉴音注》。这部注在史学史上享有盛名,历来被誉为“史注双璧”之一(另一部是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胡三省,浙江宁海人。他生于战乱的南宋末年。长大为官后,因性格刚直,不满腐败的朝政,终于愤然弃官,隐居乡里。

国难深重,生灵涂炭,胡三省满腔激情却报国无门。他决心写历史,用历史这面镜子来激励人民,鼓舞后代。《资治通鉴》这部大书,他早已精读过多遍,对书中所载每个史实他都十分了解。当时地方上一些文人学子遇到不懂的地方,都来向他请教。胡三省由此想到:“我给这些人解难释疑,毕

竟受益者人数有限。如能把《资治通鉴》全书注一下,可以给世人和后代带来莫大好处!”决心一下,他立即动手干起来。

《资治通鉴》皇皇近 300 卷, 要为它做注解,工程是巨大的。但胡三省不畏艰难,想尽一切办法借来各种史书,与《资治通鉴》对照着读。然后摘抄整理史料,根据《资治通鉴》所记次序,逐句逐条地注解诠释。

他日夜努力,寒暑不辍,四年后,终于写成了《资治通鉴广注》97 卷和史论 10 篇。

公元 1276 年,元军攻陷了宋都临安。胡三省悲痛欲绝,但望着眼前用自己心血换来、将对后世有重大意义的书稿,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他要保护书稿。当时有消息说,元军可能从海上攻打浙东,宁海首当其冲。胡三省考虑再三,决定躲避到山区去,他约了几个读书人,起背着沉重的书稿,翻山越岭,两行向新昌逃难。

谁知新昌山区并不太平。这天,他们几个人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突然冲出十几个强盗,举刀乱砍。慌乱中胡三省滚入山涧沟底躲藏起来,只听见上面一片喊杀声。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上面安静下来,胡三省爬上去,顿时差点晕厥过去, 两名同伴躺在血泊中。

同伴被杀被掳,胡三省万分悲痛,同时令他伤心的是,书稿《资治通鉴广注》不见了。

辗转来到新昌县城,胡三省又跟着逃难群众流落到庆元(今浙江宁波)。在庆元,胡三省找到好友袁洪,在他家安顿下来,担任家庭教师。

书稿丢失,但胡三省没有灰心,人还在,仍可继续写!他白天教书,晚上写《资治通鉴》的注。这次他将书稿定名为《资治通鉴音注》,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对《通鉴》的史实进行议论发挥。

这一写又是近十年,可是就在书稿完成之时,元军已攻入浙东,到处杀气腾腾,一片混乱。不得已又得逃难了,胡三省鉴于上次书稿丢失的教训, 把书稿交给袁洪,求他无论如何保存好。

袁洪深知这部书稿的价值,他把书稿封藏在家中东轩的一个地窖中。后来元军人城,虽大肆抢掠,但始终没有搜寻到这个地窖。

时局平静后,胡三省带着书稿回到家乡宁海,继续修改补充。当时他已70 多岁了,又患气喘病。儿子见老父彻夜著书,劝他注意身体,胡三省说: “人生在世,总得作为一番。对故国覆亡无力挽救,只能以此书献先朝。只要能成此书,劳累至死又有何憾?”

胡三省精心考证,在《注》中指出了《资治通鉴》中 100 多条错误。《注》既是注解,又是考证,校勘,更是一部史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胡三省前后著书 30 个年头,直到临死前,《资治通鉴音注》才最终完稿。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