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通人”张衡
东汉年间,南阳县有个叫石桥镇的地方,张衡就出生在这里。
张衡的祖父虽然做过官,但是为官清正,家中并没有什么财产。等到张衡的父亲去世后,他家的日子就变得艰难起来。
为了读书,张衡吃了许多苦头。因为当时纸还没推广使用,字大都写在竹片或木板上,特别有钱的人家就写在绢绸上面。像张衡这样的贫家孩子, 只能抱着一捆捆的竹简,一片一片地读。
那时候,用竹简写成的一部长书,能挑好几担,装上大半车。张衡把竹简捧在手里沉甸甸的,一会儿胳膊就酸了。他还要小心翼翼,生怕弄断穿竹简的牛皮带子。
就这样,张衡读完了家里的所有竹简,又到镇上的亲朋好友家去借。他学习特别刻苦,达到“如川之逝,不舍昼夜”的程度。没过几年,张衡就读遍了镇上所有人家的书。
除了读书以外,张衡还经常观察工匠们干活。他在水力鼓风炉旁边,一站就是半天,把工匠们烧旺炉火,冶炼铁水,制作铁器的过程,看了个仔细。
在石桥镇,张衡算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但是,他一点也不满足,他要到书多、有学问人多的地方去学习,要到名山大川去游览,开阔眼界,这在古时候叫做“游学”。
张衡在长安停留了一年,他四处拜访有学问的人,听老人讲历史故事, 看商人们做生意,观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张衡把听到和看到的事,都记了下来。
沿着黄河,张衡来到了洛阳,通过朋友的介绍,他参观了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并且在这里读了许多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
三年后,张衡回到南阳,他把自己游历长安、洛阳的见闻写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二京赋》。为了写好《二京赋》,张衡写了改,改了又写,前后共用了十年的时间。《二京赋》写好以后,轰动了地方和京城,读书人都争着阅读。可惜,因为《二京赋》太长了,没能流传下来。
之后,张衡潜心研究了西汉大辞赋家扬雄的《太玄经》及墨翟的《墨经》, 书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天文、历算、几何学、力学和光学方面的知识。三年苦读的结果,使张衡从中获得了别人不可企及的丰富的知识,为研究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问题打下了理论基础。
张衡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但是文学上的歌赋大家,而且对天文、地理、历算、绘画等也很精通,被众人誉为“南阳通人”。
公元 115 年,汉安帝听说张衙在天文上有高深的造诣,就任命张衡为掌管天时、垦历的太史令。
接受任命以后,张衡高兴极了。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多地研究天文学,尽情施展他的聪明与才智了。不论严冬还是酷暑,每逢晴朗的夜晚, 张衡都独立高台,记下星星在天空上的位置。为了掌握月亮圆缺的变化,有一个月,从初一到十五,张衡晚上没有睡过一次觉,记下了月亮盈亏的全部变化。
张衡把自己对月亮和星星的观察、解释都写在了一部叫《灵宪》的著作里。张衡在距今 1800 多年前对星月的观察,十分接近近代科学家的观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随后,张衡又研制出新的天球仪——浑天仪。为了使浑天仪能自行运转, 张衡采用齿轮系统把浑天仪和计时用的漏壶联系起来,巧妙地使浑天仪一昼夜运转一周,把天象变化形象地演示了出来,也被称为水运浑象。水运浑象是世界上第一架有明确记载的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为了说明这个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张衡还写了《浑天仪图注》一书,一直流传到今天。
根据这本书,我们现在可以知道汉代的浑天仪是什么样子,汉代的人怎样理解天象的变化。这本古书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
——茅以升